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益播报
公益汇
爱心汇
进社区
爆料官
公益咖
武汉慈善
希望工程
武汉残联
创新创业
见义勇为
新闻
娱乐
旅游
武汉晚报
食品安全
法治武汉
退休学堂
首页
>
今日要闻
> 正文
鄂栋臣留下“三个一”,曾绘制中国人在南极首张地图,南极大陆从此有了中国地名
2019-02-21 23:43:00
来源: 长江日报
调整字体
分享
2006年4月21日在《南极大冒险》的首映式上,鄂栋臣教授给大家讲述他亲历的南极故事 记者高宝燕 摄
长江日报融媒体2月21日讯(记者李佳)2月21日早上,有“中国极地测绘之父”之誉的鄂栋臣,因病在武大中南医院去世,享年80岁。他是武汉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极地测绘与遥感信息科学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学术带头人。
鄂栋臣是全国唯一一名同时参与中国首次南极考察队建立长城站、中国首次东南极考察队建立中山站、中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队赴北冰洋考察、首次中国北极黄河站建站的科考人员。
鄂栋臣留下了三个一:绘制了中国人在南极的第一张地图;人类历史上首次室内测绘出南极冰面地形;带出一支参加南极科考成果最丰硕的队伍。对于成绩,他曾淡淡地说:“在国家培养下,我能做出这么一点事情,心里很踏实。”
绘制了中国人在南极的第一张地图
2006年4月21日在《南极大冒险》的首映式上,鄂栋臣教授给大家讲述他亲历的南极故事 记者高宝燕 摄
1984年,国家决定在南极建立科学考察站,45岁的鄂栋臣入选中国首次南极考察队。一行人穿过被称为“沉舟墓地”的德雷克海峡后,鄂栋臣和大家一起激动地跑到船头高呼“南极,中国人来了!”
一次,他去卫星观察站看天线,打转时刮起了狂风暴雪,差不多有12级大风,只能趴到雪上,一直爬回来,不敢站起来,因为站不稳。为建码头,他跳入冰冷的海水中,“就跟针刺到身上那样难受”,修好码头,把2000多吨物资运到站上,完全靠人工手搬肩挑,平均每天干20个小时活,因为极度疲劳,经常感到累,“觉得只要停下来,不到一分钟,眼睛马上就会闭上了”。
在南极菲尔德斯半岛南端,鄂栋臣绘制了中国人在南极的第一张地图。在这张草图上,他还把长城站前的这个美丽的海滩命名为长城湾,结束了中国在南极大陆从无命名的历史。之后,他又主持命名300多个中国南极地名,并获得国际认可。
首次南极科考至今,鄂栋臣连续参加了7次南极考察和4次北极考察,两次在国家南极科学考察中荣立二等功,2004年,他在中国首次北极建站考察队中,已是最年长的一员。
人类历史上首次室内测绘出南极冰面地形
鄂栋臣教授站在参与建立的中山站旁
5年前,鄂栋臣因患病减少了工作量,但仍坚持去位于武大的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办公室工作。
“他一直关注国内外极地科学,为我国极地事业出谋划策”,该中心副主任王泽民介绍,“要说他是我们国家最热爱极地测绘事业的人,也不为过。”
去年下半年开始,鄂栋臣语言表达不够流畅了,今年春节过后言语就更少了,“而之前,他一直坚持在国际舞台讲中国极地测绘,面对青年师生讲,面对中小学生讲……”
去年10月,是鄂栋臣最后出现在公众视野中。在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金·约翰·霍曼领衔的三极遥感与全球变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在来自海内外高校和研究机构近百名专家学者见证下,大会对鄂栋臣及其研究团队为中国极地测绘发展作出的贡献给予高度评价。
他在中山站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南极自动验潮站;史无前例地在北冰洋的浮冰上进行绝对重力测量试验并获得成功,探索出符合我国国情的极地测绘制图之路。
为解决我国在南极“无图区”考察冰貌地形图的难题,他组织人员进行技术攻关,发现了卫星遥感冰雪表面辐射强度信息与海拔高度的相关规律,建立了高程反演模型,最终在室内测绘出南极冰面地形,在人类对南极的科考史上堪称首创。
中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中,他首创性地在北冰洋冰上进行绝对重力测量试验获得成功,填补了国际上相关研究领域的空白。
带出一支参加南极科考成果最丰硕的高校队
正在中山站执行中国第35次南极科考任务的武汉大学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15级博士生李冰,通过微信告诉长江日报记者,早上已从国内的师生处获悉此事。这位曾登上央视《大家》栏目的大科学家,在李冰眼中“感觉话不多,很和善”。
对于武大极地测绘力量来说,鄂栋臣已成为“祖师爷一般的存在”。
14年前,鄂栋臣带的博士生张胜凯成为登陆南极内陆最高点的世界第一人,也标志着人类首次确定了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的位置。这一测绘方案是由鄂栋臣部署的。
