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办“白领食堂”解决吃饭难,让城市更“宜人”
2019-01-08 08:41:00 来源: 长江日报


  武汉市人大代表、江汉区政府区长李湛做客长江日报两会直播间,接受长江日报记者专访 记者张皓练 摄
  一栋楼一年纳税十几亿 几千人天天叫外卖
  写字楼“白领吃饭难”有待破解
  每到中午,江汉区的许多写字楼外面,挤满了送餐的外卖小哥。不能让楼里的白领天天吃外卖!“我们正在探索,在楼宇或者就近的街区建立白领食堂。”6日上午,市人大代表、江汉区政府区长李湛做客长江日报两会直播间,为江汉区的白领们带来了好消息。
  实际上,出席政协武汉市第十三届三次会议的市政协委员李丹,也有同样想法,她提交了发展楼宇经济的提案,非常关注楼宇经济的公共配套,“白领吃饭难”就是其中之一。
  市人大代表曾少峰曾经做过一些写字楼白领的调查,一个文员月薪4000多元,每月吃方面的开支就有1800多元。因此,曾少峰认为江汉区关注“白领吃饭问题”,是服务企业的切实之举,回应了许多人关心的问题。
  吃得贵,还吃不好。长江日报记者7日对数个商业楼宇进行实地调查,九成白领对外卖没有太多期望值,“填个肚子就够了”,至于安不安全、卫不卫生,也顾不得许多。
  李丹认为,楼宇经济是近年来出现的新生事物,过去一厂一区,一单位一楼,现在可能一栋大厦里有几千人,有几十上百个企业,企业之间完全是随机分配,这样,大楼的公共服务配套问题,就不太可能沿用过去的模式,由企业来实现。
  她认为,楼宇经济在城市一般处于商业比较发达的地带,在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作用越来越明显,政府可从楼宇需求出发,根据不同情况,推出不同的思路和服务。楼宇中的企业和办公人员变化快,需求新、不断变,这对公共服务提出很高要求。政府需要协调楼宇产权方,特别是物业公司配合,一起搭建楼宇经济服务平台。
  具体到“白领吃饭难”问题,李丹说,有的楼宇有企业总部,政府可以给予适当补贴,鼓励企业自建食堂,并且向楼宇内其他企业开放。有的楼宇以中小企业为主,那就可以政府搭建平台,协助产权方引导餐饮配套企业竞标入驻,提供服务。(长江日报记者马振华)


  武汉商务区地铁站商业街的餐饮店,几乎成了在商务区工作的年轻白领的食堂。记者李永刚 摄
  【记者探访】
  “白领的午餐”九成靠外卖,管饱就行了
  足不出户刷下手机,不到半个小时,就会有外卖小哥送来热气腾腾的外卖。对于大多数在“武汉中央商务区”工作的白领来说,这就是每天的午餐。
  北京黄记煌武汉分公司位于泛海国际SOHO城1栋5楼。公司常驻人员十多位,90%的人午餐都靠外卖,只有极个别自己带饭。
  “写字楼里没有厨房,即便有也没人没时间专门做。一般就通过外卖点个餐。”公司一名负责人说,写字楼周边有很多餐饮店、地铁站里也有,叫外卖比较方便。
  泛海国际SOHO城位于武汉CBD核心区内,有写字楼8栋,集合了大量白领。除了叫外卖,还有一部分人选择自己外出觅食。
  中午12时,泛海国际SOHO城6号楼楼下,陆续出现外出就餐的年轻人。小赵是一家生物科技公司的员工,他说经常叫外卖有些腻,要自己出去找吃的。观察发现,绝大多数下楼的年轻人,都选择走进离公司最近的地铁口,到地铁商业街吃午饭。
  12时15分,地铁商业街已经人潮如织。楚王爷小碗菜专门店、小菜一碟等快餐店座无虚席。白领们三三两两坐着,桌上摆放着4元至20元不等的小碗菜,有鱼有肉也有青菜。
  在楚王爷的店面最外层,四名年轻人正边吃边聊。询问得知,他们在一家律师事务所工作,所里没有食堂,只能搭伙外出就餐。“如果每栋写字楼都有餐厅就好了。”其中一名小伙道出大家心声。
