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全市小流域综合治理现场推进会在团风县召开。市委书记李军杰出席并讲话,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工作部署,扎实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试点工作,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
市委副书记、市长刘洁主持。市领导洪再林、李初敏、何飞、荣先国、潘国林、夏志东参加会议。
李军杰指出,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推进和美乡村建设,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把革命老区建设得更好,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重要要求的具体行动,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载体。要坚持以水系为脉络、以问题为导向,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空间,通过流域水环境改善,倒逼产业转型和生产生活方式转变,在该干什么的地方干什么,更好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要坚持以“强基固本、兴村富民”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好山好水、好文化、好物产、好区位等比较优势,加强对内整合、对外开放,着力构建乡村特色产业体系,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实现“生态美、产业强、百姓富”。
李军杰要求,以小流域综合治理为载体,推进和美乡村建设。要选好试点。以小流域为单元进行空间布局,统筹考虑流域特征、资源禀赋、工作基础等,每个县至少确定一个小流域、一定数量的村庄进行试点,积极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要突出特色,深入挖掘每个村庄的个性和特色,因地制宜确定发展方向,形成特色亮点,避免盲目跟风、“千村一面”。要治理环境,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做法,重点抓好农村厕所革命、生活污水和垃圾治理、村庄绿化美化等工作,抓好水、电、路、气、5G网络等基础设施提标升级,系统提升小流域环境品质。要做实产业,依托资源禀赋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加快构建联城带乡的供应链、产业链体系,探索创新农业投融资机制,推动各类要素向农村地区回流。重视品牌建设,着力打造有影响力的区域公共品牌,大力发展农村电商、直播带货等新业态,带动特色农产品走出大山、加入大循环。要提高农村服务和治理水平,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推动教联体、医共体、养老等公共服务体系向和美乡村试点村延伸覆盖,引导群众通过自助、互助、社会捐助等方式,着力解决孤寡老人、留守妇女儿童等群体的现实问题。
李军杰强调,要建立推进机制,强化组织保障,推动小流域综合治理试点工作落地落实。市委市政府加强总体谋划、把准方向路径,主导建立相关体制机制;县市区党委政府要加强统筹,“一把手”切实履行“一线总指挥”职责,统筹做好和美乡村规划、建设、管理各项工作。创新和美乡村建设投融资和运营机制,发挥财政资金和政策性贷款撬动作用,拓宽市场化融资渠道,带动市场主体和群众参与投资建设运营。探索小流域综合治理常态长效机制,建立完善督办考核机制,推动形成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刘洁要求,要坚持试点示范与以点带面有机结合,选好试点流域,科学编制试点工作方案,迅速开展工作,形成压茬推进、统筹推进的治理格局;突出规划引领、问题导向、环境整治和特色发展,坚持小流域综合治理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坚持政府、市场、社会各方面一体发力,加强规划、治理、资金、项目统筹,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吸引市场主体发展富民产业,创新基层治理,确保试点工作有序推进,既为一域增光、又为全局添彩。
会前,与会人员现场观摩了团风县牛车河“乡村客厅”、总路咀镇白坳村、露营基地、杜皮乡东岳村钓场、贾庙乡百丈崖村古民居、贾庙乡牛车河村流域综合治理现场。会上,团风县、白莲河示范区作交流发言。市委常委、副市长荣先国就小流域综合治理和美丽乡村建设试点空间布局作说明,武汉规划研究院有关专家介绍了白莲河流域综合治理和统筹发展规划编制情况。
市直相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各县(市、区)党政主职、政府分管负责同志、乡镇党委书记及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记者汪秀玲)
责任编辑:刘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