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电脑的冠军卖家,出口数字音效器的全国第一……武汉出了一批细分领域“隐形冠军”
2019-03-28 08:41:00 来源: 长江日报
  长江日报融媒体3月27日讯 守本分,做实业,心无旁骛做企业。近日,长江日报对武汉海润、艾立卡、攀升、思伟塑业等一批细分市场中的领军企业进行采访,试图去解开“隐形冠军”密码,发现他们在细分领域数年或数十年如一日深耕,专注主业“不偏航”,潜心攻破制约行业发展的瓶颈,以领先的技术生产出具有市场引领的产品。
  苦心人,终究天不负。市场终究奖励他们多年的“心无旁骛”:武汉海润公司生产研发的减隔震产品,技术领跑行业,同样产品远销全球近30个国家及地区;艾立卡24年专注做电鸣乐器,研发的“数字音效器”远销全球德国、英国、美国、日本等26个国家……
  抓住电竞游戏需求的年轻人
  攀升逆风飞扬成国内“定制电脑”电商龙头


  从店商到电商,从攒机专业户到自主品牌电脑生产商,从武汉广埠屯走出来的攀升,在短短几年实现了从线下装机商到线上电商巨头的华丽转型。攀升像极了武侠小说中的“扫地僧”,做“精”主文章,苦练“电脑定制”一门功夫,看似默默无闻,却凭“独门武功”臻于化境,为自身发展争取到独特的“江湖地位”。
  25日,接受长江日报记者采访的武汉攀升鼎承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攀升)创始人、董事长陈孝军谈及创业的艰辛。
  “没有夕阳的行业,只有夕阳的企业。要成长为细分市场的‘隐形冠军’,必须具备核心的专业产品,建设独具特色的企业品牌。”陈孝军说。而这一切,在攀升发展的轨迹中也的的确确得到了体现。
  2008年,陈孝军在广埠屯创业,彼时广埠屯是国内电子产品三大市场之一,占华中地区电脑总销售1/3以上。之后,网购的兴起令实体店铺生意不断萎缩。2013年,陈孝军全方位进行电商布局。同年9月攀升天猫旗舰店正式运营。在“触网”的第一个季度,就取得了1300万的销售额。
  陈孝军说,从传统实体商家变身电商,两种经营模式完全不同,“网上做生意,价格信息透明,因此,我们专注生产销售高性能电脑。”
  2013年“攀升”率先与清华同方开展合作,一下把定制电脑网购质保标准提高了一大截。把上海、郑州等地的定制电脑竞争对手远远抛在身后。
  持续的科研创新,是攀升这家“隐形冠军”企业高歌猛进的保障。2014年,全力进军电商的第二年,在企业资金有限的情况下,重金设立攀升产品研究院,“企业不再是一个装机攒机的壳子了,我们有了自己的核心技术和产品,能够在科技研发上争取话语权。”
  近几年国内电竞行业方兴未艾,攀升敏锐地觉察出电竞游戏高端电脑主机的市场商机。跟随市场脉动,自主研发的高性能电竞主机,凭借炫酷的外观、稳定强劲的性能,备受电竞赛事和职业选手的青睐。 “我们针对网上电脑订购的私人定制需求,实现了个性化生产线量产,极大降低了成本,保障了质量。”
  2017年双11期间的爆款主机“赛格”,是攀升研发团队的自主创新成果。2018年,第十届武汉创业十佳大赛上,攀升又展示了旗下最新的科研成果:IPC高性能一体电脑。该款电脑采用攀升自研机箱结构,内部集成高规格台式电脑级别硬件,打破了一体机不能有高性能的业界桎梏。
  目前攀升已获得60余项专利技术,而历数攀升的各项技术合作与创新项目,Intel、NVIDIA、AMD这样的世界顶尖技术合作伙伴也历历在目。
  通过产品创新和熟悉用户的习惯,攀升用5年时间终于用质量赢得了用户的口碑和应得的荣誉。在国内最具影响力的两大平台京东和天猫上,攀升为双平台行业销售冠军,2018年销售额超过28亿元。
  陈孝军透露,目前公司已布局海外,借助中国电商的影响力,攀升电脑将“飘洋过海”走出国门。(记者 章鸽 通讯员 沈小青)
  应对持续一年马拉松式“答辩”
  武汉海润拿下“一带一路”工程大单


  从零起步,借“外脑”研发创新,短短5年,武汉海润工程设备有限公司的减隔震产品就远销全球近30个国家及地区,如今已是国内减隔震产品领域的领军企业,行业“国标”的引领者。
  海润的母公司武汉船机是一家在船舶制造领域有着悠久历史的企业,上世纪80年代进入民用领域,“十一五”以来,武汉船机下大力气研发高附加值产品,业务逐渐拓展到海洋工程装备、桥梁支座、燃气轮机等多个板块。今天的海润,正是武汉船机转型发展最有代表性的样板和成果之一。
