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鹰滑出停机坪
相对于昼间飞行训练,夜间尤其是下半夜进行飞行训练,更有利于机群抓住有利时机利用夜幕掩护实施渗透突袭、低空突防、跨区机动等战术行动,实战意义较大。但由于下半夜人的身体进入深度疲劳期,对精神、体力消耗大,容易引发困乏、错觉,加上由于光线不良、视线受阻,飞行员在空中判断和观察目标的准确性变差,对飞行技能和空降空投的准确性都是不小的考验。
战鹰归巢,官兵们细致检查飞机
“滴!滴!”飞行期间突遇降雨,飞机遇到空中结冰告警,机组迅速启动应急处置预案,打开机载除冰系统,降低飞行高度,调整飞行航线。“沉着冷静是成功处置这起特情的关键。” 飞行大队中队长段旭说,前期他们通过地面模拟演练,加强了针对复杂气象、夜间错觉、偏航、迷航等特情的分析研究,充分解决了技战术难点,制定了详细的处置预案,提高了飞行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
经过长途机动,机群到达指定空域,接连完成识别地面目标、实施模拟空投、迅速机动返场。凌晨5时30分,机群顺利返航。在一周的时间内,该旅出动飞行员100余人次,完成三种机型共计300多小时的夜间飞行训练。切实提高实战化训练质效,夜间全时段作战能力得到有效检验。(通讯员蒋龙 林存勇 张厚政 汪榆兵)
【编辑:付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