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届“长江杯之星”最后2位出镜,下届将扩大名额
2022-08-30 14:35:00 来源: 长江日报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8月30日讯 尽管2022长江杯武汉职工足球赛核心赛事8人制决赛尚未开打、冠亚军悬念依在,但“长江杯之星”的遴选活动却随着本期最后两位选手的出镜,全部尘埃落定。至此,本届“长江杯之星”共推出4批人物专访,评选出13位优秀参赛球队中的“标杆明星”。应广大参赛球队要求,组委会决定从下届开始,“长江杯之星”将扩大遴选范围和名额并组成“大众点评团”,评出年度及各专项“长江杯之星”。


  普仕达净化队10号吕熙。 长江日报城市摄影队张国谟 摄
  普仕达净化队10号吕熙
  国字号退役的“中场节拍器”
  又是一场接近40℃高温下的“恶战”——普仕达净化队和万翔文体队的小组“遭遇战”上,10号吕熙下半场替补上场,那略显浑圆的身材加上39岁的“高龄”,让他实在无法坚持一整场高强度的比赛。
  背身拿球、变向摆脱、眼花缭乱的控球、精准的后场对角长传……让人似乎又看到了吕熙在甲A赛场、身披红桃K战袍时的风采。带球进攻中,单人对位根本抢不到他的球,对手只得实施“双人包夹”战术,方能限制他的进攻。
  那场比赛中,2:2的比分僵持了很久,只见他中场一个抢断,在对手倒地看着裁判要犯规时,经验老到的吕熙,不闻哨声脚就不停,一记身后直传,洞穿对手防线,前锋后插上单刀破门……
  吕熙是本届“长江杯”上为数不多、自带“国字号”光环的球员——据介绍,他18岁进武汉红桃K预备队,曾转战国内多家职业俱乐部。2006年前后改踢室内5人制足球,加入武汉地龙俱乐部,并曾一度入选5人制足球国家队。
  时过境迁,如今吕熙在赛场上速度略慢,但凭借他良好的大局观、清晰的头脑、过硬的“小技术”,仍能始终牢牢掌控场上攻防节奏,被普仕达净化队誉为“中场节拍器”。
  值得一提的是,这位“中场节拍器”在场上却喜好施展“穿裆过人”的绝活。通常每场比赛下来,他要过掉两个以上的对手。吕熙笑称,“节拍”中最精妙的,要数那韵味十足却为数不多的“休止符”。从11人制转战5人制,他俨然是那个最喜欢穿裆过人的“国家级健将运动员”。
  据说,在普仕达平时的野球比赛中,身兼教练和队长的他就喜欢正穿、反穿过人,让对手防不胜防。队内“抢圈游戏”中,他也“乐此不疲”,搞得大伙都夹着裤裆,生怕出糗。队友笑称:穿裆过人是会传染的,如今全队上下都染此“怪癖”。
  2017年,正式入职武汉普仕达净化科技有限公司后,吕熙又多了两个“头衔”——公司总经理助理、普仕达FC(足球俱乐部)运营总监。平时的工作,不仅负责足球俱乐部的日常管理、训练比赛,还要制订公司文体活动计划,参与行政办公会议。
  在他主持下,2018年普仕达展开俱乐部青训计划,还积极投身校园足球培训——与邻近的江汉区大兴第一实验小学,结成一对一“帮扶共建”。
  4年来的公益扶持如今“开花结果”:今年,大兴第一实验小学U9-U10年龄组球队,一路过关斩将,昂首挺进“2034杯足球小将全国总决赛”。


  青春汉阳15号余琮杰。 长江日报城市摄影队湖北精灵 摄
  青春汉阳15号余琮杰
  学成归母校仍是“绿茵少年”
  “过人、过人……射门、射门……”
  “好球!余老师加油!余老师加油!”
  20日晚,武汉全民健身中心足球场,“长江杯”武汉职工足球赛半决赛场外,簇拥着一群扒着铁网如痴如醉呐喊加油的“小球迷”——他们是刚刚在邻场踢完“晚报杯”的五里墩小学U12足球队的队员,他们的体育教师、校队教练余琮杰,此刻正身穿15号球衣,作为青春汉阳队“正印前锋”与劲旅万翔文体队争夺一席决赛席位。
  首次参加“长江杯”的余琮杰,堪称当日武汉全民健身中心的“黑马缔造者”——那边的“晚报杯”上,有他3名学生参赛的华笛U12队挺进决赛;这边的“长江杯”上,他代表的青春汉阳队正赛时间1:1逼平夺冠呼声最高的万翔文体队。虽然在点球大战中以4:5惜败,但他们的表现已是可圈可点。
  赛后,全场不倦奔跑、屡屡给对手制造压力的余琮杰全无失利后的气馁:“‘东方不亮西方亮’,两场半决赛,我的学生赢了,足令我欣慰。”
  15号余琮杰,打小在传统足球学校汉阳五里墩小学接受足球启蒙训练,大学深造于武汉体育学院,专攻足球专业。2015年学成归来,他义无反顾地回到了培养他的汉阳五里墩小学,成为一名体育教师,一心扑在校园足球教练岗位,带出更多“校园之星”——一段足球传承佳话,正在他身上演绎。
  余琮杰个头才1.70米,但是跑位灵活,球性好,速度快,典型的“小快灵”打法,总是让对方后卫又恨又怕。从“长江杯”小组赛一路走来,他场场都有进球,是青春汉阳队这支“黑马”挺进四强的首要功臣。
  “这伢从小球性好,我总鼓励他控好球,三两同龄人很难从他脚下抢断”。现任墨水湖小学副校长的汪涛,曾是余琮杰在五里墩小学踢球时的足球教练。追忆当年这个“小不点”的成长,感慨学成重回母校传承佳话,他说:20年后归来,仍是“绿茵少年”。
  恩师当年的教诲,如今被余琮杰“发扬光大”。学校周一到周五,球队每天都有两小时训练,周末还会集中到区青训基地比赛切磋。一到“黄金周”“小长假”,余琮杰就会把训练用球,分发给队员带回家。他常说的一句话:足球就是你们的“玩具”和“伙伴”,相处时间长了,球性球感自然就上去了。
  结合自身成长特点,他总跟小队员“言传身教”:“天下武功,唯快不破——要相信自己,只要练得勤,总能比别人快半脚!”
  (长江日报记者陆涛 通讯员赵威 吴召华)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