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丽玲:用18年青春 把穷社区磨砺成“明星”
2018-09-30 10:15:00 来源: 闽南网

闽南网讯(记者 王惠敏 姚珊红 见习记者 吴圳烽 文/图)曾丽玲,洛江区万安街道万福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泉州高层次人才,社会工作师。从2000年开始,她担任社区主干18年,用十几年如一日的工作实践,生动诠释了社区工作者的平凡与伟大。

2018最美人物候选人曾丽玲

在她眼里,社区工作不仅仅是工作,更是事业。18年来,她深深扎根,让洛江区万安街道万福社区从“一穷二白”到自给自足,再到寻求发展,一路走来,有收获,有辛酸,但她觉得,这一切都值得。

她,就是曾丽玲,洛江区万安街道万福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泉州高层次人才,社会工作师。从2000年开始,她担任社区主干18年,用十几年如一日的工作实践,生动诠释了社区工作者的平凡与伟大。“我是把社区当成自己的家一样经营。”采访中,她多次这样说道。

艰辛创业

把社区当成家经营

改变贫弱境况

到洛江当社区主干之前,曾丽玲曾在晋江市公安局110当简报编辑。2000年,万安开发区在报纸上公开招募居委会负责人,她以第一名成绩成功受聘。那年,她才24岁,是一个充满干劲的小姑娘。

原以为发展中的开发区应该很好,不过,当曾丽玲第一次坐公交前往,看到的是一片农村的场景,草地、田里、平房,还有临时铁皮房,令她印象深刻。她抱着“既来之,则安之”的心态留了下来。“把社区当自己的家,彻底改变现状。”曾丽玲说,刚开始,条件非常差,居委会连办公场所都没有,只是租赁简易店面,经费需自筹,办公用品自带,工资经常无法按时发放。

“必须扎根社区,社区才能发展。”她说,在学校品学兼优的她,在居委会的工作中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发展,由于工作突出,她第二年便任命为洛江区第一个居委会万福居民区党支部书记。从此,她就一直在研究如何发展社区。

当时,洛江万安开发区正起步发展,商品房正大力兴建,曾丽玲和同事抓紧时机,为企业和商户提供多项便民服务,争取得到理解和支持。不过,万事开头难。刚开始接触企业,有的“真的就不给你进去。”曾丽玲说,问明来处后,有些开发商直接以没空回绝她。但她毫不气馁,一次不成,两次、三次……不停地走访,不停地协商,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近50多次的交涉,第一家配套用房终于成功移交,接着第二、第三家也得到移交。为了社区后续发展,曾丽玲向上级借款购买社区用房,为了按拟定计划还款,她绞尽脑汁,除了创新一些代办服务外,与辖区企业开展共驻共建,规范整顿原来脏乱差的夜市,盘活资产,通过一系列的努力,社区终于有了收入,逐步实现自给自足,慢慢起步发展,现在社区居财收入超20万元,固定资产达800多万元。

突破创新

昔日整顿脏乱夜市

如今发展特色商业街

2000年,洛江区万安开发区常住人口1000多人,外来人口达二三万人,邻里纠纷少。社区工作主要集中在发展上,整天跟流动人口打交道。社区内有繁华夜市,但脏乱无章,时常有摊主为占位而引纠纷。曾丽玲和同事就想通过整顿,划行入市,分类经营,规范城市形象,同时增加社区收入。

当时,很多人无统一管理观念,刚开始整顿工作受阻非常大。摊贩从来没缴费过,都不愿意服从统一管理。曾丽玲和同事坚持在晚间加班加点,与商贩沟通,时常请派出所、城建部门帮忙协调。

虽是位20岁出头的姑娘,但曾丽玲充满拼劲,与那些摊贩“拉锯”近两年,最终慢慢使夜市形成规模,群众反映越来越好,摊贩也慢慢服从规定,适应统一管理。这种模式运作了将近10年,直到去年,夜市被取缔,向特色商业街转变。

