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想放假,才是“五一小长假”的真正动因
2019-03-22 21:41:00 来源: 长江日报


  长江日报评论员 鲁珊
  “五一”小长假又回来了!有媒体形容,这是全国人民收到的一份春天大礼包。
  虽然算下来只有4天,还是把不少人激动坏了。消息一经发布,迅速登上微博热搜榜首,人民日报官微下,该条微博评论点赞迅速过万。消息发布一小时内,机票搜索量迅速攀升,国际航线机票搜索量更是上涨达10倍。携程App内高铁游频道访问量激增5倍以上,有近3成用户直接下单。
  如此热烈的反响,简直就是把“我想放假”写在了脸上。
  的确如此,“五一”时节,正逢人间四月天,草长莺飞,花团锦簇。春天里,三五成群,亲朋好友,出门赏花、踏青,休闲,不就是图画里的美好生活吗?
  但是,对很多人来说,越来越明显的烦恼,是有花有钱有愿望,就是没时间。因此,自2007年五一黄金周取消以来,恢复五一长假的呼声日益强烈。
  近20年,黄金周的存废,一直是热烈讨论的话题。2006年,清华大学教授蔡继明、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等学者,纷纷牵头课题组,最后提出”变黄金周集中休假为分散休假、增加部分传统节日为法定节假日、全面推行带薪休假“,这一建议后由全国假日办转呈国家发改委,次年,五一黄金周长假退出江湖。
  十年后回头看,客观地说,学者们的建议并非没有道理,只是过于理论化。比如,以带薪休假代替集中休假,的确可以分散人流,提高出游质量。但现实却总是骨感,带薪休假对很多工薪阶层来说,很可能是镜中花水中月。带薪休假落实不够好,人们就会越加想念强制休假。
  另一个原因也是时过境迁。十年过去,物质生活有了极大提高,精神需求消费逐渐升温,旅游、文化、艺术需求进入”井喷期“。不要说全年的小长假了,在每个天气好的周末,城里城外的大小景区都摩肩擦踵,人流如织。清明、端午、中秋三个小长假已经hold不住全国人民的出游热情了。今年全国两会上,不少代表和委员再次呼吁重设五一小长假,改进和调整放假制度。
  百姓有所呼,改革有所应。“五一小长假”重现江湖,充分体现了对民意、民情和民生的重视。其实,以人民为中心,以人民的需求和呼声为中心,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就是在这些可观、可感、可用、可动的事情上面吗?
  “五一”小长假演化史
  ●1999年9月18日,国务院发布了《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正式决定春节、“五一”和 “十一” 期间放假3天,通过调整、合并双休,形成7天长假。
  自此,中国人民每年拥有了3个“黄金周长假”。长假的好处显而易见,人们有充足的时间走向“远方”, 随之而来的旅游消费热也逐渐成为我国经济生活的新亮点。
  ●黄金周实行几年后,弊端显现。短时人流高峰,让黄金周出游体验集中在了“车难走、房难定、人看人”上,黄金周效应逐渐减弱。2004 年2月27日,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清华大学教授蔡继明等学者建议增加传统节日为法定假日,取消黄金周,强化春节长假。
  ●2005年6月,中央部门发布文件,详细说明了增设除夕、元宵、清明、端午和中秋节的重要性。
  ●2007年1月22日,国家发改委到人民大学,听取了增加中国传统节日为法定假日的意见。同年11月,休假制度三大调整。一是法定节假日的总天数增加,由10天变为11天;二是“五一”由三天减为一天;三是春节假期的起始时间从正月初一变为除夕,另外,清明、端午、中秋增设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各放假1天。允许周末上移下错,与法定节假日形成连休。
  ●2019年3月22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调整2019年劳动节假期安排的通知》发布,2019年劳动节放假安排调整为5月1日至4日,共4天。
  整理 长江日报评论员 邢帆
  【编辑:叶子】
  (作者:鲁珊 邢帆)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