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158家“小巨人”企业入选!专家学者云端会客厅畅聊“专精特新”
2022-09-27 09:10:00 来源: 长江日报
  这个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报告(2022年)》显示,第四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认定通过4328家,数量接近前三批认定企业之和。至此,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认定数量累计已达8997家。
  值得一提的是,在第四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中,武汉共有158家企业入选,总数达到207家,增幅居全国首位。而从总量看,目前超过50%的专精特新企业集聚在东部沿海地区。
  优良的产业生态既离不开大企业的带动,也离不开中小企业的配套支撑。新发展格局下,培育扶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为何格外重要?9月20日,长江日报云端会客厅邀请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学系教授、中山大学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江,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盘和林,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李先军做客直播间,围绕相关话题展开深入讨论。


  3位专家学者做客长江日报云端会客厅。(直播截图)
  “小巨人”都有独门绝技
  长江日报:什么是专精特新?国家为何要大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
  林江:相比以往泛泛谈支持科技型企业,通过设立专精特新标准,可以对企业进行差异化分类和甄别。“专”就是擅长做某个或某些零部件的企业,可以把某个零部件做到极致,需要一定的科技含量;“精”就是精细化,精准围绕某个产品、某一领域、某一条价值链来生产,不是面面俱到、什么都做;“特”就是在商业模式、产品设计、组织结构、运营模式上有特色,显示度比较高;“新”就是在技术、产品和商业模式上是新型的。专、精、特、新,无论在哪一方面,企业能作出应有的成绩,未来都很有发展前途。
  工信部开展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工作,就是把有潜力的企业挖掘出来,在企业成长过程中给予足够多的关注,进一步提升公众认知度,给予配套政策支持,引导企业走得更好。
  盘和林:专精特新是综合性概念,包括技术和产业两个维度。从技术而言,“专精”有工匠精神的意味,“特新”则是更鼓励独门绝技、差异化发展。
  国家鼓励企业走专精特新道路,一方面,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逻辑发生了根本性转变。过去,实体经济主要是走规模化路线,依靠的是低成本的劳动力。现在,我国经济正从量变转向质变,企业正从规模化转向差异化。同时,形成完整的自主可控的产业链是当前经济发展的重要需求。
  另一方面,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从技术趋势看,数字经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正在改变以往的产业结构;从消费趋势看,以前的消费是对一定规模化发展下的工业化产品、标准化产品的需求,现在的消费更多的是对个性化、差异化、高端化、优质化产品的需求。
  总体而言,专精特新本质上就是利用各种技术、创意和实体经济融合的方式来增强我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为我国经济寻求新的发展动能,从整体上推动我国产业结构优化,促进经济结构优化。
  李先军:专精特新概念的提出,从政策上理解,体现了国家对中小企业政策的一些调整和创新。第一,相比传统的普惠性政策,对中小企业的支持更加聚焦、精准,尤其是对具有科技含量、在特定领域有强竞争优势的、特色化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第二,专精特新更多是从产业链的视角来审视市场主体的发展逻辑。
  国家如此重视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也是基于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现实价值新发现的政策结果。第一,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是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工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第四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平均研发强度达到10.3%。无论是在中小企业还是在大企业,这一强度都是非常高的。这些企业掌握了一些核心技术,甚至还是一些前沿性、颠覆性技术的创造者、拥有者。
  第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主体。例如,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先进制造业以及新兴产业领域中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集聚度很高,还包括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中涌现的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这些企业是中国实体经济的重要依托力量,能够保障和提振实体经济。
  第三,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是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有力支撑。与大企业的一个显著区别是,中小企业数量多、分布广。所以,它们在产业链供应链关键环节上具有显著的专业性优势,是破解产业链断点、堵点、弱点的重要主体,在参与制造业强链补链行动以及产业基础再造工程中具有重要价值。
  第四,在新发展格局下,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是提升国内统一大市场建设水平的内在要求。一方面,它们可以聚焦中高端市场供给,实现先进产品和领先技术上的突破,促进产业升级。另一方面,它们可以锚定不断升级的市场需求,满足甚至引领不断升级的市场需求,成为国内消费的重要支撑力量。
  第五,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保障就业、促进经济增长、维系社会稳定、提高民众收入、促进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方面也具有重要价值。
  所以,国家大力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恰逢其时、适逢其会。
  新一批“小巨人”65%发力制造业
  长江日报:第四批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大大扩容,为什么会增加这么多?这个现象背后透露了哪些重要信息?
