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委政法委:筑牢社会治理根基,答好“时代考题”
2022-10-12 09:35:00 来源: 长江日报


  2020年3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武汉市考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时明确指出,要树立“全周期管理”意识,努力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的时代考题。两年多来,武汉市牢记嘱托、抢抓机遇,成功申报第一期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始终坚持把试点创建作为努力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的战略牵引,作为推动强基固本培元,建设更高水平平安武汉、法治武汉的重大契机来抓,高起点谋划、高站位统筹、高水平推进。
  通过两年多的创建,全市政治社会大局更加稳定,基层基础更加扎实,人民群众安全感获得感持续提升。武汉市连续三届获得“长安杯”,连续五次获评“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市”,先后五次在中央政法委创新工作交流会上推介交流经验。
  实施联创共治,构建市域治理“新体系”


  “刘五桥政法先锋队”带领山城村7名党员走进武汉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徐飞 摄
  以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为契机,武汉市加强谋划推进,形成党委领导、多方联创、共建共治的工作体系。在市委平安建设领导小组下,专门成立市域社会治理专项工作组,完善10余项议事规则和运行机制。全市113个市直部门、15个区落实党委(党组)主体责任,构建“横到边、纵到底”的领导体制。173个街道(乡镇)全部配齐街道(乡镇) 政法委员,明确政法委员直接负责试点创建,确保有人抓、有人管、有支撑。
  在深入调研基础上,编制《武汉市社会治理现代化“十四五”规划》,将组织体系、基础建设、保障机制纳入总体规划。配套出台综治中心建设、网格化管理等110余项制度规范,确保试点工作有规可循。
  对标中央政法委印发的市域社会治理试点工作指引,将66项177条任务逐一明确牵头部门和责任单位,纳入全面依法治国和平安建设专项考评。开展试点创建“创新攻坚年”“百日冲刺”行动,目前,177条任务已全部完成。
  防范化解风险,健全维护平安稳定“新机制”


  武汉市洪山警方在商圈开展反诈宣传,提高老年人防诈意识。 罗维舟 摄
  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平安稳定的社会环境,武汉市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作为市域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健全市域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的工作机制,着力化解政治安全、社会治安、社会矛盾、公共安全、网络安全等五类风险。
  “幸好民警及时劝阻,卡里近200万元养老钱保住了!”近日,正准备去银行给骗子转账的宋女士,被民警潘杰上门拦截劝阻,保住了养老钱。
  近年来,市委政法委聚焦群众反映突出的养老诈骗、电信网络诈骗等问题,组织统筹多家单位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形成打击整治合力。在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中,武汉市对存案深挖彻查、对新案加快攻坚,截至今年9月底,共侦破案件692起,打掉犯罪团伙148个,抓获犯罪嫌疑人1596人,逮捕270人,追赃挽损19亿余元。
  与此同时,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持续深入推进,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不断完善,“一社区一警”“一社区一律师”全部配备到位。2022年上半年刑事发案同比下降8.4%,命案发案率低于全国同类城市平均水平。
  为将矛盾风险化解在萌芽状态,武汉市大力推进多元解纷工作。去年,黄陂区姚家集街道村民夏某的儿子在广场玩耍时与他人发生冲突,事后双方父母就赔偿问题协商无果。派出所出警后,考虑到双方都涉及未成年人,遂协调司法所受理组织调解,并邀请“葛天才调解工作室”调解员葛天才参与调解,最终促成双方和解。
  邀请乡贤、退休法官等参与人民调解,武汉市打造“一街一品”品牌调解室130个,推动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等对接联动,构建多部门、多行业协调联动的多元化解纠纷体系,涌现出亢铃、陈立昌、葛天才等一批全国、全省模范调解典型。同时,通过举办“调解工作理论与实践探索”论坛,将已有做法提炼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汲取专家及从业者的意见建议,进一步完善调解制度机制,改进调解方式方法。
  创新治理举措,解决人民群众“新期盼”


  青山区综治中心(矛调中心)工作人员在接待前来办事的群众。
  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武汉市把“五治”融合贯穿市域社会治理始终,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小区架空层乱搭乱建,违建多达11处,网格员多次劝说,居民却并不买账,认为小区公共面积属于自己。武昌区滨湖社区平安合伙人、湖北今天律师事务所律师马红军接到网格员的求助,对照法条,现场说法,对居民开展了一场普法教育,最终大家同意拆除违建。经过整治,原本乱糟糟的架空层变得干净整洁,还新建了两个老年人活动室。
  以平安合伙人为抓手,武昌区滨湖社区充分调动居民力量参与安全隐患排查、纠纷调解、普法宣传等社区平安重点工作,居民投诉件数比高峰时下降八成以上。
  武汉市不断健全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把居民从社区治理的旁观者变成了实打实的参与者,打造出“平安合伙人”“江汉管家”“天天敲门组”等自治品牌,涌现出青山青和居、东湖新城、光谷智苑、江岸百步亭、汉阳江欣苑等一批全国社区治理典型,武汉“红色物业”工作在中央政法委创新交流会上交流经验。
  注重群众舒心生活的同时,武汉市还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市委政法委制定政法机关安商惠企的23条意见,让在汉企业安心发展。
  今年3月,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优化营商环境法治服务中心”正式揭牌,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法院、检察院、公安分局、司法局,以及公证处、仲裁机构、律师事务所等作为常设成员单位入驻。企业有涉法诉求,无需四处跑腿,可在此获得“一站式”服务。
  在市委政法委的统筹下,武汉市政法机关加强协调配合,努力营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运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办案效率;加大追赃挽损力度,合力破解“执行难”问题;落实少捕慎诉慎押司法政策,严格执行涉企行政处罚“三张清单”制度,营造宽严相济的政策环境,助推全市高质量发展。
  推动“多中心合一”,建设多元解纷“新平台”


