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位居民都见事管事,9个老旧小区抱团共享服务
2022-08-26 20:25:00 来源: 长江日报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8月26日讯 26日上午,硚口区宗关街汉西一村的空中花园照常开门,居民赵群星举起橡胶管,为近百盆绿植浇水。楼下,便民服务队队长余章红协助工人在道路两旁安装监控摄像头,并叮嘱巡逻队员姚金枝留意外来人员。小区书画社成员许天俊则忙着准备暑期最后一次少儿公益课。


  汉西一村居民赵群星为空中花园浇水。  长江日报记者万凌 摄
  在只有158户的汉西一村,46位居民组建起6支志愿服务队,将院落打理得井井有条,他们的服务还延伸到其他8个老旧小区。双墩社区党委书记程邯红骄傲地说:“汉西一村的每一位居民都见事管事,实现了共享共治。”
  老旧小区居民自费添置“家当”


  汉西一村志愿者为居民送春联。  程邯红供图
  走进汉西一村,3栋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砖房外墙已经泛黄,但是道路整洁,绿意盎然,车辆停放有序。“因为小区一直没有物业管理,乱停车现象严重,车位严重不足,居民之间矛盾频发。”程邯红介绍,2019年,社区发动片区10名老党员入户征求意见,大多数居民都同意成立自管组管理停车,按照每月100元收取停车管理费,并将其用于小区治安值守、楼道保洁和慰问困难户的支出。


  汉西一村居民的机动车有序停放。 长江日报记者万凌 摄
  长江日报记者看到,由于汉西一村的面积较小,连单元楼门口的空地都被利用起来划停车位。许天俊指着一个略微凸起的圆形水泥印子告诉记者,这里原来是一截老树桩。当时刚好差一个停车位,自管组一时犯了难。租户杨大爷退休前从事园林工作,他仔细观察后建议锯掉树桩增加车位,还主动拿出自家工具动手砍掉树桩。
  “解决了停车问题,小区秩序变好了,邻里之间的关系也和谐了,此后再没有因为停车而发生纠纷。”许天俊说,为防止自己的车堵住其他车辆,有些居民外出时还把车钥匙交给自管组保管,委托他们在必要时帮忙挪车。
  程邯红介绍,上月,一位居民的私家车车窗意外破损,他向片区党支部书记来玉华提议,在小区里安装监控摄像头。社区再次征求全体居民的意见,结果大家都投了赞成票。
  9个老旧小区共享多种服务
  当天,余章红刚送走安装监控摄像头的工人,就开始在小区里巡逻。77岁的独居老人邓秀峰喊住他:“我家的电视机突然没有图像了,你能不能帮我看一下。”余章红二话不说,叫上跟邓奶奶结对帮扶的姚金枝一起上门。经过简单的调试后,电视画面恢复正常,老人笑得合不拢嘴,“女儿叫我过去跟她一起住,但我还是愿意跟你们当街坊,每天都能见面聊天。”
  62岁的余章红是双墩社区出了名的“修理王”,家电、水管、电路、泥瓦,他分分钟就能搞定,而且随叫随到。他还发动其他4名动手能力强的居民组建起一支便民服务队,在服务本小区之余,周边8个老旧小区的居民也经常通过社区给他们“派单”。


  余章红(左一)和巡逻队员姚金枝(左二)上门看望独居老人。 记者万凌 摄
  除了便民服务队,双墩社区9个老旧小区共享的还有各种艺术社团。在汉西一村,一栋三层楼的办公用房里有书画社、舞蹈队、摄影工作室等十余个社团,钥匙都由许天俊保管。
  许天俊告诉记者,仅书画社就集合了周边小区的20多位居民,大家每天按表值班。他的九旬老父亲生前也是书画社的固定成员之一。除了陶冶情操、交朋结友,每年寒暑假,这些文化志愿者都义务教孩子们写字画画。十多年来,社区坚持组织青少年写春联送给空巢独居老人。


  双墩社区开展暑期青少年夏令营。  程邯红供图
  据了解,汉西一村组建了文化社团、关爱帮扶、治安联防、便民维修、调解、护绿等6支志愿服务队,在逸飞社工的指导下开展各种活动,并获得志愿服务积分。
  程邯红介绍,汉西一村现有注册志愿者46人,上至七旬老人,下至7岁儿童,都是小区编外志愿者。“稍后,我们将在其他8个小区复制汉西一村的自治模式,通过社区党委的引领,强化党员带头和社工指导的作用,进而发动广大居民共同参与缔造美好环境,让大家的生活越来越幸福。”
  (长江日报记者万凌 通讯员李放军 詹鸥 沈奕凌)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