  盘和林: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扩容是一个价值发现的过程。一方面,“小巨人”企业的名单制定是自上而下的。对于产业、行业的理解,很多时候也是由浅入深的。这说明管理者对我国产业的了解在加深,挖掘了更多具备发展潜力的企业。
  另一方面,很多企业受到之前“小巨人”企业的引导,开始向专精特新方向实现转型。前几批企业虽然数量不多,但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让企业负责人去思考未来的发展路径。名单扩大说明很多企业在当前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专精特新道路,确定了努力方向。
  从公布的第四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看,制造业领域的数量占65%左右。这表明国家进一步明确了激励的方向,我们正处在强链补链的关键节点。
  总体说来,第四批企业数量大大扩容,说明国家已经能更成熟地去评估和筛选专精特新企业进行精准扶持,也是对前三批评估工作的肯定,可以把步子再迈得大一点。未来,不排除第五批企业数量进一步激增的可能。从全国来看,第四批4000多家“小巨人”企业实际上并不多,再加个“0”都是可以的。目前,珠三角、长三角有大量优质中小企业可以进行定向培育。
  林江:首先要厘清的是,国家开展专精特新企业的选拔,不是要评出冠亚军,而是希望有更多优秀企业可以进入名单。
  专精特新企业越来越多、增速越来越快,会有什么好处?第一,尤其在制造业领域,不同门类的企业可以思考在产业链、供应链层面如何形成互动,建立产业联盟,实现强强联合。第二,第四批企业数量大大增加,说明前三批企业的选拔形成了很好的示范和带动效应,让越来越多的企业主动加入遴选,以后会更多。第四批企业数量显著增加,也反映出我国高科技中小企业的前景令人期待,潜力无限。
  同时,还要关注到,未来在专精特新企业遴选标准上是否会发生变化,值得有关部门思考。对于地方政府、行业协会等来说,企业进入专精特新名单以后,怎样让其发挥应有的作用,这是更大的挑战。
  李先军:第四批企业数量的大大扩容,一方面是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必然结果,体现了我国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成效。工信部提供的数据显示,2021年,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每家平均持有的有效发明专利达到15.7项,每家“小巨人”企业人均专利密度达到6%。另一方面,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量持续增长,也是国家支持中小企业政策效果显现的直接结果。
  一些“小巨人”不仅国内领先也能全球领先
  长江日报: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如何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盘和林: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研发强度高,是因为它们往往是集中在某一点投入。原来的综合产业链是把研发投入分布到产业链的很多环节上。俗话说:“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倘若企业掌握了独门绝技,就掌握了整个产业链的主导性。其次,现在越来越强调小规模、大协作。企业越是把研发强度集中在某个点上,就越容易形成创新发展的优势。
  专精特新企业通过技术、创意融合,确立了两条创新的路径。其一是通过技术和现有企业优势结合,创造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完全转向新动能,缔造新的需求。比如近几年的VR、折叠屏等,通过供给来改变需求,以新需求来增添发展动能。其二是以企业现有产业为基础,深耕技术研发,既优化企业管理能力、拓展销售渠道,又通过技术研发来突破技术瓶颈,突破产业链的短板,比如芯片制造、操作系统、生物创新药等。前一条路径是创造新的供应链条,后一条路径则是补足现有供应链条,提高产品自主能力。
  李先军:在一些聚焦的细分市场上,一些中小企业不仅能够形成国内领先优势,也能在全球形成领先优势,这就是强链。比如大疆无人机就是典型,在全球消费类无人机的市场份额达到了65%。
  还有一些中小企业在产业链关键环节提供国产替代,实现补链和固链。比如上海恩捷公司的锂电池隔离膜技术,已经打破国外在这一领域的技术封锁。
  这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产业链细分领域默默耕耘,一般不出现在消费端,更多集中在消费者看不到的工业品或者中间品领域。
  林江:专精特新企业的成长路径,一部分是走技术化道路,一部分是走特色化道路。从小微企业到专精特新,再到行业龙头,这其中有一个很长的过程。如何给予足够多的支持,形成新型的产业链和产业集聚效应,是我们必须关注的。
  武汉新增“小巨人”三成是光电子企业
  长江日报:在专精特新企业的区域布局中,东部沿海城市领先全国。其中有哪些值得借鉴的发展模式和经验?