  “一方面是我们依托武汉船机这样的行业龙头,装备制造基础雄厚,更重要的是,瞄准了高新技术领域,集中力量自主研发,带动企业成功转型升级。”武汉海润总经理彭胜利说。
  他介绍,之所以选中做减隔震产品,是因为中国是多地震国家,近年各地基础建设大发展,对减隔震产品需求量大。然而,相关行业标准和国际标准差距较大,国内生产的减隔震产品普遍都未经过模拟实际地震工况的验证试验。
  2013年,海润在业内率先引进一支国际团队,参照国际标准,进行减隔震产品的研发制造。为了检测产品是否达标,还投巨资建造了一台可模拟实际地震工况的多功能试验机,其综合试验能力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二。
  海润聘请的技术团队来自意大利,负责人是欧洲桥梁支座标准委员会前主席,已在汉工作6年。他们都是公司的正式员工,技术部经理马可·班非,已经在汉成家。
  2016年,多家欧美顶级企业参与竞标,武汉海润脱颖而出,成为“一带一路”重点工程项目孟加拉帕德玛大桥减隔震产品的供应商。
  拿下合同的过程并不顺利。当时,尽管设计方认为海润的方案略优于其他企业,但是业主请来的国际专家委员会却对该领域的“中国制造”存有疑虑。从2015年11月开始,委员会不断向这家中国公司抛出问题。为消除对方疑虑,海润反复验证方案,通过邮件一个一个问题地耐心回复。至第二年年底,经过这场为期一整年200多份文件往来的马拉松式“答辩”,海润公司终于得到专家委员会认可,拿下帕德玛大桥的合同。
  彭胜利回忆,对方问得十分细致,要求严苛。比如,要保证产品表面的防腐蚀性能达到20年以上,如何选择油漆品牌和施工工艺?在进行首套产品验收时,尽管客户方面已来了十多位专家,公司还是按照对方要求,专门从欧洲请了第三方机构到场见证。
  海润公司为帕德玛大桥提供的减隔震设备共96套,其中包括目前世界上竖向承载力最大的欧标减隔震产品。这些产品全部按照欧洲标准设计、制造和试验,预计今年年底交付完。
  技术创新加高端智力支持,让海润获得了高速发展。近年,为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国交建等“国家队”配套,公司除帕德玛大桥外,还承接了港珠澳大桥、甘肃西固黄河大桥、虎门二桥、武汉恒隆广场、武汉地铁、西安地铁、土耳其Bursa医院、俄罗斯克里米亚跨海大桥等多个减隔震产品项目。
  “不仅自己要发展好,还希望能带领中国整个减隔震行业往前跑,提高国内的减隔震标准,一步步向国际靠拢。这是作为一家国企的社会责任。”彭胜利说。
  按国际标准设计的西安地铁5号线减隔震产品验收时,公司特地邀请了60多名行业专家前来参观,希望将这种国际标准设计在国内推广开来。
  2017年9月,海润联合有关单位编制了建筑减隔震相关国家标准,并顺利通过国家审查,减隔震产品从此有了“国标”。目前,一些国内企业开始像海润那样制造自己的试验机,提升产品的质量水平。(记者黄莹 通讯员陈凤)
  24年专注电鸣乐器研发不偏航
  出口领跑全国


  从贸易代工到贴牌生产,再到创立自有品牌“艾立卡”,退休创业的张鉴堂堪称业界传奇。去年,武汉艾立卡电子有限公司交出了一张漂亮的成绩单,出口创汇超过3100万美元,产值达4.2亿人民币。目前,在全球26个国家建立了424个分销店和体验平台,并且主导制定了6项国家标准和7项行业标准,研发生产的数字音效器出口额份额领跑全国。
  艾立卡创业24年,一直专注于电鸣乐器的研发生产及周边服务,“乐器演奏交给音乐家,让演奏的声音更加和谐、美妙,交给艾立卡。”
  长江音响、凤凰音响、黄鹤音响、金鸡音响都曾是响当当的武汉品牌,但在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下,纷纷倒下;而就在市场浪潮正劲的1995年,30年军旅生涯,退休不久的张鉴堂开始了一段传奇的人生旅程,在家人的支持下,用10万元的积蓄创办了艾立卡,从代工电吉他音箱开始,迅速成为电鸣乐器行业中崛起的国际新星。
  “创业只是为了不被退休‘报废’”,张鉴堂创业的起点并不高,“做些变压器、录像带等电子零配件的外贸来料加工”,只有一个10多个人的小作坊。
  “张鉴堂退休前在部队干了30多年,对于技术上,他并不懂,但是他愿意听取同事意见,战略眼光超前。”艾立卡的车间负责人吴东亮告诉长江日报记者,他是1996年加入创业团队,非常敬佩张鉴堂的战略决策,一次次实现企业的跨越发展。
