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实践教学,缝扣子、做简餐等生活技能课走进小学课堂
2018-12-27 22:07:00 来源: 长江日报


  学生们在劳技课上学习制作寿司、花式馒头,进行缝扣子和铁艺装饰制作。


  学生们在劳技课上学习制作寿司、花式馒头,进行缝扣子和铁艺装饰制作。
  长江日报融媒体12月27日讯(记者杨枫)12月26日下午,在武汉瑞景小学的生活课教室里,学生们正在进行“美食汇”的展示,有的烤蛋糕,有的烤蛋挞和披萨,整层楼都弥漫着香味。课程老师姜咚咚说,孩子们本学期已经掌握了7、8种食物的做法,本节课是一次展示性的“考试”。长江日报记者了解到,武汉瑞景小学对国家规定的课程如劳技和体育课,进行校本化改造,增加了很多生活技能内容,甚至进行了“精细化”探索,上课时将班级“一分为二”,两个老师同时上,让孩子们更好的掌握必备生活技能。


  学生们在劳技课上学习制作寿司、花式馒头,进行缝扣子和铁艺装饰制作。


  学生们在劳技课上学习制作寿司、花式馒头,进行缝扣子和铁艺装饰制作。
  该校劳技课老师姜咚咚介绍说,学校对劳技课进行了“精细化”改革,目前在中高年级实施。每次上课都将孩子分成两大组,一组25人左右。一组进行缝扣子、编织和日常生活用品的制作,一组进行烹饪课,教孩子们烘焙蛋糕,煮意面、制作饭团、三明治、披萨和寿司等美食,下次课进行交替学习,学生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能自己缝衣服,制作杯垫,做一些简单的编织,而且能够利用自己学会的烹饪方法,不让自己饿肚子。四年级一班的王若溪说,就算父母不在家她也能填饱自己的肚子了,而且除了老师教的烹饪方法,她又进行了发挥和学习,还能自己做蛋卷。每次老师除了教做菜,还告诉他们食物背后的故事,非常有意思。
  进行“精细化”改革的还有体育课,国家课程规定一周安排四个课时的体育课,学校从中抽取一个课时进行男女学生分开授课,男生进行足球、篮球和羽毛球课程的学习,女生则学习形体课程,如芭蕾形体、民族舞和啦啦操等。这种分开授课的模式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
  该校校长蔡朝霞说,这些国家课程的“精细化”改造,是为了发展学生们的核心素养,培养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我国提出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有重要的一项就是培养孩子的劳动意识,但现在不少小学班型偏大,学校即使有让孩子多进行实践和劳动的想法,也较难实现,“比如生活技能里的缝补衣服和烹饪,要用到针和刀,班上孩子一多,风险就很大。”蔡校长说,学校就想出了将班级打散的上课方式,投入更多的师资,让孩子能掌握一定的生活技能。目前看来,课程的“精细化”改革效果明显,家长反响尤为好,“当孩子给父母端上自己做得菜肴,家长们别提多感动了。”
  【编辑:金鑫】
  (作者:杨枫)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