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武汉体育要这么干
2023-03-29 09:35:00 来源: 长江日报

2023年全市体育工作会议于今日召开。2023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之年,也是武汉推进体育强市建设的奋起之年,武汉体育将紧盯“十四五”规划各项目标,转频道,进赛道,加力道,推动体育各领域补短强弱,加快推进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奋力打造新时代英雄城市贡献体育力量。

■ 群众体育 精心打造武汉体育电子地图

武汉马拉松让更多的人感受到“英雄城市”的魅力。

2023年,武汉将加快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实施“2023年全民健身示范工程”,分级分类、统筹推进健身场地设施建设。

——研究推进“体育公园”模式,建成体育公园10个,重点打造1—2个特色鲜明的标志性体育公园,并按照相关政策做好各级体育公园建设的财政补助申报;

——新建街道(乡镇)运动健身中心、美丽乡村文体广场、社区室外健身广场、社区智慧共享健身中心30个;

——推进武汉全民健身中心二期建设;

——加快整理体育用地和可利用城市土地资源,深度谋划体育民生领域“补短板”行动计划,积极策划重大体育场馆设施建设项目,推进区级公共体育场馆设施补短板项目建设;

——进一步加大公共体育场馆免费、低收费开放力度,实现市、区两级体育部门所属体育场馆低免开放全覆盖;

——针对群众“健身去哪儿”等类似疑难问题,抓紧建立统一的咨询服务平台,精心打造“武汉体育电子地图”,将健身场馆设施、体育赛事活动、体育市场主体、社会培训机构、体育组织等场景一体化展现,一键式解决群众健身的相关问题,使我市“12分钟健身圈”功能落地见效;

——推进“五项五进”深入延伸,组织全民健身公益服务活动300场次,进一步提高健身人数比例;

——加强市、区、街道(乡镇)、社区(村)四级全民健身组织网络骨干队伍专项技能业务培训,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素质能力,全年培训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5000人;

——加强市、区两级国民体质监测中心建设,积极推进国家级社区运动健康中心武汉试点工作,促进国民体质监测与科学健身指导有机结合;

——以国家、省、市重大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为引领,坚持办好市、区全民健身运动会,支持各区打造“一区一品”特色体育赛事活动,全市全年举办各级各类人群全民健身活动1200场次;

——研究制定《武汉市社会体育活动资助管理办法》,引导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举办全民健身赛事活动。

■ 竞技体育 着眼长远进一步提升综合实力

今年,武汉竞技体育将以“抓训练、夺金牌”为目标,建立“系统发力、紧盯训练,抓好协调、统筹资源,相互配合、共同支撑”的新型竞技体育训练备战机制,探索竞技体育实现新周期战略目标的可行之路。

——强化系统周期谋划,重点谋划武汉竞技体育中长期发展规划,持续为备战全运会、亚运会、奥运会培养储备后备人才,努力为“奥运争光”贡献武汉力量;

——各优势项目要瞄准2024年巴黎奥运会、2028年洛杉矶奥运会,制定实施具体可行的发展规划和计划;

——坚持重点项目强金战略与长远科学均衡发展相结合,根据传统优势、苗子厚度和地域特点,科学分析研判项目布局;

——抓紧完善竞技体育组织架构,加快优化训练项目布局设置,优先巩固发展重点优势项目;

——更加积极地向省运动队输送优秀运动员,大力协调推进运动队省市联办、省队市办,坚持将人才培养成长规律与科学训练技术方法有机结合,抓紧抓实运动队训练工作;

——探索科学训练模式,加快建设训练、康复、数据分析、心理辅导为一体的复合型训练团队,重点打造“训、科、医、教、服”一体化高质量训练基地;

——完善优秀运动队伍激励机制,加大高水平教练员、科研人才、管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

——加强职业体育发展规划引导,围绕足球、篮球、网球、乒乓球等社会关注度高、深受群众喜爱的重点项目,探索培育一批竞技水平高、声誉效益好的职业体育俱乐部。

——支持马术、电子竞技、冰球、击剑等运动项目俱乐部发展壮大。

■ 青少年体育 不断夯实巩固后备人才基础

体育夏令营为武汉青少年“解锁”新技能。

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将于今年举行,武汉将以积极备战参赛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为契机,持续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不断巩固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基础。

——统筹发挥市区资源力量,重点打造“汗动青春、营在江城”青少年体育夏令营,为2万名中小学生免费开展12天运动技能培训,为全市中小学生提供30天免费游泳服务;

——综合考虑项目开展、师资配备、大赛成绩等因素,进一步明确各区及少儿体校重点项目,形成市区上下对接、一体发展的项目布局,夯实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基础;

——市直属运动队要进一步扩大运动员选材范围,各区要进一步加大优秀苗子输送力度;

——各区要坚持“强保障、厚根基、优结构、提质量”,推进体教深度融合,持续抓好少儿体校建设改革,加强后备人才基地、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建设;

——持续完善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努力搭建“推动普及、促进提高、选拔精英、导向明确”的市、区、校三级青少年体育竞赛活动平台;

——继续办好市青少年运动会,发挥竞赛杠杆作用,检验训练效果,提升运动能力,促进人才培养;

——积极组队参加省运会后续比赛和全省年度青少年锦标赛。

■ 体育产业 创新驱动让体育市场火起来

武汉渡江节把“大江大湖大武汉”推向世界。

坚持创新驱动、融合发展,加快形成市场主体活跃、产品供给丰富、体育消费旺盛、带动作用明显的体育产业发展格局,让体育市场火起来。

——今年4月,武汉将首次举办“武汉体育消费周”,创新办好武汉体育消费博览会、体育招商大会、体育与城市发展峰会等系列活动,发放武汉体育消费券1000万元,吹响武汉体育产业创新发展冲锋号;

——在省体育局大力支持下,力争首届中国体育消费博览会落地武汉,积极吸引世界级企业和项目落户武汉;

——压实属地责任,全面抓实对经营高危体育项目、体育类校外培训机构等重点领域的监管,营造安全有序的产业发展环境;

——支持各区结合区域优势,挖掘户外运动、水上运动、汽摩运动、航空运动、赛马运动、智能体育等项目特色,打造体育产业园区,形成“一区一园”。

——各区体育产业及产业园区建设发展应当加强跨界深度融合,发挥优势,打造集体育、旅游、文化、商贸、休闲、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业态融合互动,功能复合多元,运行高效集约的体育综合体。

——发挥高校、科研和工业基础的优势,引导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搭建体育产业科技创新平台,构建产品研发、新业态培育、消费场景供给、大数据分析等体育创新体系,实现传统体育制造业的提质升级。

(长江日报记者高崇成 张琳 通讯员邹彬 徐珂 摄影:长江日报记者喻志勇)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