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大胆破冰,武汉勇创众多全国第一
2018-12-12 09:07:00 来源: 长江日报


  2018年7月,从集家嘴至江汉一桥的汉正街全貌 长江日报记者李永刚 摄
  长江日报融媒体12月12日讯武汉是一座有“敢为天下先”基因的城市。历史上如此,改革开放历程中同样如此。
  回望改革开放40年来路,武汉不断在体制机制上破冰,打开城门对国内外开放,手笔、气魄非凡。
  从1979年11月恢复中国第一个城市私营商品交易市场——汉正街小商品市场,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改革创新推动城市变革,武汉坚持敢为人先,不懈探索和实践,创下众多全国第一。
  今天,我们定格其中10项具有代表性的全国第一,重温昔日之辉煌,审视当下之价值,激发勇立潮头的豪情,继续创造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的奇迹。
  1979年11月
  汉正街率先恢复小商品市场
  人民日报发社论盛赞“天下第一街”
  1979年11月,武汉市汉正街在全国率先恢复小商品市场,给103位个体商户颁发小商品营业执照,发展个体私营经济。1980年代,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和交通优势,靠着“敢为人先”的开拓精神,汉正街市场辐射全国20个省份、1000多个县(市),成为全国小商品流通中心,市场经济“对内搞活”的典范,获得“天下第一街”的美誉。
  1982年8月28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汉正街小商品市场的经验值得重视》,称赞汉正街搞活了市场,方便了人民生活,扩大了劳动就业,起到了国营和集体商业不可替代的作用。
  1984年6月,汉正街小商品市场发展为全国最大的小商品贸易中心。
  汉正街的贡献不亚于小岗村
  武汉文化名人、生长在汉正街的何祚欢说:汉正街是汉口的启始,也是汉口的精华。有需求,就有市场,汉正街从古至今都在遵循这一市场经济规律。汉正街创造了一个现象级的奇迹,被誉为中国市场经济的“试验田”和改革开放的“风向标”。
  “没有汉正街的体制机制创新,就没有今天中国商业的繁荣。”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朱延福教授说,汉正街模式对改革开放的贡献不亚于安徽“小岗模式”。
  他说,汉正街小商品市场的性质是民营小商品批发市场,这在1980年代之初是一项重大的改革举措。当时农业上有小岗村的改革,工业上有首钢、二汽等国营企业的改革试点,而商业流通领域的改革,发端于汉正街小商品批发市场。在此之前,虽然国家政策也允许少量的个体零售商业存在,但是在批发环节一直是国营商业一家独大。汉正街小商品批发市场的建立,是中国流通领域在批发环节的破冰之旅和制度创新。由于汉正街的示范效应,随后全国民营的商品批发和零售市场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长江日报记者戴红兵)
  1984年11月1日
  国企聘任首位洋厂长
  从严治厂大胆改革两年惊变
  1984年,德国退休专家威尔纳·格里希来到武汉担任武汉柴油机厂顾问,1984年11月1日,武汉柴油机厂职工代表大会提议,市机械局聘请格里希为武汉柴油机厂厂长,成为国内国有企业聘任的第一位外籍厂长。


  2018年12月11日,武汉市汉正街都市工业区,格里希先生铜像 长江日报记者李永刚 摄
  格里希初到时,武汉柴油机厂管理混乱,产量和质量均居全国同行业之末。在任两年间,格里希从严治厂,大胆改革,做法受到我国企业界普遍赞赏,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武柴管理落后、质量低劣的面貌。两年任期满后,武柴年产柴油机从1.83万台增加到6万台,产品使用寿命增加1倍,出口到东南亚7个国家,并成功扭亏为盈。
  1986年,格里西成为中国第一位被授予永久居留资格的外国人,成为“中国首张绿卡”获得者。
  引进洋厂长推动了全国国企改革
  “回想起当年跟格里希一起工作的场景,十分亲切。回想当年市委市政府聘任格里希引发的旋风,有很多感触,当时全社会思想还不够解放,企业管理水平、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观念落后,中西文化差异巨大,聘任一位外国人担任国有企业的厂长,需要多么大的勇气与智慧!”
