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地铁口从3公里到874米,耗时从半小时缩短到十分钟。政协委员步行丈量小区离地铁口最近的出入口,打通居民出行的“最后一公里”。
一年多来,洪山区珞南街道联络委组织区政协委员深入相国花园027小区,开展“一线协商·共同缔造”行动,与群众面对面与民意零距离,助力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前不久,政协委员还协调给新开设的南门安装了智能门禁。“现在不仅出行方便了,连门禁都高大上了,必须手动点赞。”居民们说。
测量后门离地铁口最短距离
政协委员多次步行踏勘
4月25日,长江日报记者实地走访,从地铁7号线瑞安街站到相国花园027小区南门,导航显示步行10分钟不到900米。
“以前没开通这个门的时候,我们搭地铁要从雄楚大道的东门出行,得绕一大圈,步行要花半个钟头。”小区居民梁阿姨告诉记者,小区建于2008年,是个有年头的老旧小区。2018年随着地铁7号线的开通,小区居民的出行多了一种选择,但同时大家也“吐槽”现有的两个门都距离地铁口太远,出行不便。
南门入口处。 记者汪甦 摄
“只有走进群众,才能把真正的问题找出来。”去年以来,洪山区珞南街道联络委积极开展“一线协商·共同缔造”行动,组织区政协委员下沉社区,搭建专门协商平台,建立专事协商规则,提升专职协商效能,助推基层社会治理。
“小区已经有两个门了,还开不开后门?”“开后门是好事,要离地铁近,要安全更要便捷,设在哪里最合适?”“小区南边有个城中村,打开后门会不会有治安隐患?”“紧挨着后门的就是车道,还有个火车道口,来来往往的会增加安全风险吧?”……
居民人脸识别进入小区。 记者汪甦 摄
在商量开不开后门的议论中,面对出现的各类问题,街道联络委和社区依托一线协商,把协商会开在小区广场,开进小区微信群。与小区业委会、业主代表们一场场收集民情民意、协调解决问题的协商会开下来,也让政协委员、物业经理、社区党支部委员们更加有底。
区政协委员周林和小区物业经理蔡丰、社区党支部委员宋新军等人多次实地勘察,反复测算通过小区各出口前往地铁站的实际距离与耗时。从3公里、1500米、1000米、900米……最终确定距离地铁口874米处开设小区南门是最优的出行方案。
“作为政协委员,必须把身子沉下去,才能更好地了解基层的呼声,才能把群众的需求找准找深找实。”周林说。
以前反对的居民连声称赞
自发当“监工”
小区南门。 记者汪甦 摄
在小区南门,记者现场看到,入口处竖立着“小区出口 注意行人的蓝色醒目标识。居民通过V型过道,拾级而上。台阶是分级的,每六到七个台阶就设有一段平缓路台。台阶两侧是镂空的不锈钢栏杆,进口处是一个闸口式的智能门禁。在门禁的右上方,记者发现还有一卷黄色的遮帘。
小区智能门禁处上方的布帘为居民遮阳。 记者汪甦 摄
“这样的设计,背后也有故事哩。”社区党支部委员宋新军饶有兴致地介绍道,楼梯如果连续到底,坡度太高,不方便小区的老年人和小孩出行;两侧拆除了原先的实心围墙,做成镂空栏杆,是为了居民出门时能看得到来往的车辆,增强出行安全性。
“人脸识别的门禁还是周林委员自掏腰包购置的。这满满的贴心细节,让以前不同意开门的居民都赞同了。”物业经理蔡丰说,以前担心有治安隐患和安全风险的居民现在都“真香”了,特别是在南门的施工期间,不少居民自发到场“监工”并提建议,“比如说栏杆的材质,他们建议用不锈钢的;铺设砖头时,还会时不时用脚踩踩扎不扎实,把小区的事当成自家的事在关心。”
一线协商办实事
一切以群众满意为“金标准”
“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这是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的基本路径和方法。参与过协商讨论的居民周健身对变了样的小区赞不绝口,“出门买菜方便了,刷脸门禁智能化,事事办进了心坎里,住在这里更舒畅了。”
有事好商量,遇事多商量,一切以群众满意为“金标准”。从相国花园027小区的出行变化中,洪山区政协相关负责人得到启示,“在实践中我们深刻感受到,‘一线协商·共同缔造’的关键在‘共同’,始终发挥委员作用,始终突出群众主体,有效激发群众主人翁意识。借助政协一线协商平台,将协商目标与居民意愿诉求相统一,从房前屋后实事做起,变‘你我’为‘我们’,有效激发社区建设发展内生动力,最终实现美好家园共建共享。”
(长江日报记者汪甦 通讯员丁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