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光序曲有个“指路哥” ,变着花样解答游客咨询,周小燕女儿都夸他
2019-05-12 21:15:00 来源: 长江日报


  周小燕女儿张文与驿站保洁员吕田生握手。听涛景区供图
  长江日报融媒体5月12日讯  湖光序曲驿站是东湖绿道上客流量最大的驿站,日常客流量2-3万人次,节假日在5万人次以上。“如果站在广场上不动,一天下来估计要回答上百个问题。”60岁的吕田生是一名驿站保洁员,但他兼职“在线客服”,就像武侠小说里的“扫地僧”一样,总结了一套颇为机智的指路窍门。
  这个吕师傅“蛮灵光” 
  周小燕女儿夸他会咵天
  “师傅,您还记得我吗?去年周小燕的女儿来,遇到过您呀!”5月12日,在湖光序曲驿站与周小燕女儿张文巧遇的地方,长江日报记者又与吕师傅一起“咵天”。
  回忆当天的巧遇,吕田生记忆犹新。去年4月10日,张文及其丈夫斯蒂文访问东湖,在湖光序曲驿站准备乘坐观光车游览绿道。“等车的时候,张文看到这个全副武装的保洁师傅蛮有意思,一手拿着扫帚撮箕,一手给游客指路,说得有板有眼。”听涛景区旅游科工作人员董宇杉回忆,通过介绍,吕师傅知道眼前这位优雅的女士就是周小燕的女儿,他马上就打开了话匣子:“我知道啊!周小燕是我们国家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外国人都称赞她是‘中国夜莺’,她的父亲是‘东湖之父’周苍柏,东湖最早叫海光农圃,就是周老先生捐献给国家的……”听过吕师傅的一席话,张文觉得十分吃惊,也十分高兴,愉快邀请吕师傅合影留念。“外公妈妈的故事,驿站保洁员都知道。东湖处处皆故事,人人都是宣传员,大家一起来讲好东湖故事,传播武汉故事。”张文说。
  “您怎么知道周苍柏一家的故事?”吕师傅告诉记者,最早的时候,他是在听涛景区一带负责保洁,听当地老村民们说的。“我还专门去苍柏园看过呢!周苍柏纪念馆、周小燕纪念馆里都说得很清楚!”吕田生说。
  这个保洁员“有点岔”  
  最喜欢给游客当向导
  吕师傅以前在武钢车间做技工多年,没有旅游行业服务经验。“最开始我只当自己是个保洁员,主要负责清扫路面、清洗垃圾桶、维护道路设备等,埋头干好活就行。”吕田生说。后来被调到东湖绿道湖光序曲驿站负责保洁,这个驿站是绿道人流量最大的驿站。每天很多游客向他咨询,咨询的内容五花八门。“洗手间在哪里?”“观光车售票处在哪里?”“走到九女墩要多久?”“手机掉了去哪里报失?”……久而久之,吕师傅就摸索出了一套妙答窍门。


  吕田生为游客指路。记者刘帅摄
  别看简单的指路,板眼蛮多的!“指路手势蛮有讲究,食指指路显得不礼貌,五指并拢、手臂伸直,可别小看这个动作细节,给人的感觉差别很大的。”吕田生说,如果只伸一只食指指路,很容易让游客觉得你没礼貌,如果语气稍显不耐烦,游客就会认为你态度不好,乱指路,很容易就产生误会、矛盾。湖光序曲驿站主管李多香说,根据吕师傅的经验,他们将“指路手势”传授给每一个驿站一线服务者。
  “最多人问洗手间在哪里?蛮简单的问题,有时回答不好,就容易引起误会。”吕师傅分析说,多数找洗手间的人都心情比较急迫,如果说还要走2分钟,游客往往第一反应就是抱怨:“怎么这么远?”人在抱怨的时候语气肯定不好,有的师傅就会不开心,心想我好心给你指路,你还抱怨我。因此,吕师傅一般都故意把时间说快一点:“1分半钟就到了,走快点1分钟就好,绿道可是五星级厕所,蛮干净。”吕师傅说,这样可以缓解游客紧张烦躁的心情。
  这个同事“胆子肥”
  敢跟外国游客“吹牛”
  因为会咵天,吕师傅还跟不少外地人、外国人交了朋友。驿站主管李多香笑着说:“我们都蛮佩服吕师傅,他胆子大,敢跟外国人讲话,还跟非洲来的游客合影呢!”吕田生回忆说,曾经遇到两男两女非洲游客逛绿道,来问他洗手间在哪里,他当时有点好奇,就主动说“Hello!”通过随行翻译,吕师傅对非洲游客说:“非洲人民和中国人民是好朋友,周恩来总理说过,我们亲如一家。”
  非洲游客听了笑开了花,于是教吕师傅说:“我们国家男厕所就说‘地米’,女厕所就说‘无尾熊’。”
  “我没有魏师傅那样会说,段子张口就来,但我自从来东湖当保洁员,游客询问得多了,就开始有意识的收集东湖故事。下班回家看看历史书,了解东湖的往事。”吕师傅开玩笑地说:“我的故事是现学现卖,都是驿站看到的听到的,驿站就像一个‘小社会’,天天都有故事讲。”
  有两件事令吕田生印象深刻,一是在湖光序曲驿站广场上,有个奶奶站在垃圾箱旁边削苹果,苹果皮直接落在地上。吕田生心里正想着要不要上前劝说。这时奶奶身边的小孙子开口了:“奶奶,老师说不能随地乱丢垃圾,你这样不文明。”奶奶听后赶紧就把苹果皮捡起来丢进垃圾桶。还有一次,他看到一个金发碧眼的女士,手上捏着的碎纸片掉了,她走出好远才发现,又走回去捡起来丢进垃圾桶。吕师傅觉得很感动,就主动上前搭讪,得知女游客是从澳洲悉尼来的。“后来我遇到不讲文明的,就把这两个故事讲给他们听,人家就比较容易听得进去。”吕师傅说。
  吕师傅说,接触的游客多了,也遇到过不文明不讲道理的,但更多的是讲文明素质高的游客,他也从中学到了很多,不知不觉就开始注意要服务好,“真的感觉自己是代表东湖形象的一个窗口,就会更加注意要做好服务。”吕田生说。(记者傅雪婴 刘帅 通讯员须瑛晖)
  【编辑:祝洁】
  (作者:傅雪婴 刘帅)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