美食车

如今,万福社区投资50多万元在安泰路、万福街路段打造“特色商业一条街”,第一期共设置特色美食车10部,便民房8座,按饮食、小商品等分类。福建日报新媒体·闽南网(www.mnw.cn)记者在饮食特色街区看到,多部黄色美食车整齐排放着,形成一道靓丽风景。曾丽玲介绍,商业街讲究美观、实用,将汇集来自泉州各县(市、区)的美食,计划打造成洛江品牌,目前正在招商引资。

细致服务

18年坚持服务群众 走访居民商家1.2万多家

作为社区主干,曾丽玲不仅谋发展,抓管理,还坚持服务群众,兢兢业业。18年来,她带头走访居民5000多户、个体经营户7000多家,推行社区治理和倡导志愿服务,直接受益人数3500人,间接受益人数近20000人。

不管是走访企业商家,还是居民群众,曾丽玲都主动上门。企业店面排查、人口清查等一般都加班加点,甚至重大节假日无休。走访虽是社区工作中很小的一部分,但她用很多时间去做。12000多家,18年,平均每天约走访2家,而且并非走过场,还要沟通,了解居民及企业商家意见和建议。社区青少年宫就是她通过了解了居民的心声后计划实施的。

“现在做的就是解决群众的需求,得到了一些好评。”曾丽玲介绍,刚开始,社区青少年宫为家长分忧,无偿服务,反响很好,后来有些家长有培训需求,也愿意付钱,就办了培训班,有写作、绘画、小主持人、围棋、舞蹈等,现开设课程30多门,有学员200多人,以后将更完善。

小区管理也是社区居委会的重要工作之一,曾丽玲在这方面也下了不少功夫。万福社区现有居住小区17个,老旧小区9个,吉源花苑是万福社区第一个小区,居民黄赞成2000年入住该小区,他见证了小区近20年的变化。“她来了,就没离开过,一直为我们服务。”他介绍,曾丽玲常走访小区,对小区管理要求严格,尽量让大家看到干净舒服的小区。多年来,小区内不仅树长高了,卫生、空气质量越来越好,他们住在小区内,感觉很幸福。

万福社区第一个小区——吉源花苑

吉源花苑小区物业负责人王水生也讲到,作为物业负责人,他于2015年4月管理该小区,街道、社区都非常重视,小区面貌改变很大,管理不断完善,物业费收取率达98%。对此,曾丽玲告诉福建日报新媒体·闽南网(www.mnw.cn)记者,小区居住环境与居民生活质量息息相关,如果规范得好,居民会更有满足感,这是社区将继续主抓的重点之一。

据悉,在曾丽玲带领下,万福社区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亮点频现,成为典范,获得了“全国科普示范社区”“福建省社区建设示范单位”等荣誉50多项。她个人也成为福建省巾帼建功标兵、泉州市优秀党务工作者、泉州市优秀社会工作专业人才。

理想社区

和谐美丽有活力

群众有满满幸福感

2017年,泉州五个社区试水“社区营造”,洛江万安街道万福社区是其中一个。曾丽玲介绍,“社区营造”改变了原来政府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通过发动居民、群众、社会组织,共同规划建设社区。这种模式在泉州无先例,需要探索。“我们愿意尝试。”她说,考虑社区发展,需有前瞻性眼光,更要勇于突破探索。

万福社区的营造工作主要以服务营造和文化营造两个维度推进。“服务营造”主要是做好基础公共设施建设和小区空间整治,规范社区秩序,提升社区环境。“文化营造”主要是通过社工引领、义工参与,开展形式多样的“微公益”活动。“社区营造”试点工作成效显著,得到了市里好评。不过,曾丽玲也坦言,做这项工作时压力大,无从参考,无考核标准,都是摸索着做。

那么,曾丽玲想把社区构建成什么样子呢?“当然是理想中的样子,群众和谐,社区发展得很好。”她脱口而出,理想中是想把万福社区打造成和谐美丽,群众有满满幸福感的社区,更有发展潜力,更有活力。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社区将继续办好社区青少年宫、打造社区特色商业街、提升规范小区及物业管理,解决居民群众所需,提升社区形象。

“说句实话,我们社区从‘一穷二白’发展到现在,从零到有,我们一路走来,将近20年,确实是有很多辛酸,当然也收获了很多评价。”曾丽玲说,群众感受到了他们的温暖,也感受到他们的服务,所以虽然辛苦,但也值得。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