  江岸区综治中心(矛调中心)工作人员接待前来办事的群众。
  近日,在东西湖区常青花园社区管理办公室,在综治中心智慧大屏幕上,中心工作人员正在更新社区网格员上报的信息。通过搭建社区智慧化指挥平台,社区事务也借由智能化系统,实现了“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办”。
  2020年以来,武汉市深入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规范化建设实体化运行,全覆盖建成市、区、街道(乡镇)、社区(村) 四级综治中心3503个,在综治中心接入指挥调度、视频监控、网格化管理等实战应用平台,形成信息支撑、纵向贯通、横向协同、指挥顺畅的四级体系。
  常青花园三社区书记白宓介绍,社区综治中心完成提档升级,不仅对矛盾调解、法律咨询、心理疏导等资源进行了整合,建立起的社区治理数据中心,让人有归处、物有所属、事有来去,治理更高效。
  “我们真是好运气,能遇到这么耐心的法官,帮我们化解了这起多年纠纷,终于可以把心放下来了!”在江岸区综治中心(社会矛盾纠纷调处中心)法官办公室,两位当事人在一场近4小时的调解后双双握住了承办法官的手,不停地表达着自己的谢意。这起纠纷是当事人直接申请江岸区矛调中心调处的首例相邻关系纠纷,未进入法院诉前、诉讼程序,现已调解成功。
  除纵向的四级贯通,武汉市还将综治中心打造成为多部门入驻,“多中心合一、 一中心多用”的矛盾化解“终点站”。综治中心与矛盾调处中心、网格服务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整合打造,采取“常驻+席位”方式,选派信访、法官、律师等力量入驻办公,形成“调解优先、诉讼断后”的递进式矛盾纠纷分层过滤体系,推动矛盾纠纷一站式接收、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让群众反映诉求、解决问题“只跑一地、只进一门”。
  坚持科技赋能,打造市域治理“新引擎”


  汉阳区龙湖东岸社区,社区群干和下沉党员在小区内巡逻。
  武汉市运用科技手段为市域社会治理引入新范式、创造新工具、构建新模式,推动形成“数据汇合、部门融合、上下贯通、精准高效”的工作格局。推进“雪亮工程”、政法协同办案、“微邻里”等6个智能化重点项目与城市治理深度融合。
  武汉市江岸区塔子湖街道海悦社区大门处,居民打开“湖北健康码”对准闸机口“数字卫兵”终端,随即核验通过。武汉市以科技助力常态化疫情防控,在“四站一场”、64个交通卡口等外防输入重点部位部署“数字卫兵”终端,该终端兼备健康码核验和行程卡采集、中高风险区预警功能,第一时间发现情况异常人员,切实提升卡口技防效能,高效保障重点部位。
  依托大数据平台,武汉市发挥“武汉微邻里”系统直达基层网格的独有优势,助力做好外地来汉人员“落地检”。
  运用信息化手段,下沉服务也更精准。今年6月,结合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的部署要求,市委政法委创新开展“政法先锋进村湾”活动,全市政法系统100支政法先锋队、1298名先锋队员深入到100个基础相对薄弱的村湾,参与平安建设、社会治理和乡村振兴等工作。
  近日,政法先锋喻英辉打开“武汉微邻里”平台,点击“政法先锋进村湾”模块,看到平台向先锋队下派的工作任务:林埠村村民刘老汉与邻居发生矛盾纠纷。队长喻英辉受领任务后,主动与村干部联系,多次深入实地了解相关情况,有力推进问题解决。
  科技赋能、信息支撑,下沉服务从“部门端菜”到“群众点菜”。“武汉微邻里”每天将涉及100个村湾的问题实时推送给先锋队长。另一方面,先锋队在进村湾中发现的问题也能及时上报,汇集研判后将产生新的指令信息,让下沉工作更有针对性。截至今年9月,通过开展“政法先锋进村湾”活动,先后化解矛盾纠纷376件,解决小事实事628件,政法先锋下沉的100个村湾社会治安警情下降34.8%,矛盾纠纷下降37.3%,村湾治理效能得到明显提升。
  (策划:中共武汉市委政法委员会)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