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益播报
公益汇
爱心汇
进社区
爆料官
公益咖
武汉慈善
希望工程
武汉残联
创新创业
见义勇为
新闻
娱乐
旅游
武汉晚报
食品安全
法治武汉
退休学堂
首页
>
今日要闻
> 正文
第三代国产骨科手术机器人在湖北完成“首秀”,误差小于0.8毫米
2019-01-23 08:44:00
来源: 长江日报
调整字体
分享
长江日报融媒体1月22日讯未来已来,将至已至。二维影像扫描图像被传输至骨科手术机器人系统,医生在主控屏幕上依据合成图像设计好钉道,在导航下,机械臂将手术工具定位到手术位置,确认无误后安放成功。1月22日,第三代国产骨科手术机器人“天玑”在武汉市第四医院完成首秀,辅助医生完成股骨骨折颈中空钉内固定手术。长江日报记者了解到,这也是湖北省首台骨科手术机器人,武汉市第四医院副院长王俊文教授表示,“它的出现,标志着医院骨科手术迈入智能化、精准化、微创化时代”。
手术现场
机器人精准定位 误差达到亚毫米级
22日下午,形似“独臂侠”的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成为手术团队中的独特一员。患者吴女士几天前不慎摔伤,导致左侧股骨颈骨折,需要手术复位固定,经术前评估,该院骨科专家团队决定采用机器人辅助医生手术。
手术现场,医生先用透视机对患者进行二维影像扫描,图像被同步传输至骨科手术机器人“大脑”系统。医生在主控屏幕上依据合成的图像,设计好三枚钉子的钉道,在光学跟踪系统的导航下,机械臂将手术工具精确定位到手术位置,一次性安放成功。
“打钉子像射击手打靶,任何人也不能保证次次正中靶心。”主刀医生创伤骨科陈明教授介绍,股骨颈骨折内固定的手术属于常规手术,难度不大,但是传统手术依靠医生徒手操作,医生的熟练程度、身体状态都可能导致打进去的螺钉并不在规划位置。他解释,有些部位因为骨骼不规则、太薄,如果打钉子出现误差后,将无法调整,也有手术部位因周围神经、血管太多,一旦实际进钉位置和医生的规划有误差,就可能伤及周围重要神经、血管,造成严重并发症。骨科手术机器人的优势正是精准和稳定,可以让实际与规划的误差小于0.8mm,“指哪打哪,正中靶心,堪称完美!”
手术现场
“独臂侠”上阵 解决骨科手术三大难题
对于传统的骨科手术,手术部位空间小且毗邻重要神经和血管,医生如同在布满管线的黑箱子里进行精细操作,面临着看不见、打不准和不稳定三个难题,人眼无法透视到骨骼的内部结构、实际进钉位置与规划位置出现偏差、人手的稳定性和操作精确度无法百分百准确。
传统手术中,医生可以借助X光射线在术中透视看到骨头,但为了定位准确,患者要反复“吃”射线,而“透视眼”“稳定手”“灵活脑”三合一的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能最大程度保证一次到位。
长江日报记者看到,机器人系统由主控台车、光学跟踪系统和机械臂构成。该院创伤骨科一病区徐海军博士解释,主控电脑是机器人的“大脑”,将规划设想传达给机械臂和光学跟踪系统,光学跟踪系统是机器人的“眼”,机械臂宛如机器人的“手”,这只独臂运动灵活,操作稳定,能达到亚毫米的精度。手术时,医生通过C臂机进行透视,影像传导进入主控系统后,形成手术部位的“三维地图”,医生在图上规划好手术路线,主控电脑将它传达给机械臂和光学跟踪系统,一边指导着光学跟踪系统进行导航,准确指示进钉位置,同时,指挥着机器臂在正确的位置进行精确操作。
有了“独臂侠”的助力,医生同时拥有了具备透视功能的高精度眼和高度稳定的手,从而实现体外精确定位,使螺钉进入骨骼的角度和位置更加准确。
手术现场
更微创、更智能 患者将全方位受益
作为目前世界上唯一能开展四肢、骨盆骨折以及脊柱全节段手术的骨科手术机器人,天玑主要应用于创伤及脊柱骨科手术领域,大大提高手术效率,也有效减少患者的痛苦。
对于严重的骨盆骨折患者来说,因骨盆属于不规则的骨块,骨折后手术困难,钉子难打、调整机会少,还需要钢板帮助固定。手术中,医生需要反复透视确定进钉位置,而在手术前机器人的辅助下,只需要术前规划、术后验证两次成像,一台手术辐射量能降低70%以上。此外,传统骨盆骨折手术,切口可能达到20厘米以上,但使用骨科手术机器人后,伤口可能是几个不到1cm的小孔。如果运用在腰椎、颈椎等神经血管丰富的部位,机器人凭借人手难以企及的精准和稳定,可以避免手术误差伤及血管和神经,手术风险性得以降级。
完成股骨颈骨折螺钉内固定手术,武汉市第四医院副院长王俊文教授的最快记录是7分钟,但他强调,医生的手术技巧与熟练程度需要通过上千台手术经验积累培养,如今,在机器人设备的辅助下,骨科手术可少走弯路,降低失误概率,“机器人将比医生手动操作更加稳定、精准”。在骨科手术机器人的参与下,可以保证复杂手术安全化,常规手术微创化,很多骨科大手术将能实现微创、微损伤。手术时间将缩短一半,效率进一步提高,手术和麻醉风险降低,患者伤口小、出血少、降低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经过计算,接受机器人手术的患者住院时间平均可缩短17.19天,并减少医疗耗材费用,都将让患者大大受益。王俊文说,机器人手术是未来手术发展的趋势之一,借由“独臂侠”之手,今后,医院机器人全年手术量将有望达到500至1000台,并实现稳定增长。(记者刘晨玮 通讯员陈梦圆 荆彤 江维)
