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益播报
公益汇
爱心汇
进社区
爆料官
公益咖
武汉慈善
希望工程
武汉残联
创新创业
见义勇为
新闻
娱乐
旅游
武汉晚报
食品安全
法治武汉
退休学堂
首页
>
今日要闻
> 正文
“网红食品”如何红得健康? 监管还需形成合力
2018-11-10 09:03:00
来源: 经济日报
调整字体
分享
经济日报讯 “脏脏茶”“流心蛋糕”“无添加曲奇饼干”……从私房甜品到早茶点心,从夜宵小吃到食补偏方,不知从哪天起,社交网络上出现的各种美食突然流行起来。有的被商家赋予“健康食品”的名头,有的自从被传到网上,特别是被明星转发后,迅速席卷各种社交平台,一夜之间成为爆款。这些从网络上流行起来的“网红食品”真的靠谱吗?
备受消费者追捧
这段时间,身边朋友开始流行买一种网红流心蛋糕,而且都是成箱购入。按照朋友给的信息,记者到电商平台搜索发现,这家店铺销售的网红流心蛋糕,月销量超过2.6万单。网友留言也是褒奖声一片,“入口即化的奶香味,绝对是仙女们的标配”“好吃到让人欲罢不能,根本停不下来”。
网红食品到底有多火?线上如此,线下更是惊人。今年夏天,风头最劲的网红饮品无疑就是“脏脏茶”。有网友爆料,8月底武汉一家新开业的网红茶饮店,每天排队的人都蜿蜒几十米,“粉丝们”顶着太阳排1个多小时队,就是为了喝上一杯当红的“脏脏茶”。
“脏脏茶”就是黑糖珍珠奶茶,黑糖汁在杯中挂壁形成虎纹效果,在抖音和小红书上风靡一时,被很多年轻人昵称为“脏脏茶”。这样靠新奇概念和独特造型取胜的网红单品,最近也频频出“爆款”。号称可以排毒养颜的“椰子灰冰淇淋”、外形完全像毛巾折叠后的“毛巾卷”蛋糕、“新鲜看得见”的透明袋包装牛奶……记者了解发现,这些爆款网红产品,基本上遍布各大城市,且备受年轻人追捧,甚至成为外地游客的打卡点,不远千里,排队几小时,然后“拔草”晒圈,坐收评论点赞。
与此同时,不少国外“网红食品”也漂洋过海来到中国。比如,营养保健品等,其中不乏国内禁止个人携带入境的外来物种。前不久,从德国回国探亲的陈女士就被机场海关人员扣下随身携带风靡欧洲的“网红营养品”奇亚籽。
食品安全问题频现
“网红食品”在让一些美食爱好者趋之若鹜的同时,食品安全问题也屡被曝光。2017年8月份,因含有国家管制药品成分,广东公安部门查处了一款名为“咔哇潮饮”的网红饮料。无独有偶,被追捧的上海当红餐饮品牌“一笼小确幸”,也因食品安全问题从各大餐饮平台消失;热卖的“三只松鼠”一款开心果产品在国家抽检中被检出霉菌超标,超出国家标准1.8倍。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商品与商家的宣传也并不一致,部分商品甚至可能会损害健康。比如,“脏脏茶”含糖量较高,喝多了不利于身体健康;“椰子灰冰淇淋”是因为添加了植物炭黑食用色素,与排毒养颜完全没有关系;透明包装奶也不过是常温奶换了个马甲,不能避光反而容易让牛奶失去风味。
“‘网红食品’既带来红利,也是高危信号。”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钟凯表示,“网红食品”借助资本助推,其规模扩张速度可以超出想象,同时也会将问题放大。比如,“一笼小确幸”的细菌污染、“三只松鼠”的霉菌超标,在小规模运行时或许并不会被发觉,一旦“红”了之后,产能瓶颈可能导致企业放松食品安全管理水平,造成整个供应链条失控。
安全是食品的底线,为何这些“网红食品”能遮蔽众多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基本判断?业内专家表示,这与商家的营销策略有很大关系。一方面“网红食品”用高颜值吸引用户,加上利用朋友圈熟人关系、口碑传播的社交特性,同时发动营销公众号为其背书,刷出存在感;另一方面,“网红食品”一般都打着情怀、文艺、小清醒等招牌,迎合了人们追求新奇、跟风从众的心理。这也导致大多数消费者在选择“网红食品”时,往往会忽视生产厂家、商家的合法资质。
监管还需形成合力
“网红食品不应成为创新的制约,但食品安全的底线不能放松。”钟凯认为,对“网红食品”要有包容的心态,鼓励其创新。同时,也要加强监管,要保护消费者权益,对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对“擦边球”敲打警告,不能允许“网红食品”游离在监管之外。
事实上,对于“网红食品”的网络规定与查处是有法可依的。根据我国《网络食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第九条规定,网络食品经营者应当在网站首页或者经营活动的主页面醒目位置,公示营业执照、许可证件或者备案凭证;第十条规定,网络平台发布的食品信息应当合法有效,内容应当真实准确,不得作虚假宣传和虚假表示,不得涉及疾病预防和治疗功能。然而,对“网红食品”存在的安全风险,监管部门往往鞭长莫及,特别是在微信朋友圈买卖的个人销售行为,具备很强的隐秘性。
消费者在选购“网红食品”时,不要只凭噱头就去购买,要对食品安全信息和经营场所卫生状况多留个心眼。要选择有经营许可证的店家,购买手工食品时,要注意食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保存期。同时,购买食品时,尽量选择有成分标签的食品,尤其要查看配料表中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情况。
