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新发现!天门石家河古城周边发掘多个附属聚落
2022-10-21 10:50:00 来源: 天门发布


  //
  近日,从沿江高铁(新建沪渝蓉高铁)湖北段文物保护项目现场获悉,新石器时代考古获重要新发现, 已发掘的多个遗址分布在石家河古城周边约10公里范围内,属与古城密切相关的附属聚落,对于揭示史前复杂社会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沿江高铁湖北段文物保护项目发掘现场科学、规范。(罗雪飞摄)


  天门唐马台遗址史前墓葬与祭祀坑。
  天门石家河遗址是长江中游面积最大、等级最高、延续时间最长的史前聚落遗址,距今6500年至3800年左右,遗址群面积达8平方公里。 石家河古城被认为是长江中游持续千年的文明中心,也是孕育长江文明、中华文明的摇篮之一。


  天门谢家湾遗址出土的新石器时代陶片刻画符号。
  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罗运兵介绍
  此次发掘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分布密集,文化堆积丰富,年代跨度从油子岭文化早期至后石家河文化时期。
  其中,吴家坟头遗址离石家河古城,直线距离不到5公里,其发掘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古城与其周边众多卫星聚落之间社会网格的新案例。
  京山郝家台子遗址为一处环壕聚落遗址,且人工壕沟和自然河流相结合,距石家河城址也不到5公里,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古城外围居民点的形成模式和管理方式。
  唐马台遗址、梅家大湾遗址沿续时间长,较好展示了江汉平原史前文化的繁盛状态和发展过程,为研究石家河都邑化过程提供更加详实的资料。
  边家湾遗址时期,石家河古城城墙已废弃,对于研究石家河遗址聚落结构变迁和文化演变具有重要意义。


  天门梅家大湾遗址红烧土内水稻痕迹。
  此外,唐马台遗址发现的一批陶器,对研究长江中游地区的新石器时期的文明序列,有重要意义,发现的墓葬列罐制度及特殊祭祀习俗,为相关研究提供了一批较为特殊的新材料。吴家坟头遗址相关遗存的发现,为研究油子岭文化早期遗存的谱系与区域聚落形态增添了资料。


  天门梅家大湾遗址出土的明代买地券。
  梅家大湾遗址项目负责人、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李晓杨介绍, 该遗址还发现一批明清墓葬,成片状分布、结构分明,为我省不可多得的研究明清时期墓地布局的素材。
  出土的买地券明确记载“大明国承天府沔阳州景陵县崇造乡黎家大湾”等地名信息,“当地老乡听闻这些熟悉的地名,都非常高兴,为家乡的悠久历史及文化底蕴深感自豪”。


  天门唐马台遗址发掘现场航拍。
  ★ 来源:湖北日报 编辑:尹芳 审核:鄢静 终审:李为学
  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党的二十大代表 天门市委书记易先荣热议报告
  二十大时光|天门市委书记易先荣接受湖北卫视采访
  党的二十大代表 天门市委书记易先荣热议报告
  绘就“人水和谐”生态画卷!天门十年治水成就综述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