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不应该被“标价”
2019-01-23 14:45:00 来源: 长江日报
  长江日报评论员 邢帆
  这两天,“该不该跟外卖员说谢谢”上了微博热搜,引起热议。2018年末,某外卖平台给12万骑手发了问卷,调查他们最想对用户说的话,得到最多选择的三句话是:及时接电话;把收餐地址写对;收餐时说声谢谢。大部分网友都表示理解和支持,也有的网友表示,花钱买服务,不用说。还有人认为,说不说“谢谢”体现一个人的素养,但外卖员没有权利主动“讨要”。
  待人接物要讲礼貌是社会共识,外卖员提供了服务,道声谢谢是应当。“该不该说谢谢”本不应该成为一个问题,但现在却出现了争议。在认为不用说的网友看来,外卖员送餐是工作,有工资作报酬,而外卖公司的收入来自自己的消费支出。这是一个平等的合约,消费者付费,外卖员付出劳动,等价交换,没有必要说谢谢。
  反对者反对的不是讲礼貌,而是额外“付出”。所以,双方争议的核心是如何看待“谢谢”。支持者认为,和陌生人接触时,“谢谢”“受累了”“麻烦了”之类的表达,是礼貌的招呼,善意的表达。反对者则认为这些话必须有对应的价值:有人无偿帮了自己,不说句“谢谢”无法和对方的付出“扯平”;如果对方的付出已经得到了自己合理的回报,再道谢自己便吃了亏。甚至还有人觉得,工作的人都辛苦,不少外卖员收入上万,比自己高得多,没有必要“心疼”对方。一句“谢谢”居然与金钱和身份挂钩,这就给善意披上了一层功利的外衣。
  在一些人的思维中,“谢谢”不是免费的,“谢谢”背后蕴含的善意和礼貌也不应该是免费的。
  如果这种思路是合理的,上班族不应该希望上司和蔼、同事亲切,因为公司已经付工资“买了”职员的劳动,不用考虑他们的心情和尊严;学生不必感谢老师的栽培,因为交了学费;甚至孩子也不用感激父母,因为终有赡养的一天……按这种逻辑推下去,这样的社会是何等冷漠的社会。
  善意之所以是善意,正因为它没有等价的对应物。如果“等价交换”成了社会的绝对原则,那“谢谢”这种表达感激的语词将会消失,因为没有人会无偿帮助他人,自然也就没有了需要说谢谢的场合。
  一句“谢谢”,与买卖无关,不应被“标价”,用最简单自然的方式释放善意,成为让社会更美好的“增量”。
  【编辑:祝洁】
  (作者:邢帆)

上一篇:天空好蓝

下一篇:金木相合,星星相映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