“我从事的工作后继有人,这才是我最欣慰的。”鄂栋臣生前说。
如今,3次赴南极、2次赴北极的张胜凯,他指导的硕士研究生也已开始赴南极考察。
在作学术报告时,鄂栋臣称自己是“专注于极地测绘科学研究的科技工作者”,告诉青年学者“坚持学术信仰、认真治学研究人类”“成就不会在你玩的时候从天上掉下来”。
在鄂栋臣带领下,我国培养出一支善于顽强拼搏、适合极区环境的南北极科研团队,自1984年中国首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以来,武汉大学参与了中国的历次南极科学考察,累计派出师生110人次,是我国参加南极科学考察时间最早、次数最多、成果最丰硕的高校。
【编辑:符樱】
(作者:李佳)
上一篇:
湖北这次通报表扬,武汉有2名宣讲员3部宣讲作品入选
下一篇:
九天揽月!习近平这样引领航天强国梦
为你推荐
公益播报
公益汇
进社区
长江评论:让志愿者精神成为城市之光
2019-02-21
北京明伦公益基金会参加“一带一路”减贫国际合作论坛
2019-02-21
全国红十字系统第二届众筹扶贫大赛湖北赛区启动仪式暨培训会在汉举行
2019-02-21
质量抽检来了还想“躲猫猫”?2次不开门将被请出市场,还会纳入失信名单
2019-02-21
武汉市低保标准再次提高 城市居民每人每月提至780元
2019-02-21
长江评论:让志愿者精神成为城市之光
2019-02-21
北京明伦公益基金会参加“一带一路”减贫国际合作论坛
2019-02-21
全国红十字系统第二届众筹扶贫大赛湖北赛区启动仪式暨培训会在汉举行
2019-02-21
质量抽检来了还想“躲猫猫”?2次不开门将被请出市场,还会纳入失信名单
2019-02-21
武汉市低保标准再次提高 城市居民每人每月提至780元
2019-02-21
市民文旅大讲堂16日开讲啦 跟你说说旅途中要注意的事
2019-02-21
从今天起,请叫他们“小水杉”,25万武汉军运会志愿者有了昵称
2019-02-21
党纪法规知识竞赛上线“斗鱼”直播,“廉洁宣传”平台多形式新
2019-02-21
10万人次参与 武汉16家图书馆接力"阅读马拉松"
2019-02-21
这堂党纪法规教育课在斗鱼直播 2.7万人线上参与
2019-02-21
BRT各站电梯19时停运,网友建议:晚停半小时
2019-02-21
70多名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走进大悟革命老区
2019-02-21
73个“军体联国家代表队”齐聚武昌,这个迷你“军运会”好燃
2019-02-21
新“瞪羚企业”可获无偿资助,武汉将出台系列措施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2019-02-21
武汉市低保标准再次提高,城市居民每人每月提至780元
2019-02-21
热点推荐
1、400年汉剧焕发新活力 央视戏曲频道专题聚焦首届中国(武汉)汉剧艺术节
2、"中国好人"公交780路司机李福斌:"他让我看到了武汉人的热情与友善"
3、好开心!35名留守儿童游东湖找“课文里的小动物”
4、长江主轴左岸大道极致段全线贯通,6车道,人行道在堤顶,能看江景
5、肤白貌美大长腿!这群白衣天使今天刷屏网络……
6、老公cosplay护士妻子 帮忙招募献血者
7、"国际护士节"前走进武汉特殊病房 看到一群这样的白衣天使
8、巴基斯坦留学生要带“汉派讲解”回家乡
即时新闻
1、铁路用心服务 让旅途更顺心
2、党建引领 共促发展|Transn传神与华英证券联合党建交流会
3、张祥安在全市落实省委巡视反馈意见整改工作动员会上强调 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治担当 扎实做好巡视“后半篇文章” 周东明章松出席
4、张祥安在全市机构改革工作会议上强调 如期高质量完成机构改革任务 为全面建设现代化美好安庆提供有力体制机制保障 周东明章松出席
5、吴锦强调:高质高效抓好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 加快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美丽荆州
6、马鞍山首创水务:筑牢安全屏障 全力做好“五一”供水保障工作
7、市委常委会党纪学习教育读书班举行开班式
8、我市举行二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
武汉
1、湖北武汉新洲区:聚焦科技支撑产业发展 加快推进创新型县(市、区)建设
2、湖北新洲:以科技创新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3、赏菊好时节,武昌区街头菊展邀您共赴菊花盛宴
4、秋意浓情,盛惠感恩:永旺梦乐城武汉江夏一周年庆盛启!
5、2024第4届中国焙烤行业峰会在武汉开幕
6、聆听英雄回声 感受红色魅力!《铁血忠魂忠魂曹官记》在汉首发
7、2024第4届中国焙烤行业峰会将于10月17-18日与在武汉举办
8、广隆蛋挞王武汉旗舰店盛大开业--广府美食,江城绽放
站点地图
网站建设
qq:3403719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