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起源于印度和日本? 中国不答应
2022-08-22 20:50:00 来源: 长江日报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8月22日讯一日三餐,你知道稻米起源于哪里吗?武汉不久前获评“国际湿地城市”,你想过稻米其实也是人与湿地的连接之一吗?8月21日,由桂建芳院士自然科普工作室策划的第三季自然通识课第五课,邀请到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教授、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固定研究员、湿地演化与生态恢复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顾延生主讲。当把时间的纬度拉长到万年,生活在长江中下游的古先民驯化了野生稻,使之成为影响世界的谷物。
  植硅体解开“水稻起源密码”
  水稻的国际姓名从此改英为中
  顾延生教授分享湿地、水稻和文明之间的关系。
  “关于水稻的起源和命名,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西方学者认为水稻的两个亚种——细而长的籼稻和短而圆的粳稻,分别来源于印度和日本,因此它们的国际命名分别是以印度英文名为词根的‘indica’和以日本英文名为词根的‘japonica’。”顾延生讲述,“但这样的认定一直缺乏证据和考古遗址记录。”
  他援引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赵志军研究员1998年发表在期刊《Antiquity》的一篇英文,用水稻稻叶和稻壳中稳定存在的植硅体为解码,在江西万年仙人洞遗址文化层中发现了12000年前的野生稻植硅体和10000年前的栽培稻植硅体,证实了中国古代先民对水稻的驯化活动。此后,在距今10000年前的浙江上山文化遗址,中国科学家发现了栽培稻植硅体化石和掺杂稻壳的陶片,表明长江下游新石器早期古人类已经开始类似刀耕火种的方式进行稻作,同时修建原始村落定居以便管理稻田,使用特定石制工具收获和加工稻谷。顾延生说:“上山文化遗址是公认的、世界上最早的栽培稻遗存之一。著名农业科学家、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还曾题字‘万年上山、世界稻源’。”
  水稻起源于印度和日本?
  中国不答应
  顾延生教授解读水稻如何从长江中下游走向世界。
  这些考古发现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震惊,不仅证实中国的长江中下游地区才是栽培稻发源地,而且籼稻和粳稻的国际命名,也应该从“indica”和“japonica”改为中文拼音“xian”和“geng”。
  现场有观众提问,为何粳的读音标注为“geng”而不是字典里的“jing”?顾延生解释,这是以历史时期以来老百姓的读音习惯而非字典标音为准。不论如何,中国源远流长的稻作文化由此得到国际公认,据推算,全世界现今大约有35亿人以大米为主食。
  躺平是不可能进化的
  水稻驯化从“挺直腰杆”开始
  顾教授分享一棵水稻的漫长进化之路。
  中国古代的“五谷”有两说,一说稻(水稻)、黍(黄米)、稷(高粱)、麦(麦子)、菽(豆),一说麻、黍、稷、麦、菽。总之,水稻并不是一开始就在谷物里地位超然,那是如何一步步脱颖而出,走到北麦南稻的江湖地位呢?
  顾延生表示,这要从长江流域的自然环境说起,“长江流域的水热条件适中,河湖湿地丰富,生物多样性程度高。野生稻喜欢温暖、湿润和光照充足的环境,河湖湿地边分布很多野生稻,古先民很容易发现它。我们的祖先也是不断尝试各种野生植物的果实,最后发现野生稻稻米口感不错、容易携带、产量也高,于是就把野生稻作为重点驯化作物。”
  野生稻可不像如今的栽培稻这么“听话”,它们有的匍匐在地,有的半倒不倒,还动不动就掉粒严重。躺倒的水稻因为与地面接触面积大,产量相对会减少,种子也更容易被水分浸泡,腐烂变质,或被地面动物吃掉,所以古人首先是想把水稻驯化为直立。古人经过数千年的不断驯化和选育,终于让驯化后的栽培稻个个“挺直腰杆”,而且还改掉了掉粒的毛病。
  顾延生收集前人发表成果,综合分析后发现水稻的演化与传播,是在人类行为作用下十分缓慢的进化过程,主要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距今1.5万年到1万年之间,古先民开始进行原始采集、栽培与初步驯化,距今约1万年时,古栽培稻开始出现,但仅是有限传播;第二个阶段在距今1万年到6600年之间,水稻不掉粒性状稳定,开始快速传播到了长江中下游、淮河与黄河流域;第三个阶段为距今6600年到4000年,籼稻和粳稻分化,古先民带着它们的种子开始广泛传播,从长江流域出发,向华南、东南亚、南亚甚至全世界扩散。
  一粒稻米的未来
  是在保护以湿地栖居的我们自己
  自然通识课现场气氛热烈。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边住……”《我的祖国》这句深入人心的歌词,也道出了稻与湿地、湿地与人的水乳交融的关系。
  水稻水稻,稻水相生,良好的湿地环境是稻米生长的基础,顾延生表示,湿地生态退化将带来稻米减产、粮食危机和淡水危机等。水稻的起源与演化历史表明,生态兴则文明兴,当湿地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以湿地栖居的人类,也将难以为继。
  展望未来,水稻与湿地息息相关
  顾教授解答在场观众的问题。
  10000年以来,人类对水稻的驯化从未停歇,袁隆平院士研发的超产量杂交水稻和海水稻是当今人类成功驯化的风标。顾延生表示:“未来一定会出现更好的水稻,而做好这一切,除了不断提高科研水平,还需要保存好野生稻的遗传基因,这也意味着要保护好野生稻野外生长的湿地环境。”
  在历史的长河里,作为长江中游地区的重要城市,武汉也是水稻生产地之一,身处“鱼米之乡”范围内。如今,武汉也在为水稻培育和湿地保护作出积极努力。中国种子生命科学技术中心就在武汉,武汉也正打造“中国种都”新名片。此外,已正式入列“国际湿地城市”的武汉,将在今年11月份代表中国首次承办《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将以“珍爱湿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题,审议公约发展战略性议题,发布《武汉宣言》,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未来作出新的贡献。
  (文|长江日报记者郭可滢 黄亚婷 通讯员赵慧娟 图|长江日报记者李子云)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