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啥信啥”,济南一老人被骗子轮番忽悠,100万打了水漂!
2018-11-27 17:03:00 来源: 齐鲁网
  花80多万购买各种所谓保健品、收藏品
  期间上当数次仍不醒悟
  然后又有拍卖公司联系
  收取17万多费用后人去楼空
  这连电视剧里都不敢演的剧情
  如今就真实地在济南的王先生身上上演了。
  今年80岁的市民王先生从四年前开始痴迷购买保健品和收藏品,家人极力劝阻却没什么效果,几年来他在这方面累计花费80多万元。就在最近他将收藏品委托济南亚尚公司拍卖,给对方交付17余万元后,公司和相关的业务员突然人间蒸发。
  人家说什么就信什么
  提及身旁这个“犟”老伴以及家中仍留存的保健品和收藏品,79岁的张女士非常无奈。“我始终不明白他为什么会突然迷上保健品和收藏品。”张女士说,退休后,老两口每个月有2万多元的退休工资,本来衣食无忧,可自从老伴着迷保健品后,大把大把的钱犹如打水漂一样,换回来的都是一些“没有保障”的保健品。


  “人家几乎打一次电话,他就信一回,人家说什么他就信什么。”见老伴如此痴迷,张女士和儿子一筹莫展,此前光报警就有两三次。老人的儿子小王告诉记者,有一次他回家的时候恰好看见父亲在收快递,全是保健品,什么羊奶粉、田七粉等,几番劝说无效,他只好报警。
  “民警来了,劝说了父亲,但好了没多久,又开始买。”小王说,考虑到父亲年纪大了,有时自己劝不过只好一走了之。
  保健品热度过后,王先生又迷上了收藏品,家中一个屋子专门用来收藏纪念金币、纪念章等物品。“一套金片好像是7000多元,这里面还有一个金人像,当时花了3000多元买的。”




  记者看到,王先生购买的这些收藏品并不是证书中所写的“金”,实则是铜,只是在表面镀上一层抗氧化的漆而已,而类似羊奶粉、田七粉等保健品甚至连合格证都没有。王先生说,前前后后加起来购买保健品及收藏品共花费80多万。
  接到电话委托拍卖藏品
  就在最近,王先生花大价钱购买的收藏品被一家拍卖公司骗走,这让张女士非常无奈。
  说起委托拍卖收藏品的事,王先生气愤地说,今年7月份,他在家中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说,如果家中有收藏品,可以委托他们进行拍卖,而且价格较高,百分之百可以拍卖出去。


  几天后他与老伴带着收藏品来到位于和谐广场的一家拍卖公司,一名姓张的业务员(以下简称小张)接待了他们。经过一系列估价、鉴定后,双方签订了一份委托拍卖合同,张先生交付了17余万元的费用。“当时一共是18件收藏品,拍卖公司估价总计180余万,合同上盖了章,也留下了小张的电话。”王先生说。
  拍卖公司早已人去楼空
  一个月后,见委托拍卖的收藏品迟迟没有动静,张女士心中起了疑虑,便尝试与公司业务员小张联系。“然而电话就是打不通,人也联系不上。”
  王先生和张女士随后找到公司,却发现早已人去楼空。


  随后,记者来到王先生委托拍卖的公司,公司大门被两把大锁锁上,里面早已人去楼空,“公司也就开了两三个月,今年中秋节放假之后就没开过门,都不知道什么搬走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据物业表示,这家公司搬离后,曾有多位老年人来寻找该公司,但都无果。 随后记者尝试拨打业务员小张的电话,但电话却提示“已暂停服务”。
  张女士告诉记者,她心里十分清楚,17余万元要回来的几率不大,她希望老伴可以引以为戒,迷途知返。“钱要不回来的话就当买个教训,让老伴也警醒一下,希望他不要再对保健品和收藏品执迷不悟。”说到这里,张女士的眼睛忍不住红了。
  看到老伴及家人的无奈,王先生也陷入沉思,“我以后再也不买了,我和老伴辛苦大半辈子了,孩子也成家了,以后多和老伴出去走走,享受一下退休生活。”王先生说。
  【编辑:毕婷】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