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情不结束,增雨不会停”,湖北已实施飞机人工增雨15次
2022-08-25 22:30:00 来源: 长江日报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8月25日讯“飞机在襄阳刘集机场,随时准备向有作业条件的地方飞行。”25日出伏,我省高温范围及强度持续减少,伴随台风外围气流和冷空气到来的还有多云天气及分散性阵雨。湖北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副主任刘剑告诉长江日报记者,目前我省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人员、设备和飞机都随时待命,要抓住一切天气条件进行人工增雨作业。
  全省实施飞机人工增雨15次


  湖北省人工影响天气中心高工付佳正在向增雨飞机装填烟条。通讯员潘彭刚供图
  人工增雨有多种方式:飞机、火箭、高炮及烟炉。其中,飞机直接播撒是最佳方案,可以直接将碘化银等催化剂播入云中预定的部位,具有播撒均匀、作业面积大、影响范围广等优势。刘剑介绍,除我省租用的一架人工增雨作业飞机外,中国气象局还紧急协调一架国家高性能人工增雨作业飞机驰援我省,两架飞机从8月15日开始已飞了15架次来共同协作增雨缓解旱情,“这是这么多年来频次最高、规模最大的人影作业,湖北很多年没有这种旱情了。”
  据了解,从8月15日8时至25日18时,全省实施飞机人工增雨作业15架次,累计飞行时长37.54小时;开展地面人工增雨作业326次,空地作业累计影响面积约31.66万平方公里。在天气系统和人工增雨作业共同影响下,十堰、襄阳、恩施、宜昌、神农架、荆门、随州、孝感、黄冈、黄石、武汉、鄂州、咸宁13市州共1640站出现降雨,其中有701站雨量超过10毫米,334站超过25毫米,有106站达到50毫米以上,6站超100毫米,降雨主要集中在十堰、神农架、襄阳、随州、黄冈、宜昌、咸宁等地。
  人工增雨作业精确到“定点定时定量”
  台风外围气流和弱冷空气共同影响下,全省以多云为主,预报有降雨过程。刘剑表示,未来一段时间适宜进行人工增雨作业,“人工增雨需要满足以下4个条件:1.作业区云系要发展到一定的厚度,这个厚度一般是大于2公里;2.云底高度在2公里以下;3.云区要宽广,面积要达到几十平方公里;4.要有一定的上升气流。只有云中水汽充足,具备降水潜力,我们才有机会通过人工干预的方式向云中输送适量的催化剂,达到降水的目的。因天气系统随时在变,省气象局组织专家每天定时进行视频决策会商,“专家通过分析最新天气资料,对未来天气形势作出预判,对飞机作业和地面作业进行方案设计和调度部署,科学作业、精准作业、安全作业。”
  一旦符合条件,地面人影作业人员和装备将在作业点蹲守,等云层过来条件充分,报空域同意即立刻作业。相对而言,飞机人影作业的条件更为严格,“飞行受环境影响,如果是强对流天气,对飞机起降不利。首先要保证能飞起来,然后再到有利于作业条件的区域进行播撒。”目前我省人影飞机的主降机场是襄阳刘集机场。
  刘剑表示,人影作业不像大家想象的那么简单,随着气象现代化水平的提高,探测能力、预报预测能力的提升,现在的人影作业是非常精准的,“每天会商后发布飞机和地面作业方案,作业点位、发射高度、用弹量、催化剂到云体的哪个部位,都非常清楚,定点定时定量,这才能体现精准作业。”
  “旱情不结束,增雨不会停”
  早在6月,我省人影作业专家已部署人工增雨地面工作,“人工增雨一直是为群众办实事的常态化工作,在自然降水前提下,人为干预使自然降水更多,平时可以满足改善空气质量和生态环保的要求。当时旱情还没这么严重,以地面作业为主。”
  目前我省处于抗旱四级应急响应状态,全省16个市(州)54个县(市)启动抗旱应急响应。8月22日省政府办公厅召开专题会议,对做好近期抗旱人工增雨作业、保秋粮丰收提出了具体要求。其中明确提到,要针对重旱区、久旱区、粮食主产区、人畜饮水困难区重点开展作业。刘剑表示,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全省气象部门将全力以赴、抓抢时机做好人工增雨抗旱工作,“全省弹药库存充足,人员随时待命,要抓住一切天气条件,一旦空域允许就开展作业,旱情不结束,增雨不会停。”25日8时至18时,全省实施飞机人工增雨作业1架次,飞行时长3.2小时,作业覆盖襄阳、随州、孝感、黄冈、黄石、鄂州、咸宁、仙桃、天门、荆门等地;开展地面人工增雨作业2次(神农架、咸宁),空地作业累计影响面积约3.35万平方公里。(长江日报记者王慧纯 通讯员潘彭刚 敖银银)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