  12时30分,用餐高峰,泛海国际SOHO城附近人头攒动,除了出街觅食的年轻白领,还有身背配送箱的外卖小哥穿梭其间。来自美团的陈师傅就是其中之一。每到这个时间点,他都会上门给写字楼里上班的白领送餐。工作量大的时候,一个中午就能接20至30个单。
  “点餐的大多是年轻人,有单点的,也有一个单位一起点的。”一手拎着三个包装盒,陈师傅脚步如飞。他说,白领是外卖市场主要的争夺对象,各平台之间大力厮杀,必须分秒必争。
  巨大的市场需求,引发外卖在写字楼外扎堆。泛海国际soho城外,骑手们的送餐车排成密密麻麻一行,外卖人员脚步匆匆,手机还在响个不停。
  由于取餐方便,泛海城市广场也成为外卖骑手们的扎堆等候地。“SOHO城1栋的抢到了!3栋还有两个,你快点!”骑手们一个个聚精会神刷着手机,生怕错过。
  泛海城市广场内有大小餐馆数家,以地下一楼为例,就有各式简餐、煲仔饭、面馆、沙拉店、面包房、茶饮果汁等。环绕一圈发现,用餐高峰,几乎每家店里都会有外卖人员进出。
  一家面馆老板坦言,实体商家并不喜欢外卖。他说,外卖本来是增值服务,在国外,外卖要比食堂付出更多的服务费,而在国内,却成了商家打价格战的阵地,不少商家为了外卖数量和盈利,不得不降低食品品质的采购标准。“点外卖的人比进店光顾的人多,只能屈从于市场。”
  下午1时,在江汉区的另一处商务空间,菱角湖万达广场附近,外卖小哥们依然忙碌。进入A1栋写字楼,身着“饿了么”背心的外卖人员小张轻车熟路,笑着跟门卫打过招呼,按电梯上楼。他说,为了多接单,外卖人员一般都会划片包干,每个人选择一至两个熟悉的点固定地送,经常过来,就能混个脸熟。
  在江汉区范湖,万景国际是骑手们的另一个聚集点。这里离写字楼密集的CBD很近,离菱角湖万达美食街也不远。一名背着“达达”送餐箱的外卖小哥说,午间用餐高峰,街头活跃着的外卖小哥,至少上百人。
  “我们也知道长期吃外卖,对身体不好,而且外卖包装产生大量白色污染,但是没办法,我们公司在28楼,上下一趟,出去一趟都不方便,只好将就着对付对付了。”一位毕业三年的白领黄小姐无奈地说。( 长江日报记者黄师师)
  1年纳税14亿元的大厦,69家公司扎堆苦于吃饭难
  35层的平安金融中心大厦,容纳了近2500人常驻办公,一年纳税高达14亿元。
  记者7日在现场看到,中午时分,白领们陆续走出大楼,有的还穿着单薄的毛衣,从快递小哥手上拿走自己点的食物,快速回到楼内。
  一位姓张的快递员告诉长江日报记者:“我每天都在这里送餐,这栋楼的需求量比较大,而且基本上是午餐。每天中午到这里送餐的快递员有几十个人,少的两三单,多的七八单。”
  这栋楼里的白领每天都怎么吃饭?长江日报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个人。
  将近12时,35岁的李女士从一名快递小哥手上接过了一份汉堡和一杯热饮,她说,在这里工作好几年了,差不多每天中午都点外卖,母亲担心她吃得不健康不卫生,有时候也提前做好饭菜让她带过来,中午在微波炉里热一热再吃,“我们中午只休息一个小时,非常希望大楼里有个食堂,如果价格合理,我想还是会很受欢迎的”。
  30岁的宋腾在楼内一家制药公司上班,因为中午要开会,他和同事一起点了外卖,平时如果时间充裕点,就到附近的小餐馆去吃中餐。宋腾说:“外卖和小餐馆做的菜都比较油腻,但是没办法啊。听说杭州有的写字楼下面有办食堂的,我们也希望能在食堂吃,毕竟食品卫生和安全放心一些。”
  平安金融中心大厦客户服务中心的客服主任魏静介绍,大楼里有69家公司,入住率96%。由于大楼是纯写字楼,没有设计烟道,所以里面不能做食堂,只有一个方便客户交流、休息的咖啡厅。为方便客户用餐,楼内可以使用微波炉、冰箱,但是不允许使用电饭煲、电火锅等。
