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成了!几代一医人梦圆 “三甲”!
2022-08-26 20:25:00 来源: 仙桃日报




  今年的"8·19"中国医师节
  对于市一医人来说
  具有特别的意义


  这是他们创成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后的
  首个医师节


  市一医人有理由 欢庆这一荣耀时刻 这一结果 是几代一医人的梦想 凝聚着1900多名 一医人接续奋斗的心血


  市第一人民医院诞生于1950年代的百废待兴中,从租借镇上的两间房、诊疗简单的头痛脑热起步。70多年中,历经迁建、新建、再建、扩建、整体南迁,终成今日气象。


  548亩的占地面积、2200张核定床位、1600多名专业技术人才、总值3亿元的医疗设备,敞阔庭院、浓阴遍地、满目花草的清新环境,与武大中南医院结成紧密型医联体,延伸、覆盖2538平方公里市域的医共体格局,支撑起全市150万人民的健康幸福,并泽被江汉地区350万群众。




  创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是医院党委
  审时度势、顺势而为、
  主动作为做出的决策


  进入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增长,健康意识、健康需要日益增长,“为医者,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当顺应时代大势。”院党委书记、院长肖兵说,“创‘三甲’最重要的是以‘ 创’促‘进’,促内涵建设,强综合实力,提升服务能力和社会形象,更好地造福于人民。”
  2013年11月29日,市一医整体搬迁,医院环境、医疗设施、人才建设、能力建设登上崭新台阶。南迁之前,市一医召开创“三甲”医院动员大会,正式启动创“三甲”工作。
  2020年5月,第一阶段战“疫”过后,省委领导明确要求“加强疫后双百县级医院能力建设”,市委市政府作出举全市之力,支持市第一人民医院开展“三甲”创建,提升我市医疗服务水平的决策。市委书记罗联峰在市一医调研指导时,要求市一医“加快‘三甲’医院创建步伐,在人才引进、硬件建设、设备投入等方面全力确保三甲创建工作需要。”市长孙道军多次到市一医现场办公,解决难题,“三甲”创建跃上新台阶。




  在市一医人看来,创“三甲”,不仅仅是取得一场大考高分,争来一块牌子,而是以此为契机,补内涵短板,强服务弱项,整体提升医院服务能力、水平、质量。不仅如此,创“三甲”,还是健康仙桃使命担当、民生福祉责任承担,是对接、加快融入武汉都市圈的现实需要,是仙桃建设“两个城市”的重要支撑。


  胸怀全局,系统谋划,一步一个脚印有序推进。
  制定医院创“三甲”实施方案,出台实施细则、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组建评审办、督查组,建立完整的创建工作架构、组织体系、工作机制……从院长到业务院长,从科室主任到全体医护人员,从门诊到医技、到药房、病区,到后勤,个个落实任务,层层压实责任。
  全员参与,全情投入。全院白天忙病人,晚上忙创建;上班时间做业务,下班时间忙“三甲”,培训、演练、专题分享、交流一场接一场;科室评、医院查、专家审、社会考评,应接不暇……创“三甲”成为最重要的“日常”,大家铆足劲、争一流、晒成效、比进步,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形成“人人重视评审、个个学习评审、全员参与评审”的浓厚工作氛围。


  内涵建设成为“重中之重”,“大质控”概念深入人心。常念安全、质量、服务、管理经,健全质量管控体系,落实患者安全目标,狠抓医疗管理,规范医疗行为,持续改进医疗服务质量,医院内涵建设,基础设施、质量管理、专科建设、人才梯队储备、科研教学实践等各方面取得新突破,充分彰显“厚德载道,上善济人”办院理念。
  引入社会评价机制。医院定期、不定期,或“明”或“暗”,或“常规”或“突击”,邀请省里的专家、三甲医院代表、两代表一委员、患者代表等,深入医院各系统、各环节,实地检查、考核,找茬、挑刺,现场打分评判,考察运行状态、达标情况,并纳入绩效考核范围,倒逼规范入心、习惯养成、标准操作。
  精确到每一个场景和数据的精准考量,精确到每一个过程和动作的精准管理,小事入手,细节做起,创建过程进一步规范了医护人员的职业习惯、诊疗行为,以人为本、患者为上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仙桃南城,艳阳高照,沃野平畴,郁郁葱葱。一座现代化的三甲综合医院巍然屹立,支撑起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身心健康。
  2022年年初,市委提出各项工作争先进、争进位、创一流。市第一人民医院争创“三甲”医院的不懈努力和创成“三甲”医院的圆满结果,是仙桃精神的生动体现和“两争一创”的华丽篇章。
  更多新闻
  罗联峰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安排部署这些工作
  “小微权力”怎么管?郑场有招!
  文/全媒记者 易赶帮
  编辑/罗婉婷 责编/邓一凡 终审 /易赶帮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