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武汉营商环境,各责任单位纷纷拿出这些“干货”
2019-03-16 08:41:00 来源: 长江日报
  长江日报融媒体3月15日讯 3月15日,武汉市召开了一次特殊会议,以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专题学习的形式,共同研讨优化营商环境的具体举措。当日,武汉市各优化营商环境责任单位,就落实上午的会议要求纷纷作出回应——
  纳税
  市税务局:推出“税收20条” 支持、服务民营经济
  市税务局已于近期制发《国家税务总局武汉市税务局关于进一步支持和服务民营经济发展的二十条意见》。内容包括落实税费优惠、优化民营企业准入退出机制、优化民营企业发票领用、完善“走出去”民营企业纳税服务、严格税收检查程序等。
  “‘税收20条’具有较高的含金量,既做‘加法’也做‘减法’!”市税务局主要负责人表示,“一方面,强化与民营企业的联系沟通机制,建立顺畅的问题解决渠道;增加‘银税互动’等多项增值服务,帮助民营企业缓解资金压力。另一方面,在具体办税环节上,尽可能精简、压缩办税程序、时限和资料,切实为民营企业减负。” (长江日报记者贺亮 通讯员叶翩)
  开办企业
  市市场监管局:企业开办4月底“一窗受理”
  15日,记者从市市场监管局获悉,为让企业多用时间跑市场、少费功夫跑审批,我市“一站式”企业开办系统力争4月底上线试运行。
  2018年,我市制定出“最优、最快、最好的企业开办加速度方案”,将国务院提出的8.5个工作日开办时间,进一步压缩到4.5个工作日。
  今年,我市“一站式”企业开办系统上线运行,对企业开办时间再提速,从去年4.5个工作日再压缩至3个工作日。
  申请人在网上申请开办企业后,“一站式”企业开办系统一窗受理,市场监管部门将信息推送给税务、公安、社保、银行等相关部门,信息共享,并行办理预审。这样,开办企业的工商登记、公章刻制、发票申领、社保登记、银行开户等五个环节的办理时间压缩到3个工作日。 (长江日报记者唐煜)
  办理建筑许可
  市城建局: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限压缩一半以上
  市城建局正强力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包括统一审批流程,优化审批阶段,通过“减、放、并、转、调”等方式精简审批环节,推行并联审批和告知承诺。
  对审定了总平面、用地权属无争议的工业园区项目,在建设单位对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等相关程序性报建审批手续的完成时限作出书面承诺后,可先行施工建设,加速项目落地。在全国率先对施工图审查实行政府购买服务,每年为企业减少支出约1.6亿元。
  工程建设项目制度改革自去年5月试点以来,审批时限压减一半以上、审批环节精简35项、申报资料减少56%,出台40多项改革措施文件,已在800多个项目中落实。 (长江日报记者王谦)
  登记财产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注销登记1小时内办结
  目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对标北京、上海,特别是江浙地区不动产登记最优城市,拟在全市开展不动产登记领域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围绕“减时限、减环节、减资料、优服务”,不断优化房产交易登记指标营商环境。
  除批量登记外,力争6月底前实现注销登记、抵押注销登记、查封登记、注销查封登记1小时内办结,个人抵押登记2个工作日内办结,企业抵押登记3个工作日内办结;在现有免收身份证明、营业执照复印件基础上,继续加强数据互通共享和信息集成,对于企业和市民办证所需申报材料,凡能通过系统提取或与申报材料出具部门数据共享获取的,不再需要申请人提供复印件。
  在不动产登记网、不动产登记微信公众号上开辟“网上(掌上)登记中心”,将政务中心办事大厅办理模式延伸至移动互联网,实现服务24小时“不打烊” (长江日报记者王亚欣 )
  获得信贷
  市地方金融工作局:获得信贷时间减至13天
  我市地方金融工作局15日表示,将推动我市银行金融机构将小微企业信贷审批环节压缩为5个,保持与先进城市同步。获得信贷的时间从15天减至13天,申请材料从14个减至13个。
  实施“万企千亿”三年行动计划,力争每年支持10000家以上小微企业,新增小微企业融资额1000亿元以上。通过3年的努力,到2021年末,我市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得到明显缓解。
  加强与市经信委、市发改委、人行武汉分行营管部合作,建立企业信用数据库。争取推动各方信息共享,努力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通讯员刘泽波 长江日报记者程思思)
  获得电力
  国网武汉供电公司:上半年力争“获得电力”指标进全国前十
  3月15日,国网武汉供电公司召开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推进会,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优化营商环境相关精神,力争今年6月30日前,武汉“获得电力”指标进入全国前十。
  深化报装治理,通过推动“一证办理”,最终实现对大中型企业客户办电环节压减为3个,对小微企业客户办电环节压减为2个。
  加强过程管控,实现大中型企业客户、小微企业客户平均接电时间进一步缩短。以客户为中心,在“降费用”上实现突破。坚决落实国家降费降价政策,确保政策红利传递至末端客户。
  创新服务举措,通过拓展掌上电力等渠道功能,实现全业务线上办理。开展预约上门和业务代办服务,实现大中型企业客户办电5项复杂业务“最多跑一次”,小微企业办电等16项简单业务“一次都不跑”。
