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地为纸,以水为墨,初二女生成为年龄最小“书法家”
2019-01-26 18:13:00 来源: 长江日报
  长江日报融媒体1月26日讯(见习记者艾晨光 通讯员金晶)“在地上写出这么漂亮大气的字体,真是让人大开眼界。”“原来用拖把也可以写字,太了不起了!”26日上午,在市园林科学研究院(园林科普公园)科普教育楼前广场,12位武汉地书协会青山分会书法家现场进行地书创作,并免费为市民书赠春联。


  书法家进行地书创作 见习记者艾晨光 摄
  上午9点,长江日报记者在现场看到,400余平方米的广场上,12位书法家以地为纸,以水为墨,拿起“大号”地书笔,奋笔书写,吸引了众多市民驻足参观。
  书法家王俊别出心裁地选用拖把作为自己的写字工具。他双腿直立,神情专注,起笔熟练,行笔流畅,收笔自如,片刻间,一行刚劲有力的大字“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便跃然地上。一些脍炙人口的名言佳句,都成为了他书写的内容。这样别致的写法,也让围观的市民啧啧称奇。
  书法家吴浩将“福”字作为创作主题。在他的笔下,不同字体的“福”字,或楷或行,或隶或篆,一一呈现在市民眼前。谈到地书创作,吴浩说,地书的创作讲究字体结构的完整,以及执笔力度的把握。
  在现场,初二女生张钰是年龄最小的一位“书法家”。她告诉记者,自己平时有地书创作的爱好,曾获得2018年中国武汉地书大赛总决赛优秀奖,现在是武汉地书协会青山分会的一员。谈及对地书创作的心得,她笑称:“对于地书初学者而言,运笔和行笔显得尤为重要。”


  书法家进行地书创作 见习记者艾晨光 摄
  对于地书创作的基本要领,武汉地书协会青山分会会长李旭东分享了自己的“小窍门”,即书写的工具可以多样化,比如毛笔、拖把、抹布、刷子等;运笔自由、书写要流畅。李旭东介绍,这次地书创作使用的桶装水中加入了立德粉,以保证书写的地书能够长时间留在地上,不易蒸发。
  此外,12位书法家还在现场挥毫泼墨,写了60副春联并免费赠予市民。
  【编辑:叶子】
  (作者:艾晨光)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