【编辑:付豪】
(作者:刘晨玮)
上一篇:
三阳路建成武汉首条垂江绿廊,四季花开一路美景
下一篇:
武汉发展潜力获国际认可,入围这个榜单50强
为你推荐
公益播报
公益汇
进社区
长江评论:让志愿者精神成为城市之光
2019-01-23
北京明伦公益基金会参加“一带一路”减贫国际合作论坛
2019-01-23
全国红十字系统第二届众筹扶贫大赛湖北赛区启动仪式暨培训会在汉举行
2019-01-23
质量抽检来了还想“躲猫猫”?2次不开门将被请出市场,还会纳入失信名单
2019-01-23
武汉市低保标准再次提高 城市居民每人每月提至780元
2019-01-23
长江评论:让志愿者精神成为城市之光
2019-01-23
北京明伦公益基金会参加“一带一路”减贫国际合作论坛
2019-01-23
全国红十字系统第二届众筹扶贫大赛湖北赛区启动仪式暨培训会在汉举行
2019-01-23
质量抽检来了还想“躲猫猫”?2次不开门将被请出市场,还会纳入失信名单
2019-01-23
武汉市低保标准再次提高 城市居民每人每月提至780元
2019-01-23
市民文旅大讲堂16日开讲啦 跟你说说旅途中要注意的事
2019-01-23
从今天起,请叫他们“小水杉”,25万武汉军运会志愿者有了昵称
2019-01-23
党纪法规知识竞赛上线“斗鱼”直播,“廉洁宣传”平台多形式新
2019-01-23
10万人次参与 武汉16家图书馆接力"阅读马拉松"
2019-01-23
这堂党纪法规教育课在斗鱼直播 2.7万人线上参与
2019-01-23
BRT各站电梯19时停运,网友建议:晚停半小时
2019-01-23
70多名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走进大悟革命老区
2019-01-23
73个“军体联国家代表队”齐聚武昌,这个迷你“军运会”好燃
2019-01-23
新“瞪羚企业”可获无偿资助,武汉将出台系列措施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2019-01-23
武汉市低保标准再次提高,城市居民每人每月提至780元
2019-01-23
热点推荐
1、400年汉剧焕发新活力 央视戏曲频道专题聚焦首届中国(武汉)汉剧艺术节
2、"中国好人"公交780路司机李福斌:"他让我看到了武汉人的热情与友善"
3、好开心!35名留守儿童游东湖找“课文里的小动物”
4、长江主轴左岸大道极致段全线贯通,6车道,人行道在堤顶,能看江景
5、肤白貌美大长腿!这群白衣天使今天刷屏网络……
6、老公cosplay护士妻子 帮忙招募献血者
7、"国际护士节"前走进武汉特殊病房 看到一群这样的白衣天使
8、巴基斯坦留学生要带“汉派讲解”回家乡
即时新闻
1、铁路用心服务 让旅途更顺心
2、党建引领 共促发展|Transn传神与华英证券联合党建交流会
3、张祥安在全市落实省委巡视反馈意见整改工作动员会上强调 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治担当 扎实做好巡视“后半篇文章” 周东明章松出席
4、张祥安在全市机构改革工作会议上强调 如期高质量完成机构改革任务 为全面建设现代化美好安庆提供有力体制机制保障 周东明章松出席
5、吴锦强调:高质高效抓好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 加快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美丽荆州
6、马鞍山首创水务:筑牢安全屏障 全力做好“五一”供水保障工作
7、市委常委会党纪学习教育读书班举行开班式
8、我市举行二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
武汉
1、湖北武汉新洲区:聚焦科技支撑产业发展 加快推进创新型县(市、区)建设
2、湖北新洲:以科技创新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3、赏菊好时节,武昌区街头菊展邀您共赴菊花盛宴
4、秋意浓情,盛惠感恩:永旺梦乐城武汉江夏一周年庆盛启!
5、2024第4届中国焙烤行业峰会在武汉开幕
6、聆听英雄回声 感受红色魅力!《铁血忠魂忠魂曹官记》在汉首发
7、2024第4届中国焙烤行业峰会将于10月17-18日与在武汉举办
8、广隆蛋挞王武汉旗舰店盛大开业--广府美食,江城绽放
站点地图
网站建设
qq:3403719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