  盘和林:产业集群发展水平领先、技术成熟度高、数字化基础好,这三方面形成了专精特新企业的生长土壤。
  值得一提的是,在第四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中,武汉的增幅位居全国第一,光电子信息产业占比超过30%,这也印证了这一点。
  专精特新企业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培育方面,各个地区更应当因地制宜,立足于本区域产业的独特竞争力,进一步做深做透。简单概括模式和经验是不切实际的。在培育过程中应当一手扶持产业,一手“掐尖”培育,抓住优势产业中创新力强的企业,发挥好带动引领作用。
  林江:其实,每个地区、每个城市发展专精特新企业都有各自特点。具体来讲,珠三角、长三角是有差异的。“苏南模式”强调“政府搭台、企业唱戏”,这种混合所有制模式在长三角比较明显,发挥了央企、国企的技术领先优势,然后把这种优势外溢到中小民营企业当中。
  珠三角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则大部分来自制造业,基本是依托所在城市的产业特色来发展。比较佛山和东莞的制造业,东莞更偏向于外向型发展,佛山则内外兼顾。这两座城市形成了差异化发展,确立了各自优势。另外,广东地区还有一个独特现象,就是有很多家族企业。这些企业恰好可以把专精特新“小巨人”的选拔机会和上市计划对接,可以改变以往的经营模式,进行股份制改造,改变管理方式,有助于企业走得更加顺畅。
  评上“小巨人”可以提高知名度和市场认可度
  长江日报:中小企业进入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后,可以多大程度上解决“融资难”问题?
  林江:企业在发展中或多或少都需要资本支持。对于中小企业而言,从银行顺利借贷是有门槛的。进入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意味着无论是在行业内还是在社会范围内,这些中小企业都有了更高的显示度,自然更容易受到资本的认可和青睐。可以说,选拔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对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有积极意义。
  但是,成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融资难”,还是要更加关注金融创新的作用。例如,广东自贸区最近几年有一些突破性的创新举措。在供应链金融方面,广东自贸区鼓励银行从产业链角度思考借贷,而不是看具体某一家企业的还款能力。一条产业链上有多家企业,这其中就包括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银行可能因为对这条产业链的链主有信心,所以对链条上的其他企业放贷意愿更高,企业获得融资的机会就更大。
  进一步从上市角度讲,如果能把企业上市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政策结合起来,对解决“融资难”问题是非常有价值的,但这不是很容易。以前,一些中小企业想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是比较难的。北京证券交易所的成立,正好瞄准了专精特新企业的特点,为它们打开了很好的一扇门,让它们找到了突破口。
  北交所未来还应当发挥出更大的作用,要被赋予更深层次的内涵,结合专精特新企业进行制度改革创新,给予专精特新企业更多拥抱资本市场的机会,而不是简单嫁接新三板挂牌企业。
  另外,当前还有大量闲散的民间资本,如何把这些资本吸引到北交所或者“专精特新”板块,让民间资金撬动、激活市场,为专精特新企业融资提供更多解决方案,这是未来我们希望看到的。
  盘和林:金融是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的必备因素或必要因素。
  首先,企业获得真金白银的支持,才能更好地投入创新。其次,无论是上市还是融资、贷款,金融机构都需要更开放、更透明的信息。通过资本市场、金融市场的监管或者约束,可以帮助企业提升治理能力、产业竞争力。
  从实际情况看,上市公司在专业投资机构支持下,获得了很多外部资源,提升了企业治理能力和产业竞争力。
  相比传统企业,排名靠前的专精特新企业的发展逻辑已经改变了,更重视金融的作用。近几年,资本市场的改革力度非常大,包括创业板、科创板的出现,北交所跟中小企业产生更大的关联性等,都是加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
  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在今天也显得特别重要。比如发展数字经济领域的专精特新企业,应当建立一套专门的金融体系,在企业成长期、IPO,包括信贷、风险投资等方面,都有相匹配的政策举措。
  李先军:普惠小微信贷、直接投资、风险投资等的快速发展使中小企业“融资难”得到了有效缓解。然而,解决包括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内的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关键不仅仅在于能不能提供金融产品,还需要关注资金供需匹配过程中的错配和耗散问题。
  对于专精特新企业,可提供一些具备特色和适配性的金融服务,比如投贷联动、供应链金融、智慧金融服务等。另外,从直接融资来说,在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中,要把大量民间资本的积极性发挥出来,引导其投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这不仅有利于支持中小企业和区域经济的创新发展,更能有效保障金融系统安全和稳定。
  (长江日报记者吴曈 常少华)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