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天际线到水岸线,亮出更爽朗的大武汉|武汉一周
2019-04-08 11:43:00 来源:


  4月3日,长江左岸观光道汉口江滩三期段基本完工,呈现更为开放、敞开的水岸空间。 记者苗剑 摄
  有119年历史的王家巷轮渡退出舞台,一个个码头不断被清理移走,最后的“水上人家”挥手自兹去……从亮出最美天际线,到亮出最美水岸线,正在武汉发生的容颜之变与发展环境再造,值得我们密切关注与期待。
  码头拆了、视野开阔了,人们小小怀旧的同时更期待城市新的蝶变


  3月26日,王家巷码头轮渡最后一天的船票。记者苗剑 摄
  王家巷码头,早在遥远的1900年就开始运营。2019年3月27日,这里的趸船腾退迁移,轮渡停运,纸质船票也正式成为历史。
  停运前一天,众多武汉市民以及外地游客,特意赶到王家巷,最后一次乘坐这里的轮渡过江。
  根据武汉市整体改造方案的要求,区域内轮渡公司16座客运码头将整合为6座,只保留粤汉码头、月亮湾码头、武汉关码头、中华路码头、晴川码头和集家嘴码头。
  3月27日,轮渡四航线(王家巷—曾家巷)、轮渡五航线(王家巷—月亮湾)停运;4月1日,轮渡十航线(晴川—黄鹤楼)也停运。


  3月25日19时05分,王家巷轮渡当天最后一班船驶离码头。记者苗剑 摄
  头顶蓝天白云,脚触江水拍岸,武汉江滩作为中国最大的江滩,美中显然有不足:码头无序林立,影响城市景观的通透性,也制约着城市生态绿色发展。前几年,武汉把优化调整老码头提上日程,拆除了相当一部分老码头,取得了一些成效,但由于复杂的历史原因和管理体制制约,进展不如预期。
  啃硬骨头,要下硬功夫。去年12月15日,武汉市委市政府召开会议,湖北省委副书记、武汉市委书记马国强强调,要以铁的意志、铁的措施、铁的纪律开展港口码头综合治理,实现岸线资源集约高效利用,展现更整洁靓丽城市形象。
  新的“资源优化调整总体方案”出炉。根据这一方案,两江核心区码头数量必须减少61%,趸船数量要减少63%,4月20日前全部“做到位”。
  如今,月亮湾武北码头已被拆除,王家巷码头附近的武汉海事码头也已迁离,硚口区提前17天完成辖区内18个码头的优化调整。其他区也在有序推进。


  3月26日13点56分,王家巷轮渡“江城3号”轮渡上,几位年轻人合影留念。记者苗剑 摄
  那天在王家巷,市民陈国祥望着窗外波光粼粼的江面,难舍的心情平静下来:“码头拆了,我们的视野就开阔了,想想也挺美挺好的。”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一城市民对市委市政府的行动,满怀支持与期待。
  既要城市漂亮,也要“城市与人”共发展
  除了景观上的考虑,从城市发展角度而言,武汉整合水码头、优化水岸线也势在必行。


  3月23日上午,停靠长江南岸鄂航四码头、鄂航五码头的2艘趸船,在鄂黄冈0999拖船推动下,向长江下游的新洲双柳基地驶去。 记者任勇 航拍
  3月23日,汉口最早的千吨级货运码头——鄂航四码头拆除。65岁的市民朱建国告诉长报君,他常到江边散步,“这些趸船明显很破旧了,看得出效益状况并不是很好”。
  随着城市日新月异发展,桥梁、隧道、地铁等过江通道涌现,公交线路增加,位于武汉中心城区的老码头航运功能渐渐消退,部分早已成为“僵尸”码头,越来越与城市发展功能不一致。


  3月31日,武汉海事局公务码头港14码头迁离。 记者苗剑 摄
  有关城市规划专家就表示,对沿江分散、无序设置的码头、水厂及取水口、排水口进行大规模整治,将长江段岸线按生产、生活、生态3大功能,划分为生态保育、生态修复、农业生产、景观娱乐、生产服务5大岸线区,将大大有利于提升武汉水岸线的集约化程度,“这样子做,将从宏观上彻底改善武汉的营商环境,助推武汉高质量发展”。
  有着160多年历史的武青堤,一度被30多座砂场和码头占据,没有路灯,滩涂杂乱,就是个“荒滩子”。而如今,这里被打造成了整个长江岸线上的首个生态缓坡公园,生态人文景观一应俱全。


  3月21日,从空中俯瞰晴川桥至长江、汉江交汇处一带,整治后的沿江带看着整洁大气。记者 胡冬冬 摄
  曾经的汉江水面,晴川桥至长丰桥一带,常年停泊着近百艘用于居住的趸船、水泥船和木船,居住着一个特殊的群落——“水上人家”。他们的存在,本质上也是一个“城市与人”协调发展的问题。
  今年2月,最后一位船主撤离“水上人家”。硚口区里领导干部多次上门,解开了他很多心结,他从内心意识到保护长江的好处。他的生活困难,也得到了妥善解决。
  武汉市主要领导在不同场合指出,要想优化港口码头岸线,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就要做好一个个民生工程、民心工程,从根本上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天上地下,水岸同治,武汉的改变尽在“一盘棋”
  武汉对城市天际线的整治,近一年前就开始了。
  2018年7月,全市召开专门的“户外广告门面招牌规范提质会”,发出拆除违法户外广告的集结令。截至去年最后一天,广告招牌共清理26000多块,其中大型广告9000多块,包括78根大立柱广告、各类LED屏、三面翻的各种楼顶广告、单位楼顶标识。


  解放大道沿线楼顶广告牌拆除后,露出最美天际线。记者刘斌 摄
  如今,武汉中心城区功能区户外广告基本清零,内环、二环和三环的楼顶几乎见不到广告。而且可喜的是,这些大都是人们主动配合,主动拆除。地面与立面并进、天空和地表同推,不到一年时间,武汉亮出最美天际线:
  从黄鹤楼俯瞰鹦鹉洲长江大桥和汉阳街面,整个视野线条流畅,色彩亮眼;解放大道一望通透无余,惠济路门面改造后规范整洁;中山大道民众乐园一带,门面招牌与各色建筑融为一体,夜幕下的现代景观经典悦目;沙湖大桥周边天际线干净清爽,岳家嘴新大楼的落地招牌深具现代感……


  鹦鹉洲长江大桥夜景
  当然,这一切都是“进行时”,武汉的改变仍在致密有力的散点式推进过程中。从天际线到水岸线,从南湖攻坚、龟山整治到拆并码头,让花海、江水、桥梁、楼宇相得益彰,这座城市正统筹“一盘棋”,一张蓝图干到底。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武汉市委副书记、市长周先旺强调,千万不能满足于眼前一时的成效而沾沾自喜,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城市建设与发展,每个部位每个环节都要“看高一点、看重一点”,步步为营、久久为功。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武汉永不止步。


  栏目撰文:华智超 郑汝可 刘功虎
  戳这里看往期报道
  【编辑:朱艳琳】
  (作者:华智超 郑汝可 刘功虎)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