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说新黄冈】我市基层党建工作走向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2022-10-21 10:00:00 来源: 黄冈日报






  编者按 十年奋斗结硕果,砥砺前行新征程。党的十八大以来,黄冈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踔厉奋发,面对战疫战洪战贫等严峻考验,咬定发展不放松,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加快振兴崛起,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为湖北“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贡献了黄冈力量,镌刻非凡印记。
  黄冈日报全媒体推出 “喜迎二十大·数说新黄冈” 专栏,以数字巨变讲述我市各项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敬请关注。
  从“五个基本”到“整县推进”再到“全域提升”
  我市基层党建工作走向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截至2022年6月,全市党的基层组织15807个,其中党委731个、总支部1619个、党支部13457个,党员357122人,覆盖全市10个县(市、区)、4个功能区(产业园区)、127个乡镇(街道),3610个村、316个社区。
  抓好党建是最大的政绩,关键是要夯实基层基础、筑牢保障。我市基层党建工作从“五个基本”,到整县推进支部建设和五年规划,到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再到“红色引领、绿色发展、全域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始终坚定不移抓基层、强基础、固基本,不断深化、拓展、提升,全市基层党建工作实现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全域提升。
  强化政治担当,抓实党建主体责任。牢牢抓住党建责任制,坚持市县乡村四级书记领题抓、问题导向抓、严督实导抓、过程管理抓,以基层党建工作项目清单、责任清单、问题整改通知书为抓手,构建明责、履责、考责、问责的完整链条。
  紧扣新时代特征,加强城市基层社会治理。市委对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进行系统谋划、全面部署,出台“1+1+N”一揽子政策举措,着力做强街道,不断夯实社区,持续做精小区。深化街道管理体制改革,街道平均认领赋权事项235项、权责清单事项73项。向街道调剂划转行政编制37名、事业编制551名,选派46名优秀年轻干部到街道任职。组建社区“大党委”185个、成立2023个小区(网格)功能型党组织、组建楼栋党小组1.6万多个,择优选任“两长四员”10万余人。193名县级领导兼任社区“第一书记”,631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负责人担任社区“大党委”委员。新增社区工作者薪酬保障投入3200万元,改革后其年薪最高7.9万元,人均增长近30%。党建引领小区治理获评全省基层党建工作“十大案例”。
  坚持抓乡促村,大力推进乡村治理促振兴。严格政治标准抓选优配强,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平均年龄分别为44.5岁、36.7岁。深化“培育新青年 振兴新农村”活动,储备35岁以下后备干部10854名。市县共选派第一书记3196人、工作队2408支开展驻村帮扶。落实村级集体经济“消薄”攻坚战资本金8635万元,市财政每年安排村(社区)组织运转经费1.06亿元、乡村振兴衔接资金1.03亿元,所有村集体经济纯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统筹10.9亿元分类分档推进3354个村(社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扩能升级。高标准建设塆组党建“红星之家”12291个,整合项目资金和社会资本超2.5亿元用于人居环境整治、产业帮扶等,推动共同缔造活动走深走实、升级扩面,《光明日报》《湖北日报》先后报道我市共同缔造工作经验。高标准建设14个中央和省级红色美丽村庄,中组部“走进红色美丽村庄”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启动仪式在我市举行,我市相关经验做法在全省交流。
  坚持统筹推进,狠抓各领域基层党建“两个覆盖”。坚持以“党建质量”为核心,深化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统筹推进各领域党建工作。按照“后进赶先进、中间争先进、先进更前进”要求,全面推动“两新”组织、高校、国企、公立医院和中小学校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无论是“五个基本”,还是“三年行动计划”,我市基层党建工作顶层设计与基层支部建设始终紧密相联,基层党建工作创新一如既往、一脉相承、一以贯之、一抓到底,真正做到让党的每一根“神经末梢”强起来、每一个“肌体细胞”活起来。


  《黄冈日报》10月21日1版




  END




  责编:朱家祺|校对:李莹 初审:李奕漫|终审:钱芳
  来源:黄冈日报全媒体(记者朱卫民 刘含芳)
  欢迎关注黄冈日报官方视频号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