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共同缔造”活动中,江岸区委统战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机制建设、阵地创建、示范带动三个方面用力求效,不断完善“五共”平台,积极推进统战工作与基层社会治理深度融合,有效助力“共同缔造”。
以机制建设夯实同心聚智
抓“共同缔造”的工作基础
完善民主协商机制
充分发挥区委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作用,聚焦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形成区委主要领导亲自挂帅、统战部门牵头协调、统战领域多方参与的工作格局,打造上下联通、多方参与的民主协商平台。去年以来,围绕老旧小区改造、城市更新等工作,先后召开专题民主协商会5场、社区联席会议20余场,组织完成咸安坊修缮、保元里改建等项目的调研论证,统战成员和基层群众积极参与民主议事,共谋共商共促发展。
组织召开区委政党协商会,党外人士就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健全建言献策机制
大力开展“深调研、谋实策”活动,制定《建言献策专报制度》,引导统战成员以群众身边的实事小事为切入点,发现上报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去年全年,围绕幼儿园高空抛物、关爱失独老人等群众关切问题,形成专报15期,实现“有建言、有举措、有反馈”的闭环工作模式。
制作建言献策专报, 形成“有建言、有举措、有反馈”闭环工作模式
强化调查研究机制
制定发布涉及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管理、民生保障和社会治理三大领域18项调研选题,引导区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立足江岸实际,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以选题求准、调查求实、论证求精为原则,充分挖掘民生领域问题,形成一批有深度、有见地的调研报告,服务区委区政府决策参考,推动“共同缔造”走深走实。
民革江岸区工委深入大智街道先锋社区开展老旧小区调研工作
以阵地创建撬动同心聚力
抓“共同缔造”的工作杠杆
构建工作管理“一张网”
结合各街道社区优势特色,统筹统一战线资源,完善基层统战组织建设。目前,江岸区已形成由1条国情教育路线、3大新阶基地、11家“党派成员之家”和140家基层统战联络站组成的统战阵地网络,构建了全域覆盖的组织体系。
江岸统战地图
形成重点内容“一张表”
制定重点任务清单,进一步明确街道社区基层统战工作边界、任务划分和重点职责,确保“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一年来,根据清单内容先后开展“罕见病救治”、心理咨询辅导等便民利民活动20余场。同时积极探索社会资本参与模式,引进多家党派社工团体进驻社区,建设儿童之家、老人照护中心,开展嵌入式服务。
区民建联合塔子湖街道尚荣社区打造“同心益事会——雨花敬老”社会服务品牌
选准同心聚力“一班人”
选派17名党外代表人士担任“社区主任助理”,打造“童行暖心”“医卫专科联盟”等一批统一战线服务基层社会治理品牌,先后开展传统文化普及、健康义诊等活动80余场,惠及群众5000余人次。组织“同心律师服务团”深入到企业之中,设立“法律咨询角”和“涉企纠纷诉调对接工作室”,常态化开展法律援助服务。
区民建会员、社区主任助理胡馨予走访慰问辖区单亲困难家庭
以示范带动强化同心聚势
抓“共同缔造”的工作实效
因地制宜推动“小区域”形成“大磁场”
根据部分社区少数民族群众聚集的特点,联合相关部门挂牌设立“红石榴工作站”,安排新疆籍维语翻译人员驻点工作,宣传解读民族政策,协调解决少数民族群众困难,调处涉少数民族矛盾纠纷,助力营造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良好氛围。
联合公安机关挂牌设立“红石榴工作站”,安排新疆籍维语翻译人员驻点工作
拓展途径推动“小空间”产生“大效应”
以“同心网络直播间”为载体,携手园区、新联会企业共同发起公益直播带货帮扶活动,引导网络人士积极参与农产品直播、乡村文化旅游项目宣传推介等。目前,已对接新疆博乐市、石河子市,计划通过电商平台等渠道,助力解决当地农产品滞销难题,帮助群众增收致富。
发起第七期“同心网络直播间”直播带货新疆棉絮,用实际行动支持新疆棉花
精准扶贫推动“小企业”发挥“大作用”
深入开展民营企业家“家国情怀”教育,动员参与光彩事业和公益服务,做到富而有责、回报社会。大力引导民营企业家积极开展“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行动,将企业优势与对口村的实际需求相结合,增强扶贫精准度和针对性,推动村企联建、合作共赢。
辖区民营企业艾格眼科医院走进蔡甸区消泗乡,为留守儿童送去爱心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