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力争五年内十大重点产业投资超10万亿,武汉创建综合性国家产业创新中心
2019-03-06 08:41:00 来源: 长江日报
  长江日报融媒体3月5日讯(记者贺亮 实习生刘前)3月5日,湖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发布会,对《湖北省推进十大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进行了详细解读。长江日报记者发现,十大重点产业布局,武汉均为核心枢纽;文件指出要以创建武汉综合性国家产业创新中心为契机,壮大“武襄十随汽车产业走廊”、光谷“芯屏端网”等现有优势产业集群等,着力在十大重点产业打造一批新兴产业集群。
  2022年全省十大重点产业主营收入达5万亿元
  会议对推进十大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思路目标、发展方向、重点布局进行了介绍,十大重点产业包括集成电路、地球空间信息、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汽车、数字、生物、康养、新能源与新材料、航天航空等;并且这10个重点产业涵盖着43个细分领域。
  文件指出,到2022年,十大重点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5万亿元左右,引领带动全省形成4个万亿元产业、10个5000亿元产业、20个千亿元产业,1000个细分行业“隐形冠军”。在集成电路、5G通信、地球空间信息、新一代信息技术、生命健康等领域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核心技术,部分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到2022年,十大重点产业要累计培育独角兽企业20家、瞪羚企业1000家以上。规上工业企业达1.8万家,上市企业超过200家,培育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
  创建武汉综合性国家产业创新中心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文件中明确指出,创建武汉综合性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实现十大重点产业创新平台全覆盖。加快建设先进存储国家产业创新中心、智能汽车产业创新中心、激光产业创新中心等十大产业创新中心;加快建设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筹建人工智能与智能制造国家研究中心等一批国际一流的重大研发平台;积极争取“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国家试点。支持高校院所与企业联合建设产业创新平台,力争达到200家。
  据介绍,目前武汉正在申建武汉综合性国家产业创新中心,相关建设方案已上报国家发改委。综合性国家产业创新中心,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金字招牌”,是加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基础工程。其核心是打造空间上相近,创新型企业集中,大学、研发机构及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或创新平台集聚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高地,有助于突破前沿科技创新短板和技术创新瓶颈,对提升新兴产业创新力、竞争力具有显著引领、示范和带动作用。
  武汉担当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核心区
  长江日报记者发现,全省明确推进的十大重点产业中,武汉在这十大重点产业中占有重要位置。
  文件指出,在集成电路产业要以武汉为核心发展区,建设武汉国家存储器基地、国家先进存储产业创新中心、武汉光谷集成电路产业园,筹建长江芯片研究院。以襄阳、宜昌、黄石、荆州、黄冈、随州为发展区,重点布局光通信芯片、车用元器件及配套产业等。
  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领域,依托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建设国内一流的光通信技术研发基地、新型显示基地、光纤光缆生产基地、国家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基地等,辐射带动荆州、鄂州、潜江等地区。
  产业集群打造,着力在十大重点产业打造一批新兴产业集群。壮大“武襄十随汽车产业走廊”、光谷“芯屏端网”等现有优势产业集群等。发挥汽车产业产能和装备优势,依托武汉国家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基地,以“武襄十随”汽车产业走廊为基础,依托现有汽车产业及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在武汉、襄阳、十堰、宜昌、随州等地布局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在武汉、襄阳、十堰等地发展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在随州等地开发专用车。
  到2022年,力争湖北产业规模位居全国第一方阵,部分整车生产水平和关键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实现由汽车大省向汽车强省转变,主营业务收入达到万亿元。
  五年十大重点产业项目投资力争超10万亿元
  长江日报记者发现,该政策对促进十大重点产业的发展上,力度较大,覆盖产业发展的人才、资金等全要素链条。
  文件指出,要加速聚集高端人才,每个产业细分领域至少引进1名院士级顶尖技术人才,至少引进5名世界制造业500强企业高管。
  完善基础设施,提高“江海直达”航线运行质量,优化中欧班列(武汉)国际运输功能,推进湖北国际物流核心枢纽建设等。
  抓重大项目谋划,要建立十大重点产业项目库,五年内十大重点产业的储备项目投资总规模力争超过10万亿元。
  从今年开始,在省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计划中设立了“十大重点产业领军企业示范工程”专项,每年安排10个左右细分行业的企业给予支持,计划通过4年时间,支持40家左右在细分领域龙头企业的发展,为十大重点产业的发展起到示范作用。
  【编辑:朱艳琳】
  (作者:贺亮)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