  曾担任格里希的英文翻译、现江汉大学商学院教授梁东说,这是武汉市改革开放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事件。
  中国第一个洋厂长为什么出现在武汉?时任武汉市外办副主任的吕志清说,这和武汉人一贯的敢为人先精神分不开。武汉市在引进人才上的大胆尝试,开了风气之先,为全国在引进国外智力、助力改革上树立了典范,其他城市纷纷效仿,为全国的国企改革起到了极大推动作用。(长江日报记者戴红兵)
  1984年11月
  全国第一家技术市场在武汉成立
  武汉成国内技术商品信息最密集地
  1984年11月,由武汉地区60多家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大型企业组成的“武汉技术市场”在全国首先亮牌,老一辈革命家陈云同志为此亲笔题写了“武汉技术市场”。
  从1981年“武汉地区首届科学技术交易会”到1985年,武汉市共举办地区性、全国性综合的、专业的大型技术交易会30次,市内外参展单位近2000个,展出技术成果8000多项。来自武汉地区及全国各地的60多万人参加交易、交流活动,签订技术成果转让合同9000余项,成交额近亿元。武汉技术市场当时成为国内技术商品信息最密集的地区。
  今天仍在推动城市抢占科技高地
  “武汉这项工作30多年来一直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保持前列。”武汉市技术市场管理办公室副调研员满超指着官方网站的主页说。
  1981年,武汉市举办了全国第一个技术交易会,506项科技成果在会上展销、110项科技难题在会上招标,技术成果以及服务首次公开展示在国人面前,《人民日报》在显要位置刊登了《看“活水”是怎样流动的》评论员文章,推动了各地技术服务、技术交易活动的兴起。
  1984年11月,武汉技术市场诞生。满超说,技术市场的活跃,为企业减免增值税确定依据,提高了相关机构技术研发的积极性,为武汉市抢占科技高地,为经济发展提供了科技动力。以华为公司为例,该公司每年在武汉购买技术高达20多亿元,今年已在汉购买2000多项技术服务,通过武汉技术市场,给华为技术服务的企业减免税收1000多万元有了依据。(长江日报记者马振华)
  1987年6月8日
  第一家科技孵化器在武汉诞生
  武汉之后全国有7000多家孵化器
  1987年6月8日,在武昌丁字桥路108号一栋闲置的营房楼里,中国第一家孵化器——武汉东湖新技术创业者中心诞生。武昌溪流电子研究所、实验新技术研究所、华信光电子科学研究所等3家民办科技企业,同期入孵。
  一座破旧的营房、一块牌子、一部电话,是全部家当。创业中心用国家下拨的70万元扶助资金作担保,向银行贷款210万元给在孵企业输血,有的几千元、有的几万元、有的十几万元。第一笔风险投资惠及20多家企业,最后3/4存活。现知名企业如武汉凡谷、三特索道、楚天激光都是从那时起步的。
  在东湖新技术创业者中心诞生次年,国家实施“火炬计划”,科技企业孵化器被列为其重要内容,武汉经验被复制。目前全国有逾7000家各类创业孵化机构。
  科技创新创富的风潮由此发端
  光谷创新发展研究院院长赵荣凯介绍,最初的东湖新技术创业者中心可以说是光谷建设的发端,也奠定了光谷科技创新的基因。孵化器让渴望创新创业的科技型人才、企业破壳而出、由小变大,由此兴起光谷科技创富的风潮。
  目前,无论是体制机制创新,孕育新动能,还是发展新民营经济,30年来,光谷大大小小的孵化器,已成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重要载体,催生出新产品、新产业、新服务、新业态,源源不断为武汉经济发展带来新动能。
  创新始终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向前发展的第一动力。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的诞生,唤醒了沉睡的企业家精神,激发了科技工作者投身经济建设主战场的勇气,为科技成果转化和新兴科技企业生长提供了沃土。目前我国科技创业孵化载体,在数量上和规模上已位居世界第一。 (长江日报记者胡孙华)
  【编辑:祝洁】
  (作者:马振华 戴红兵 胡孙华)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