杜嘉班纳抵制中国?从优雅滑向粗鄙
2018-11-30 20:49:00 来源: 长江日报
  长江日报评论员 杨于泽
  杜嘉班纳在辱华风波后对中国市场做了一通争取工作,因为缺乏诚意而并未迎来转机,现在马上撕破脸皮,声称如果中国人不继续购买杜嘉班纳的东西,他们就要请所有意大利人不吃中国餐馆,而且不买一切有关中国的东西。这种威胁和挑战中国的态度,比傲慢更生硬,它标志着某些“西方绅士”的粗鄙化,也意味着其文化优越感的一次坍塌。
  从常情常理来看,由于东西方之间缺乏了解,有时候出现某种出格言语的情况是难免的,但不管是出于文明礼貌的还是商业的考量,事后收回自己的不当言论、作出道歉都是必要的。知道自己错了,改了就好,事实上知错即改是一种美德,也不需要付出实质代价。不正视自己的言行不当,缺乏必要的自我反省,这不是硬气,而是杜嘉班纳的傲慢。也正因为骨子里的傲慢和内在的文化优越感,让杜嘉班纳走向了今天的破罐子破摔。
  这不是一次简单的中国消费者抵制西方奢侈品牌的情绪性事件,而是一个西方时尚品牌的文化优越感在中国失效了。1978年,法国奢侈品牌皮尔卡丹的创始人皮尔·卡丹穿着一袭长风衣、配一条围币,走在北京长安街上,身边都是身穿蓝布衣服的中国人,这时候西方人的确是鹤立鸡群的。但四十年过去,中国沧海桑田,中国人富裕起来了,而且有了文化自信。在“发达”状态中成长起来的中国新生代已经步入消费者行列。杜嘉班纳现在还自视为四十年前的皮尔卡丹,傲慢到不可理喻,本质就不是无知,而是出于西方中心主义和文化优越感,但这已经行不通。
  这个事件还表明,随着文化优越感在中国走向失效,西方有些文化精英正在走向粗鄙化。文化优越感失效只是事情的一个开端,以此为开端,西方的一些文化品牌可能会在中国逐渐失去市场号召力,赚中国人的钱比以前难了,一方面他们可能会指责中国市场不开放,另一方面他们会在内心深处集聚很多负面情绪,有时候肯定会爆发出来。杜嘉班纳联合创始人的泼妇骂街,正是某些西方精英失落情绪的粗鄙化和外化。
  但这种粗鄙化不会帮助西方重新优越、重新伟大,相反只会加速其文化优越感和优雅形象的坍塌。西方发达国家曾经给人类贡献了多数发现创造、生活方式直到整个的价值观念体系,这突出在表现为西方品牌、时尚以及好莱坞电影。但是中国人喜欢这些东西,是因为它们曾经的确与美、优雅、教养等有关。但如果西方品牌都像杜嘉班纳这样在东方折腾下去,其形象也会一天天坏下去,谁还会把一群严重缺乏教养的人设计的产品当作时尚,进而从众消费?辱骂中国人也罢,号召拒买中国的东西也罢,最后只会摧毁他们辛辛苦苦培育起来的品牌及价值。
  时尚的本质是利用优雅形象与消费从众效应进行商品推广,就像明星需要营造一种神秘感,给人一种高高在上的印象。有一个历史时期,中国消费者确有浓厚的崇洋心理,在文化上是仰视西方的。一旦西方品牌与泼妇骂街、傲慢无礼挂上了钩,也就优雅不再、气质不再,在中国市场无人仰视,从众效应出不来,其品牌输出就会失败。这其实正是西方品牌甚至西方文化袪魅的开始。
  【编辑:朱艳琳】
  (作者:杨于泽)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