对于保健食品的选购,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秘书长刘学聪表示,消费者首先要对保健食品功效和食用目的有一定认知,切勿盲目选购使用。购买时,应仔细查看外包装标签标识相关信息,不要购买标签上没有保健食品批准文号但声称是保健食品的产品。消费者尤其是老年人要特别警惕利用奖品吸引、健康讲座、亲情营销、夸大忽悠等方式销售的产品,避免上当受骗。
从这个意义上说,要想让“网红食品”红得健康,唯有监管部门、商家与消费者形成合力。食品监管部门应当加强监管,严打“黑作坊”摇身一变成“网红”,对不法商家侵入朋友圈的营销行为一查到底,形成震慑作用。在严格有效的监管之下,商家才能真正为消费者负责,在产品质量上多下功夫,切实保证食品安全。此外,消费者还要多一些理性,多一些警惕和防范心理,避免盲目追捧问题“网红食品”。
【编辑:吴蕾】
上一篇:
英国“脱欧”协议或含“爱尔兰海中边界”条款
下一篇:
交通运输部:邮件快件实名收寄管理办法公布
为你推荐
公益播报
公益汇
进社区
长江评论:让志愿者精神成为城市之光
2018-11-10
北京明伦公益基金会参加“一带一路”减贫国际合作论坛
2018-11-10
全国红十字系统第二届众筹扶贫大赛湖北赛区启动仪式暨培训会在汉举行
2018-11-10
质量抽检来了还想“躲猫猫”?2次不开门将被请出市场,还会纳入失信名单
2018-11-10
武汉市低保标准再次提高 城市居民每人每月提至780元
2018-11-10
长江评论:让志愿者精神成为城市之光
2018-11-10
北京明伦公益基金会参加“一带一路”减贫国际合作论坛
2018-11-10
全国红十字系统第二届众筹扶贫大赛湖北赛区启动仪式暨培训会在汉举行
2018-11-10
质量抽检来了还想“躲猫猫”?2次不开门将被请出市场,还会纳入失信名单
2018-11-10
武汉市低保标准再次提高 城市居民每人每月提至780元
2018-11-10
市民文旅大讲堂16日开讲啦 跟你说说旅途中要注意的事
2018-11-10
从今天起,请叫他们“小水杉”,25万武汉军运会志愿者有了昵称
2018-11-10
党纪法规知识竞赛上线“斗鱼”直播,“廉洁宣传”平台多形式新
2018-11-10
10万人次参与 武汉16家图书馆接力"阅读马拉松"
2018-11-10
这堂党纪法规教育课在斗鱼直播 2.7万人线上参与
2018-11-10
BRT各站电梯19时停运,网友建议:晚停半小时
2018-11-10
70多名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走进大悟革命老区
2018-11-10
73个“军体联国家代表队”齐聚武昌,这个迷你“军运会”好燃
2018-11-10
新“瞪羚企业”可获无偿资助,武汉将出台系列措施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2018-11-10
武汉市低保标准再次提高,城市居民每人每月提至780元
2018-11-10
热点推荐
1、400年汉剧焕发新活力 央视戏曲频道专题聚焦首届中国(武汉)汉剧艺术节
2、"中国好人"公交780路司机李福斌:"他让我看到了武汉人的热情与友善"
3、好开心!35名留守儿童游东湖找“课文里的小动物”
4、长江主轴左岸大道极致段全线贯通,6车道,人行道在堤顶,能看江景
5、肤白貌美大长腿!这群白衣天使今天刷屏网络……
6、老公cosplay护士妻子 帮忙招募献血者
7、"国际护士节"前走进武汉特殊病房 看到一群这样的白衣天使
8、巴基斯坦留学生要带“汉派讲解”回家乡
即时新闻
1、铁路用心服务 让旅途更顺心
2、党建引领 共促发展|Transn传神与华英证券联合党建交流会
3、张祥安在全市落实省委巡视反馈意见整改工作动员会上强调 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治担当 扎实做好巡视“后半篇文章” 周东明章松出席
4、张祥安在全市机构改革工作会议上强调 如期高质量完成机构改革任务 为全面建设现代化美好安庆提供有力体制机制保障 周东明章松出席
5、吴锦强调:高质高效抓好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 加快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美丽荆州
6、马鞍山首创水务:筑牢安全屏障 全力做好“五一”供水保障工作
7、市委常委会党纪学习教育读书班举行开班式
8、我市举行二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
武汉
1、湖北武汉新洲区:聚焦科技支撑产业发展 加快推进创新型县(市、区)建设
2、湖北新洲:以科技创新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3、赏菊好时节,武昌区街头菊展邀您共赴菊花盛宴
4、秋意浓情,盛惠感恩:永旺梦乐城武汉江夏一周年庆盛启!
5、2024第4届中国焙烤行业峰会在武汉开幕
6、聆听英雄回声 感受红色魅力!《铁血忠魂忠魂曹官记》在汉首发
7、2024第4届中国焙烤行业峰会将于10月17-18日与在武汉举办
8、广隆蛋挞王武汉旗舰店盛大开业--广府美食,江城绽放
站点地图
网站建设
qq:3403719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