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5个社区创新基层治理,五种模式探索服务居民“最后一公里”
2018-12-25 22:07:00 来源: 长江日报
  长江日报融媒体12月25日讯(记者李锐)社区是党和政府联系、服务居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近日,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江岸区百步亭社区党委书记、百步亭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茅永红荣获改革先锋称号,武汉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五种模式,殊途同归“核心是人”,再度引发关注。


  百步亭社区活动集锦 百步亭社区党办供图
  江岸区百步亭社区首开全国先河,将房地产开发建设、政府对社区的职能管理和社区的物业服务三者结合起来,打造“建设、管理、服务”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这种“企业服务社区”发展模式,为我国城市社区建设探索了一条全新的社区管理之路。
  如今,百步亭社区已形成“党的领导、政府服务、居民自治、市场运作”的管理机制,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三方联动”服务机制,成为了一个“居民急难问题随时解决,小事不过夜,大事不隔天,纠纷不出楼栋,矛盾不出苑区”的和谐大家庭。
  青山区工人村街青和居社区是棚户区改造回迁社区,老年人多、残疾人多、困难群体集中,群众对改善人居环境的要求和美好生活的向往愈发迫切。青山区整合各种资源,增强社区公共服务能力,推进“天天敲门组”“顺顺吧”“好样的工作队”“四点半学校”“社区好味到大食堂”等五大服务载体建设,用有温度的党建促进社区亲和。
  今年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到青和居社区考察,对青和居社区以党建引领物业服务创新、“三治一服务”理念、“天天敲门十八法”,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格局给予肯定。
  “党员常青”是武汉市社区治理的又一品牌。东西湖区常青花园通过建立社区大党委,构建“党工委—社区‘大党委’—网格党组织—楼栋党小组—党员”互联互通互动的组织和工作体系,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四联四对接”“三事分流”在内的多项工作制度,将企业、学校、社区、社会组织等基层党组织,建设成坚强战斗堡垒。居民自发形成的志愿服务队伍遍布社区各角落,每5个常青花园人中,就有1人是志愿者。
  武昌区东亭社区总结形成“团队参与工作法”,以党建引领,通过大力培育社区社会组织,加强社区组织的团队建设、效能建设、“领头雁”建设、激励机制建设和项目化运作,提升社区工作者专业化,形成居民参与组织化、常态化,凝聚起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合力,增强居民自治能力,通过团队活力彰显出社区魅力,达到了社区治理高效化。
  以江欣苑社区经验为主要蓝本的《汉阳区党建引领城市基层社区治理现代化指标体系》,是国内首次提出党建引领的城市基层社区治理指标体系,也是“江欣苑模式”助力城市基层社区治理转型的又一重要成果。“江欣苑模式”分为“建强组织体系、规范治理体系、完善服务体系、创新服务发展体系、强化保障体系”5个方面,16个分项目,42个子项目,55个具体指标。
  在城区基层探索治理创新基础上,今年6月,武汉市委出台《武汉市社区党组织领导社区治理若干规定(试行)》。《规定》可以形象地概括为“1314”。第一个“1”,就是建强一个基层党组织;“3”就是构建党组织领导下的社区自治、法治、德治的有效路径;第二个“1”,就是打造一套全面、精准、精细的信息化社区服务系;“4”,就是建立“工作力量全进入、群众需求全收集、分类分级全解决、服务过程全评价”的“四全”服务机制。
  中央党校教授傅思明认为,《规定》将党的领导、社区治理、基础保障等方面贯通起来,作出了整体性部署、制度化安排,确保社区党组织努力有方向、落实有载体、推进有手段,对于全国其他城市创新基层治理,有着重要的范本意义和参考价值。
  【编辑:付豪】
  (作者:李锐)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