  (长江日报记者马振华 通讯员王欣)
  获得用水
  市水务局:出台用水报装优化方案
  市水务局对标对表先进城市做法,研究制定《武汉市优化用水报装工作方案》。
  进一步精简报装流程,完善用水报装一次性告知书,做到城乡全布置、全覆盖,对标上海等先进城市,进一步减环节、优化流程、压缩时限、提升效率,切实提高用水报装效率和服务水平,为我市争创全国服务环境最优城市提供有力支撑。 (长江日报记者黄师师 通讯员廖宇智)
  获得用气
  市城管委:用气报装最短缩至15个工作日
  市城管执法委召集全市16家管道燃气供应企业,优化办理流程,压缩办理时限,精简申报资料。
  用气办理环节从7个压缩为4个,即受理报装、现场踏勘设计、签订合同、工程施工验收通气。办理时限由30~90个工作日缩短至15~40个工作日(不包含规划许可、图审、报监、城管、园林、交管等手续办理)。申请材料由原来的5项减少为3项,现在只需要提供申请资料、技术基础资料和供气场所证明。
  创新监管方式,实行日报制度,督促供气企业落实用户投诉分析、核查、整改机制,构建“互联网+供气服务”平台。 (长江日报记者陶常宁)
  跨境贸易
  市商务局:压缩通关时间 降低通关成本
  市商务局今年将围绕优化对外贸易环境,优化通关流程、压缩通关时间、降低通关成本,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全面落实外国人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减少水运、航空、铁路口岸货物流转时间,开展口岸收费清理。
  支持推进国际货运快件中心、国际货运集中查验区、邮政快件(专项)通道等项目建设,提升航空口岸国际化水平。全力打造内陆国际化集疏运中心。争取花山、汉南等港区扩大对外开放早日通过国家验收并投入使用。
  推进中国(武汉)跨境电商综试区、汉口北外贸新业态综试区建设,促进外贸综合服务创新发展,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 (长江日报记者黄莹 通讯员熊晶)
  办理破产、执行合同、保护少数投资者
  市中级法院:提升重要首创发明保护力度
  全市法院加快武汉知识产权审判庭建设,依法保护自主创新成果。对创新程度高、研发投入大、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突破和带动作用的首创发明,加大司法保护力度,推动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
  坚决保障当事人胜诉权益,依法加强对企业和投资者的债权保护,切实解决“执行难”问题,营造诚实信用的市场秩序。对违约失信行为,依法加大判赔力度。
  在企业破产方面,市法院先后出台《破产案件审判指南》《指定企业破产案件管理人暂行办法》等规范性文件,明确基层法院的统一受案范围和标准,进一步规范了破产案件的审理流程。今年3月,对履职能力较差的管理人作出取消一轮摇号资格的处罚,督促管理人积极履责。 (长江日报记者梁爽 通讯员王田甜)
  创业创新活力
  市科技局:每年筹集百亿元支持重大装置等
  到2022年,省市每年共同筹集100亿元,重点支持重大装置、重大平台、重大项目、重大园区和重大人才团队建设。
  实行各区党政主要负责人科技创新工作年度述职和科技创新政策落实情况的专项督查、通报、约谈和问责制度。出台更具针对性、更有含金量的《武汉市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三年(2019一2021)行动计划》。培育科技型高成长企业1500家,净增高新技术企业1000家。
  进一步完善土地、金融、人才、创新创业服务等政策,拿出最好的城市空间资源用于创新发展,不断优化创新环境。大力建设“创谷”、众创空间、环大学创新带等,为自主创新提供载体。 (长江日报记者陈诚)
  政务服务、招标投标
  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年底“一次办”事项超90%
  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表示,全面深化全市政务服务“一张网”建设,加大电子证照共享应用,加快实现“一网通办”。大力推进不动产登记、商事登记、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等重点领域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降成本。
  持续开展“减证便民”行动,推进审批服务延伸和下沉,确保2019年底“马上办”事项达60%,市区两级事项“网上办”分别达90%、80%以上,面向自然人提供现场办理事项“就近办”达70%以上,“一次办”达90%以上。
  在招投标领域,规范保证金管理,实现投标保证金网上全自动收退。强化信用监管,开展失信行为联合惩戒,制定红黑名单管理办法,与18家单位联合签署了联合惩戒备忘录。提高政府采购效率和透明度。
  (长江日报记者汪洋 通讯员杨希彬)
  交通高效便捷
  市交通运输局:降低企业物流成本3亿余元
  15日,市交通运输局负责人表示,全力推进综合交通体系“三年攻坚”行动,投资800亿元,建成投用37个交通重点工程,续建46个重点项目,形成“人便于行 货畅其流”的高效便捷交通环境。
  强化天河国际机场枢纽功能,新开武汉至北美、澳洲、北欧等3条洲际远程航线,开通天河国际机场中转业务,提升空空、空铁中转效率,力争率先在全国试点跨航司中转。
  打通“断头路”,建成衔接孝感的陈天大道工程等项目。建成四环线青山长江公路大桥,完成三金潭立交府河大桥改造等。降低公路收费和车船营运负担,落实交通运输部和湖北省相关费用减免政策,降低企业的物流成本3亿余元。 (长江日报记者王刚 通讯员吕作武)
  【编辑:祝洁】
  (作者:王亚欣 唐煜 程思思 王谦 马振华贺亮王刚陶常宁黄莹梁爽陈诚汪洋)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