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次深入基层的调研走访、协商会议,让“一线协商·共同缔造”行动找到源头活水,一批质量好、水准高的调研成果督促解决了一个个急难愁盼的问题;一场场带头领读学习活动、界别读书座谈的开展,促使委员们将书香落到笔头,形成了资政金点子,“书”写履职议政路……
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以来,500多名市政协委员紧紧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建睿智之言,谋务实之策,发政协之声,提案“成色”越来越足,共提出提案698件,经审查立案667件。截至去年年底,提案已全部办复。提案所提问题或意见建议已经解决或采纳的613件,占提案立案数的91.9%。
回顾“一步一个脚印”的履职路,委员们感叹:“一年来,我们参与其中,与有荣焉。”
160个协商平台送到“寻常百姓家”
“党建”“履职”互为赋能
汉口城市广场商圈附近新建的停车棚。 长江日报记者汪甦 摄
“这里以前没有设计电动车停放点,有的商住公寓楼居民就将车停放楼道,这种安全隐患让人捏把汗。现在好了,新车棚不仅能遮风挡雨,还能扫码充电,真的是安全又便民。”站在汉口城市广场商圈新修的车棚前,居民王毅涛连连称赞。他不知道的是新车棚“诞生”背后的故事。从政协委员下基层走访调研、上报协商议题,再到政协后湖街道联络委开议事会组织多方协商,确定辖区单位出资、开发商出地、物业公司管理的意见,到最终建成投入使用,仅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
江岸区政协后湖街道联络委通过“家在后湖协商厅”的协商议事平台,引导委员“沉”进一线、政协协商“开”进基层,围绕群众关注的急难愁盼问题,积极搭建协商平台,促进问题解决。
这是全市160个街道(乡镇)委员协商议事之家平台的工作缩影。去年,市政协坚持在党的全面领导下,在街道、有条件的社区建立了委员协商议事之家平台,并将498名市政协委员安排到全市各区和相应街道及社区,延伸协商触角,将协商平台送到“寻常百姓家”。
“政协委员下沉,把政协的‘专’和基层的‘实’结合起来,发挥联系广泛、智力密集的优势,彰显基层干部熟悉情况、贴近群众的长处,形成两种治理资源的叠加效应,起到“1+1>2”的治理效果。”市政协委员工作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经过前期实践,探索在协商议事之家建立功能型党支部,将下沉党员委员编入党支部,不仅能发挥党员委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还可以实现“党建”与“履职”的互为赋能。
“越是在基层,党政工作的要事、民生改善的实事、社会治理的难事,与群众切身利益越密切,就越需要在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上双向发力。”该负责人表示,通过政协资源下沉,优势互补,推动问题解决,使党的领导真正延伸到基层“最后一百米”。
据统计,去年市政协从街道(乡镇)、社区收集问题700余个,开展一线协商活动450余场,促进600余个问题得到解决。
与人民需求共振
议政议在点子上
交警在疏导车流竹叶山转盘。 长江日报记者史伟 摄
竹叶山转盘是拆还是留?武珞路限时单行、还是道路严管?……交通出行一直是武汉市民的热门话题。去年,市政协主动回应民生关切,抓住市民出行的痛点和难点,将《关于治理武汉市城区交通拥堵问题的建议案》列为三号建议案。
“交通拥堵治理既是民生实事,也是城市发展大计。这是‘一线协商·共同缔造’行动共性指导议题,更是答好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的时代考题。”在市政协主要负责同志的带领下,先后有52名政协委员奔赴水果湖片区、常青立交及周边、竹叶山立交及周边等点位,开展实地调研。大家就绿化带调整、匝道设施的堵点改造整治工作进行现场协商交流,并督促相关部门深入落实治堵措施,将人民群众的畅行需求转化为“责任清单”。
去年10月20日,在20多次的重点调研和专题协商的基础上,市政协聚焦“治理城区交通拥堵”主题召开了监督性主席会议。7位专家学者以及陈明权等市政协常委、委员从系统治理、区域治理、提升智慧交通水平、改善慢行交通品质等方面与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头脑风暴”的协商讨论。议政议在点子上,会议最终形成15篇高质量建言成果和《关于实施三环线货运分流 缓解城区交通拥堵的建议》等社情民意。
“小到一条斑马线的设置,大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立交改造,不仅是交管部门的工作,还需要群众的广泛参与,让交通管理从‘你’和‘我’变成‘我们’。”市公安局作为建议案主办单位,充分吸纳委员意见建议,交管部门联合长江日报开通“呼叫大队长”系列直播等形式,广泛开展征集“金点子”活动,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收到市民意见建议1万余条,部分治堵建议还被纳入改造方案。目前,35个堵点治理工作一一推进完成,全市道路通行效率提升18.1%,重要节点交通拥堵明显缓解,交通拥堵情况持续改善。
“由每年的政协全会提出建议案,是市政协坚持数十年的探索实践。”市政协提案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三号建议案的办理与“一线协商·共同缔造”紧密结合,从群众关注的难事、想办的实事入手,把交通设施建到市民出行最需要的地方,让交通参与者焕发出“主人翁精神”,形成了交通治理共建共管共享的新格局。
“这也源于委员们与党政工作同频,与人民需求共振,通过积极建言献策、认真履职,架起了市委、市政府与百姓的连心桥。”市政协提案委相关负责人说道。
书香落到笔头
成了资政“金点子”
6月23日,市政协妇联界别成立“芳华读书会”,并开展首次读书交流活动。记者何晓刚 摄
“委员读书不是政协履职工作的‘副产品’‘衍生品’,而是‘主打产品’‘拳头产品’。”去年以来,市政协委员读书群里充盈着满满的学习正能量,从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到读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从“喜迎二十大 干出新样子”到掀起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的高潮,书卷气成为委员最鲜明的气质,书香味成为政协最沁人的味道。
随着“书香政协”建设如火如荼地开展,委员们为资政建言读书、在资政建言中读书,把读书所思所得转化为推进工作的意见建议。读书活动已成为政协委员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凝聚广泛共识的重要平台,学习新本领、促进高效履职的重要阵地。
“学习是人民政协的优良传统,读书是新时代政协委员履职的内在要求。通过读书学习,有针对性开展调研建言,大大提升了协商质量。”市政协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助推“长江高水平保护十大攻坚提升行动”的民主监督过程中,委员认真研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深刻领悟关于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五个关系”,再到赋予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主战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主动脉”“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主力军”的新历史使命;各民主党派等界别分专题开展专项监督和调研,积极建言资政。委员们通过多次的读书交流后,经过深入思考,提出的意见建议立足全局,贴近实际,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与此同时,各类读书活动也成为委员们收集社情民意的“宝库”。委员们深入实际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所思所想,进一步形成相关提案和社情民意信息。
书香落到笔头,变成资政“金点子”;落在心头,化为履职“新动力”。广大政协委员纷纷表示,要努力把读书收获转化为做好政协工作的过硬本领,以党政所需、群众所盼、自身所长为切入点,大力提升履职成果“优质率”和“出产率”,在新时代的履职答卷上书写出人民政协的新样子。
(长江日报记者汪甦 通讯员叶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