  “我们也了解过客户用餐的情况,大部分是点外卖,还有的公司在附近居民楼租房做个小食堂,员工中午去那里吃饭。员工人数不多的公司,会请一个阿姨在外面做好后送过来。”魏静说。( 长江日报记者黄征 通讯员刘文静)
  【代表委员热议】
  写字楼寸土寸金租金高昂, “白领食堂”要考虑如何降成本
  市人大代表曾少峰在武汉市最早做社区老人食堂,以“好吃、卫生、不贵”的模式,在市场上形成了口碑,吸引了一些企业集中订餐。曾少峰总结自己多年来的集中配餐经验认为,开办“白领食堂”前要充分调研,将好事办好。
  曾少峰说,开办“白领食堂”总体目标应该是“价廉物美”,这其中要解决一些问题。要实现“价廉”,除了通过招标机制,让企业充分市场竞争外,场地租金的刚性成本是一个“拦路虎”。曾少峰说,楼宇都是寸土寸金,租金成本占据“白领食堂”成本起码是25%以上,如果这块成本不能有所减少,很难切实把白领吃饭的价钱降下来。
  “物美”,就是要提供可口的饭菜。曾少峰认为,相比较集中配餐,“白领食堂”做出的饭菜新鲜度和口感要好很多,但是这其中涉及两个管理问题,一是食品质量安全,这需要政府部门加强监管,二是用气、排烟等安全问题,要防止事故发生,政府部门也要加强监督。
  根据曾少峰测算,如果“白领食堂”吃的人多,完全可以通过纯市场化运营实现良性循环,而白领每个月可以起码节约500元的吃饭开支,社会实现共赢。( 长江日报记者马振华)
  高档楼宇遇到的新问题,纯商业化餐饮难解决
  位于江汉区武汉中央商务区泛海国际SOHO城里的摩家企业孵化器(武汉)有限公司,是一家2018年春节开业的共享办公性质的公司,总经理刘星说,在哪里吃午餐,确实是这几年高端楼宇遇到的新问题。
  实际上,刘星考虑过在孵化器工作的员工吃午餐的问题,她在公司设计了一个小厨房,已经装修完毕,还配备了厨具、冰柜等,但一直没找到合适的人来做。曾经有一家做轻食简餐的企业想进来,刘星觉得这类商业化的餐饮价格太高,沙拉之类的轻食也不适合作为午餐。
  “希望妇联组织培训一些无职业的女性,我们可以通过暂时免租金的方式,扶持她们创业。”刘星说。( 长江日报记者黄征 通讯员孙文静)
  打造“透明厨房”,让白领吃得放心
  白领应该吃上更有质量、更有营养的餐食。市人大代表、武汉火凤凰云计算服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钟学保接受采访时说。
  钟学保认为,目前提供外卖的中小餐饮店仍处在“小商小贩式”的原生阶段,商家自行采购食材,管理模式粗放。中小餐饮店普遍存在流动性强、人员不稳定、设施简陋、管理水平低等问题。
  钟学保建议,借助互联网供应链,打造餐饮食材一站式采购平台,上游集中农贸市场、原产基地等供应商,下游集中餐饮商户,缩短农产品流通的中间环节,也让进货有据可查。“食材到店后,通过餐饮后厨监管平台,借助人脸识别等智能科技手段,实现食材加工360度实时监管的‘透明厨房’,促进后厨作业人员的规范管理,落实责任到人,杜绝后厨脏乱差,让顾客消费放心,让监管部门管理省心。”
  钟学保还建议,以大数据为基础,打造餐饮商户口碑舆论管理及精准营销平台。“以口碑数据实现餐饮商户的红黑榜评比,促进优胜劣汰,提升服务水准;同时,利用大数据技术智能捕捉消费者的饮食习惯,精准锁定目标人群。”( 长江日报记者刘元聪)
  【长江评论】
  白领午餐难,是发展中的新烦恼
  【编辑:朱艳琳】
  (作者:马振华 黄师师 黄征 刘元聪)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