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蹲着为患者检查 “半蹲医生”马艳:蹲着离病人更近
2019-05-14 08:41:00 来源: 长江日报

4月29日,市一医院盘龙院区康复治疗中心,马艳察看患者身体恢复情况。 长江日报记者苗剑 摄

23岁的患者张鑫(化名)独立写下“谢谢”两个字。妈妈欣喜若狂:“感谢医生从未放弃。”

张鑫一年前查出患有中枢性脑膜瘤,手术后原本活蹦乱跳的大小伙像一个咿呀学语的婴儿,不仅行动有障碍,连吞咽、写字、握笔这些基本动作都成了大问题。

妈妈带着张鑫辗转来到位于盘龙城的武汉市第一医院康复医学中心(简称康复中心)。从完全不能动弹,到可以提笔写字,一年多下来,眼看着儿子的点滴进步,妈妈看到了希望。

在康复中心里,还有100多个家庭和张鑫妈妈一样在黑暗中守望希望。

今年49岁的科室主任马艳是这场“持久战”中的灵魂人物。张鑫妈妈说,康复科的患者绝大多数都只能卧床或者坐轮椅,为了方便检查和交流,马艳总是半蹲着。

“一次次蹲下来,是为了病人尽快站起来。”马艳无数次交班、查房、鼓励、宽慰,这些旁人觉得很平常的点滴,串联起张鑫们的希望之光。

蹲着的时间比站着的时间长

“现在还发烧吗?”“咳嗽有没有好些?”“感觉右腿更有力了,要加油啊!”

每周一上午的查房时间,是康复中心主任马艳说话最多的时候。这个个子瘦小,声音温柔的女医生,在挨个询问患者身体状况和康复进展的时候,总会半蹲在地上,为他们耐心检查。

“我们的病人比较特殊,多为脑瘫、中风、偏瘫患者。许多人都需要乘坐轮椅,下肢需要经过长时间锻炼才能恢复。”治疗时马艳经常一蹲就是几十分钟,家属过意不去,推把椅子让她坐着,都被她婉拒。

“这样和病人离得更近些。”马艳说,蹲着比坐着离患者踝膝关节和腿部更近,观察时看得更清楚,治疗时效果更好。另外,患者在康复治疗时通常或躺或坐,医生蹲下身子更能让患者感觉自己被尊重。

有些患者家属,刚刚来时叫不出马艳的名字,夸她时总是说“那个老是半蹲着的医生……”久而久之“半蹲医生”成了马艳在病人家属口中的“昵称”。

“马阿姨”陪小病人打“怪兽”

“好的康复治疗一定要保证病人和家属情绪健康。”马艳常常叮嘱科室医生,康复治疗讲究“话疗”和“心疗”,一些患者因长期卧床或者康复进展缓慢,容易陷入抑郁状态,家属也因不堪重负的照顾任务偶有厌烦情绪,这时医护人员需要在中间搭起沟通的桥梁。

两年前,8岁的武汉女孩可可查出患有颅内血管瘤,手术后留下偏瘫后遗症,右手无法握住物品,每迈一步右脚就会不自觉地晃个圈。2017年6月1日,可可与妈妈来到盘龙院区做康复。

马艳专门向同龄的孩子“求教”,找到孩子都喜欢的英雄人物奥特曼。治疗时她告诉可可:“我们向英雄奥特曼学习,马阿姨和你一起打‘怪兽’。”

孩子的右手握不住筷子,治疗时马艳也假装“握不住”,和可可一起比赛谁握的时间长。从最初握住筷子3秒钟,到顺利夹起一颗芸豆,准确放入盒子里,马阿姨陪伴可可打了23个月的“怪兽”。今年9月,她将重返校园,和同龄人一起学习成长。

“半蹲医生”24小时待命

在武汉市第一医院医生们的朋友圈里,马艳是出了名的“拼命三娘”。

医院康复医学中心盘龙院区,距离马艳的家有30多公里,驱车最快也要40分钟。马艳到盘龙院区上班的“标准”打卡时间是7时10分。担任康复医学科主任4年以来,参加7时30分的早班医生、治疗师的交班会,已经成了她的工作习惯。

盘龙院区开放病床有92张,每位患者病情变化细节她都门清。 “她在心里给每个病人都建了档案。”最让科室年轻医生佩服的是马艳的“超强大脑”,即使病人离院一年再回来复诊,马主任还能准确说出病人的情况。

马艳的“超强大脑”源于她还有一个“非标准”工作打卡时间:24小时随时待命。让她和患者在一起的时间格外长。

去年一天凌晨3时,马艳在睡梦中接到一个电话,“一名患者因过量食物返流被吸入肺内,引发了急性呼吸衰竭”。马艳赶回医院参加抢救。刚刚回家,接到病人的求助电话又马上往医院赶,这是马艳的工作常态。

在马艳的带领下,24小时手机不关机,时刻待命成为了康复中心60位医护人员不成文的铁律。 ( 长江日报记者刘晨玮 王恺凝 通讯员严睿 童天玄 )

【编辑:叶子】

(作者:刘晨玮 王恺凝)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