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留学生舞文弄墨秀中国书画,比小编写得好
2018-11-23 08:44:00 来源: 长江日报


  留学生作品 记者杨佳峰 摄
  长江日报融媒体11月22日讯(记者杨佳峰 通讯员翟莉娟)既能用毛笔写出来,还能说出文字深意!今日,在汉留学的“一带一路”沿线42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汇聚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国际学院,通过131幅书画篆刻作品,来展示自己的中文魅力。


  汉娜和她的书法作品 记者杨佳峰 摄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我很喜欢'水滴石穿’几个字,体现了一种锲而不舍的精神。”来自捷克的汉娜就读于地大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学习中文和书法已有8年,这次她书写了“水滴石穿”的条幅参展,受到现场观众肯定。


  阿拉丁和他的书法作品 记者杨佳峰 摄
  “认真做人,说出的话一定要做到,也就是说到做到的意思。”来自印度洋上的岛国——科摩罗的阿拉丁用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向长江日报记者介绍他的作品——“言必信,行必果”6个毛笔大字。他说,为了写好这几个字,他整整花了一周时间练习。“2012年我开始接触中文,练习毛笔书法时,很难控制毛笔,也控制不住墨水大小,但只要用心就会有进步。”
  阿拉丁介绍,他目前正在地大攻读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专业的博士,明年就可以毕业,毕业后他准备回到祖国科摩罗,用在中国学到的技术开采石油。他透露,科摩罗岛屿的周边蕴藏有石油,但是他们国家没有技术力量开采,他很希望改变这一现状。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副校长赖旭龙教授表示,通过研习书画篆刻作品,留学生可以深刻地感受中国传统文化,开拓多元视野,成为传播中国文化的国际使者。
  据悉,这场名为“海内知己·人文合璧”第二届湖北省高校境外学生书画篆刻展2018年5月正式启动,共收到书画篆刻作品210幅,最终定出169幅参展作品,其中,书法作品138幅、篆刻作品15幅、中国画作品16幅。境外学生作品达131幅,他们来自包括印度尼西亚、蒙古、泰国、老挝、巴基斯坦、印度、哈萨克斯坦、捷克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内的42个国家和地区。
  【编辑:朱艳琳】
  (作者:杨佳峰)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