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抚育、优化树种、智慧监测——提升森林质量建设绿美黄冈
2023-03-13 10:00:00 来源: 黄冈日报

黄冈,八山一水一分田,典型的山区林业大市,绿色于黄冈是资源优势,更是战略优势,如何精准提升森林质量尤为重要。近年来,我市通过退化林修复、森林抚育、优化树种、重塑林间生态、大数据动态监测等措施,对森林进行精细管护,以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增强森林生态功能。

森林抚育,提升人工林质量

3月7日,在罗田薄刀峰林场工程师余海燕的带领下,记者走向森林深处。

山越高林越密,森林深处的二塆工区,林间杉树紧密相挨,枝条杂乱无章,树冠之间密不透风,林间黑压压一片,林下枯死枝较多,林木生长受限。“这里处于自然保护区的缓冲区,山林从没进行过抚育,林木郁闭度为1,达到最高值,林冠层完全覆盖了地表。”余海燕解释。

跟随余海燕的脚步,往下走到铁林坳工区。一排排杉树树干端直,树形整齐,生长旺盛,阳光爽利地透过树冠,形成一道道光影。余海燕告诉记者,这片杉树林处于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已经进行了3次抚育,经过疏伐,林木郁闭度已经改善到0.7。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薄刀峰林场大量种植杉木,成为湖北省单位面积杉木蓄积量最大的林场。禁伐前,向国家和社会累计提供优质木材42.5万立方米。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出于对绿色的渴望,林场再次大量种植杉木,并且试图通过增加造林密度来提升成活率。“一亩地种了200株左右,有的一个树坑里萌条后长成三棵树”,余海燕说,三棵树争一棵树的养分,要么枯死,要么枝叶稀疏。

余海燕告诉记者,森林抚育工作跟农民种植玉米间苗是一个道理,“为了成活率,种玉米的时候会在每个土坑里放两三粒种子,待幼苗长到一定高度,再根据幼苗的实际生长情况,择优保留生长旺盛的幼苗”。幼树栽植后的生长主要受土壤、水分、气候等环境的影响,而树木生长主要受周围空间和土壤养分等的影响,树木间距太近,会对空间及养分进行争夺。如长时间不进行抚育,林内土壤瘠薄,树木营养不足,会造成树木枯死枝及衰弱木的增加。

森林抚育就是以人为干预的形式,通过清除林内杂草,对林木进行修枝、间伐,减少林木的无益竞争,使林分通透性提高,树种结构、林木密度趋于合理,减少病虫害发生,从而改善森林健康状况,有效提高森林质量。

“幼树生长的前三年,每年要进行一次除草抚育,之后根据立地条件,大概每三到五年左右进行一次疏伐。”余海燕指着铁林坳工区的杉树林说,“这片树林有500亩,从每亩200多株,到现在的每亩80株左右,经历了十几年的抚育过程。”

薄刀峰有近3万亩森林,除了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和缓冲区,实验区的1万多亩林木均进行了间伐抚育。林场里,间伐过的林地阳光灿烂,林下高高矮矮的灌木和草本植物挂着露水、抽着新芽,生机勃勃。

优化树种,改善林间生态系统

阳春三月,万物勃发。

登上黄梅东山白莲峰,云飘雾绕,古寺藏幽,树木苍翠。湿地松、枫香、红叶石楠、栎树、樟树、茶花、梅花、紫薇等树木错落有致,让人心旷神怡。

“以前这里79%以上都是马尾松,由于树种单一,林木生长瘦弱,抵御风倒、雪压、旱灾能力差,遇上大风或雨雪天气就倒掉或者折断,遇上干旱就枯死。”五祖寺风景区旅游林场场长徐天治告诉记者,树种单一,也意味着林分的稳定性差,生态系统脆弱。再加上是马尾松纯林,病虫害更易发生,多种不利因素的叠加,对景区的林木产生了很大的伤害。经过上十年的努力,他们逐步将马尾松的折倒木和枯死木进行清理,对林分和林相进行改造,不仅种上了红叶石楠、樟树、红花玉兰等阔叶树种,培育针阔混交林,还栽种了映山红、茶花、夹竹桃等观赏性花卉,形成多树种、多色彩、林相美、复层异龄林。

什么是林分林相改造?徐天治说,通俗理解,就是通过科学规划、搭配森林的构成树种,进一步优化提升森林的外观。这不仅有利于树林形成错落有致、四季各异的优美景观,通过多种树种的科学组合,也能让森林内部的生态系统变得更加稳定。

在五祖寺沿途的景观林里,红花玉兰、梅树、紫薇树迎风摇曳,婀娜多姿。车行至半山腰,工人们正在一片林子里对红叶石楠进行修整裁枝。“怎么栽种这么密?”记者问到。“这其实是一片绿化林,相当于苗圃,等这些红叶石楠成型后,就作为景观树进行移栽。”徐天治笑着说,以前这里是一片板栗林,基本无产量。林场经过托管合作造林,砍掉了低产的板栗树,种上了绿化景观树种,在提升生态功能、景观功能的同时,还盘活了林场。绿美生态建设与林业经济发展在五祖林场相得益彰。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我市正在积极探索更加精准的实用技术,以提升森林质量。

2006年以来,市林科所参与研究的“湖北大别山低山丘陵区森林植被恢复与质量提升技术推广应用”项目,在红安、浠水、麻城、蕲春、英山等地建立森林植被恢复与质量提升示范基地面积8000亩,示范小流域2个,推广应用面积75万余亩。目前,项目推广地区森林覆盖率平均提高7.2%,单位面积森林蓄积量提升73.1%,水土流失面积减少80%。

智慧监测,实现森林精准管护

跟随徐天治行走林间,他的手机突然响了起来。

“这是森林防火智慧监测平台发出的烟火告警信息,警点位附近的护林员也会在手机上收到同样信息。”徐天治通过与护林员的通话,得知是警点位有人烧杂草,经过处理,明火很快被扑灭,整个应急处置过程仅用半小时。处理完毕后,告警信息销号。

2021年,林场森林防火由过去单一的人防向技防转变,建设了森林防火智慧监测平台,47个探头全天候“侦察”,自动巡视、自动捕捉火源、自动报警提示,监测平台跟工作人员手机联通,可实现随时调度,用5G高科技构筑森林“防火墙”。“我们正在购买无人机进行防火巡航,一旦发生火情,立即利用无人机洒水灭火。”

黄冈森林资源丰富,林业用地面积1155万亩,对这些“绿色家底”的管护已向智慧化转型。通过卫星遥感、无人机监测、“物联网+”、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森林资源管护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

2021年,我市国土绿化实现落地上图,造林绿化任务首次实现带位置上报、带图斑下达。2022年,全市开展了造林绿化空间适宜性评估,经过4个月时间,最终形成了黄冈市造林绿化空间评估数据成果。全市现有适宜造林绿化的图斑63906个,规划造林绿化空间面积87.2万亩,为科学造林奠定了基础。

野生动物是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护生物多样性具有十分主要的作用。根据国家林科院提供的大别山保护区网格化布设的数据点位,我市在保护区内安装了158台红外相机,监测、拍摄区域内野生动物的个体数量、种群分布、生态行为等,成为当前野生动物调查和研究中的重要手段。

“天上有卫星遥感、空中有无人机、山上有视频监控、地上有护林人员巡检。”市林业局局长骆明正说,在全面摸清森林资源本底的基础上,我市构建了天空地人一体化管护体系,全域覆盖的感知网络,打破了数据孤岛,对森林资源全方位进行动态监测,精准提升森林质量,增强森林生态功能。(熊庆萍 李娇刘利南)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