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为人民群众提供“家门口”的优质服务和精细管理?面对群众需求,我市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搭建网格化智慧服务平台,办理民生实事,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
在泰丰街道社会治理中心,可视化、远程化、智能化的监控平台接入公安“天网”系统,24小时对辖区内交通要道、人员密集场所进行监控。
“请您把摊位摆放到合适位置,这个地方不能占道经营。”4月12日下午,泰丰街道社会治理中心通过“天网”工程平台监测到泰丰路盛世龙城门口有流动摊贩占道经营,随即联系街道执法中心工作人员进行管理。
泰丰街道社会治理中心整合市委政法委“雪亮工程”共享平台视频指挥、网格化治理、指挥中心、阳光信访、司法行政等信息系统,并推动相关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社会治理数据的共享共用。每周将汇聚的社会矛盾纠纷类信息数据进行分类,及时上报泰丰党委、政府领导决策,推动中心工作高效运转,提升社会治理精度。同时,利用“大数据+网格化+民情日记+平安同心室”的工作机制,构建“一站式受理、多部门联动、全链条闭环”的基层社会治理综合体,突出资源整合,注重数字赋能,着眼问题解决,把工作落到最小治理单元。
“网格虽小,却事关千家万户,我中心坚持以‘微事不出网格、小事不出村社、大事不出街道’为落脚点,依托综治中心智能化信息平台,实现了一线听民声、摸民情、解民忧,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泰丰街道社会治理中心负责人漆艾迪说。
园林街道按照“党建+为民服务”的总体思路,打造基层治理综合服务中心,通过党建引领窗口服务,牢牢抓住满足群众需求、便于群众办事的重心,着力提升优质便民服务平台。
走进园林街道基层治理综合服务中心,市场监管、综合服务等窗口依次排开。前来办理业务的群众络绎不绝,工作人员耐心地为群众讲解办事流程,引导群众有序进入大厅办理业务,充分展示了服务大厅“规范、便民、高效”的形象。
近日,江汉艺术职业学院学生曹侑汐在该中心办理完异地身份证后,向办证民警连连道谢。“我是江职的学生,前段时间身份证不慎遗失了。之前一直以为要回家乡办理身份证,没想到现在异地就可以办理。”曹侑汐说,办理中,民警热心地带她采集照片、录取指纹信息,10分钟就完成了身份证办理。
据悉,园林街道基层治理综合服务中心对外可办事项有310项,涉及公安、市场监管、综合(卫健、民政、人社医保、林业、农业、自然资源)等类别。根据园林街道实际情况,分设了物业管理和市长热线窗口,线下直观受理群众民生诉求,受到群众好评。
便民服务大厅的核心就是“服务”,主要体现在服务环境和服务能力上。园林街道便民服务中心主任杨朝科介绍,在服务环境方面,大厅购置了叫号器,设立了自助服务区及帮办导办岗位,方便群众现场办结;在服务能力上,要求工作人员内炼素质、外树形象,让人人成为业务上的“多面手”,同事之间的“好帮手”。同时把群众来窗口办事当成是自己来办事,通过提倡换位思考的想法,不断提升服务质量。
近年来,潜江围绕提升社会治理精细化、规范化、现代化目标,扎实推进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通过精细编织“小网格”,激发基层社会“大治理”,有效夯实社会平安之基,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接下来,我市将进一步理顺网格化工作体系,完善网格化运行机制,推进网格服务管理全面覆盖、服务管理能力全面提高、基层基础工作全面夯实,为提升我市基层社会治理效能、建设更高水平平安潜江提供基础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