  一次偶然的机会,张鉴堂接到一位日本客户的订单,由日本公司提供样品,仿制生产最简单的10W电吉他音箱;但是做出来的产品第一次交付就被要求退货。虽然创业刚起步,资金也吃紧,张鉴堂毫不犹豫答应退货,并主动承担所有费用。张鉴堂的“爽快”也得到了客商的信任,此后订单源源不断,双方建立起长久的合作。
  在代工、贴牌中,艾立卡很快实现了技术的初步积累,并相继获得美国、英国、德国等客户;技术永远在迭代升级,守不住的市场,不进则退,很快音箱技术普及,市场竞争加剧。
  1998年,张鉴堂在国际市场上发现,音效器是专业演奏中不可或缺的部件,一把吉他可能需要配置十多个音效器,具有较高的附加值,但是技术门槛也相对较高。“这一时期,公司开始生产模拟信号的音效器,并把音效器作为主攻方向,两年时间,把市场上所有的音效器做了一遍,这也为企业积累了技术。”
  2004年,艾立卡进军数字音效器,以前一个模拟音效器只能做出一种声音特效,而一个数字音效器最多让乐器演奏出百余种特效。
  彼时,数字音效在国际上也并不多见,国内几乎没有掌握核心技术的生产厂家,张鉴堂开始与华中科技大学合作,为声音的特效建立数学模型,同时与多国专家展开合作,经过5年研发,才将产品投放到市场,目前,数字音效器已成为艾立卡的核心产品,占到出口总额近50%。
  2013年,77岁的张鉴堂退休,女儿张琳接班做了“创二代”。张琳现在的办公室依然保持着父亲办公时的样子,她说,近年来,国际市场波动较大,但是沿着父辈的足迹,艾立卡始终专注电鸣乐器的研发生产及周边产品的服务,这也是公司一直保持增长的“动力源泉”。(记者贺亮 通讯员吴彦孟 实习生刘前)
  传统制造企业高投入研发成功转型
  抢占“煤改电”风口成“小巨人”


  在空气能(源)热泵这个细分领域,“万居隆”连续两年位列行业第三。3月26日,武汉万居隆电器有限公司举行了简单的新厂房开工仪式,公司总经理夏银踌躇满志:这吹响了公司向主板上市的号角。
  回汉创业仅5年,从一家亏损的传统配套厂商到拥有终端品牌产品的行业“小巨人”,夏银和合伙人们闯出了一片天地。
  2014年,已是国内知名家电公司工厂总经理的夏银,和同样是名企高管的合伙人,毅然辞去了上百万年薪工作,回到武汉创业。他说:“我们曾在武汉工作生活过,武汉在家电产业配套相对成熟,我们一致决定回汉创业。”
  创业之初需要平台,夏银与合伙人成立武汉思伟塑业有限公司,接手了一家陷入亏损的注塑企业,为家电空调行业做配套。“做配套商并不是我们目的,我们做终端品牌产品其实更擅长,”夏银坦言,“作为一家创业公司,第一步要先活下来。”
  要活下来得先扭亏,夏银带领高管团队对公司进行大刀阔斧改革。公司原先有300多人,人浮于事,效率不高,成本开支过大。怎样降低人工成本?经过反复讨论,公司决定借贷数百万元进行工厂智能化改造,上线了自动流水线和大量的注塑机机械手。夏银回忆说:“当时真的是咬牙改造,压力非常大,我头发都掉了很多。”
  智能化改造提高了效率,公司当年实现扭亏为盈。尝到了甜头,公司每年持续投入数百万,引进六轴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实现了产品成型线全面迈入全自动无人职守,这个智能制造无人工厂成为华中区域行业标杆。
  公司活下来了,但很快遇到行业瓶颈。和很多制造业企业一样,公司同样面临着行业市场容量已趋近饱和状态,竞争加剧导致价格降低,而成本却不断攀升的状况,加快转型迫在眉睫。
  公司每年花百万元送高管去北大、武大、中欧等商学院培训起到了作用。高管们在2016年初捕捉到了国家大力推进“煤改电”信息,于是抓住风口,注册“万居隆”品牌,生产空气能(源)热泵。对于公司从传统注塑配套行业转型终端家电产品,夏银有清醒的认识:“这个行业都是名企,中小企业靠什么突围?我们只有做精做透,专注某个领域研发产品。”
  公司研发投入是同行业没有的,夏银介绍说,公司研发人员多达100多人,仅建同行业具有领先水平的实验室就花了1000多万,一半企业研发成本占年收的5%已经算很高了,而公司这一比达到25%。持续的研发投入,确保公司每年都有一款新产品,在市场上站稳了脚,成为行业“小巨人。在空气能(源)热泵这个细分领域,“万居隆”连续两年位列行业第三,前两位都是国内知名大企业。
  夏银说,传统制造业企业转型所面临的资金、技术、人才等诸多困难,公司都碰到了,公司时刻保持着危机感,不断学习、创新,围绕市场需求坚定执着走下去。目前公司正在筹备整合产业链资源,搭建新零售平台,抢占新的发展风口。(记者 马振华)
  【编辑:朱曦东】
  (作者:章鸽 黄莹 贺亮 马振华)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