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健康“守护人”为农民撑起“保护伞” 做好“小方便”赢得蔡甸大健康
2018-07-04 15:35:00 来源:长江日报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一个人的健康,关系一个家庭的命运;13亿人的健康,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前途。人人都有梦想,而健康梦是所有梦想的基础。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医改给百姓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也让乡村健康有了质的飞跃。

从建国初期的“赤脚医生”到现在的乡村医生,地处武汉远郊的蔡甸区不仅实现了家庭医生签约,村民身边有了健康守门人,协和托管蔡甸区人民医院,居民享受顶尖诊疗环境和医生,还有异地报销畅通无阻、中医诊所更多了、民营医院长大了,辖区近百名百岁老人颐养天年,逐步形成健康蔡甸宜居之区。

治病救人更要拔掉“穷根”,蔡甸区通过健康扶贫“三个一批”行动,切实减轻农村贫困人口患病就医费用负担,让区内贫困人口看得上病,看得起病,有效解决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

厕所虽小,却浓缩了民生,如厕不再“有味道”,是文明、是健康、更是尊严。蔡甸区“厕所革命”确保年底完成1.1万座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改造工作任务,力争挑战完成1.8万座,让“方便”更方便。

 协和江北医院(蔡甸区人民医院)门诊大厅

阻断“病根”拔“穷根”,治病致富开良方

“感觉还不错,我觉得我都可以出院了。”在协和江北医院(蔡甸区人民医院)的住院部病房里,肝胆外科主任医师陈立波正在查房,和病患有说有笑地聊着他们各自的病情,并现场向年轻的医生讲解症状,凉爽的病房里不再是焦灼的叹息。

“先看病再给钱,没钱还有政府给,医生是协和的名医,这好的机会,就把拖了10年的手术做了。”病患陈太婆说,自从去年协和江北医院开张以来,以前看不起病或者觉得去汉口看病太困难的乡亲们都来了,如今这里是二级医院的价格,三甲医院的水平,民营医院的环境,月子中心的服务,再也不担心生病没钱治了。

据了解,2017年7月5日,协和医院托管蔡甸区人民医院,协和江北医院挂牌,刚满一年,除了比肩协和的硬件条件,更有20多名协和名医进入该院工作,同时聘请近30名学科带头人。曾经接诊量百余人的小医院,如今千余张病床都一席难求。

“双向转诊”机制让医疗资源得以合理配置。“普通手术在我们院就能做,器官移植、开颅这些大手术,就转去协和本院做,术后护理再回来。”陈立波介绍,这一年来,不仅辖区内“慢病”的居民扎堆来诊病,更有汉川、仙桃等邻近区域的病患慕名而来,该院也是大病集中救治定点医院。

协和江北医院(蔡甸区人民医院)

“要减轻农村贫困人口患病就医费用负担,努力让区内贫困人口看得上病,看得起病,有效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在蔡甸区,健康扶贫就是为村民提供身边的看病就医“小方便”。

蔡甸区卫计委组织各街乡卫生院、村医和村计生专干会同帮扶责任人、村两委支部,对贫困人员患病情况、大病慢病等病种分类及因病致贫人员反复摸底排查,精准识别,努力做到“五清三精”。

针对“大病集中救治一批”工作,进一步核实核准了贫困人口患7类病种(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儿童白血病、食管癌、胃癌、结肠癌、直肠癌、终末期肾病)家庭数及患病情况,并为每个符合条件的救治对象建立救治工作台账,进行动态追踪管理,救治一例、销号一例,做到应治尽治,不漏一人。坚持“一病一策、一人一案”原则,根据救治对象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手术救治或后续康复救治工作。同时,确定协和江北医院为全区大病集中救治定点医院。全区“大病集中救治一批”对象共69人,截至目前,大部分癌症患者已在同济、协和、省肿瘤医院进行了手术治疗,在协和江北医院救治的有1名儿童白血病、15名终末期肾病、5名胃癌、2名食管癌、4名直肠癌,另有1 名儿童白血病患者等待上转至区外三级医院治疗。

“慢病签约服务管理一批。”据了解,蔡甸区共组建家庭医生服务团队52支,全区贫困人口12416人,累计签约12102人,签约覆盖率97.47%,基本实现了全区建档立卡的农村贫困人口签约服务全覆盖。

在蔡甸,针对贫困人口,实施住院“先诊疗后付费”优惠政策,夯实“重病兜底保障一批”。自2017年8月起,开始实施健康扶贫住院结算“一站式”服务,由该区财政按人均500元的标准,采取公开招标的形式,与人保公司签订协议,为辖区精准扶贫对象按年度购买兜底补充医疗保险。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采取由定点医疗机构为扶贫对象先行垫付该保险报销费用、中标保险公司年度与定点医疗机构分别结算的模式进行操作,建立了由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大病保险报销、民政直补救助、保险公司兜底补充医疗保险组成的“四位一体”重病报销兜底结算体系,真正实现精准扶贫对象在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基本医疗合规医疗费用“零负担”。

目前,蔡甸区已建立协和江北医院、区中医医院、区妇幼保健院、区血防所、武汉济和医院和12家街乡卫生院“一站式”服务窗口,确保精准扶贫对象在区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就诊实现“一站式”服务全覆盖。

2017年,人保公司赔付扶贫对象2254人,赔付金额401.5万元。今年,为全区12416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购买了医疗保险。截至4月底,各街乡卫生院、协和江北医院、区中医医院和区妇幼保健院共落实“先诊疗后付费”精准扶贫对象881人,医保报销费用2945566.39元,医院垫付费用575612.09元。

亲水平台义诊活动,医生为患者量血压

“便便”不随便,“方便”更方便

物质文明看厨房,精神文明看茅房。“以前,为了不上家里的厕所,回家后就尽量少喝水,如今在家里的卫生间,玩手机是一大乐趣。”蔡甸村民周同学说,童年时,因旱厕木踏板断裂掉进坑里的事件,至今都记忆犹新,所以在“厕所革命”之前,他都是尽量在学校“方便”。

老百姓“内急”让政府真“着急”,蔡甸区急老百姓之所急,让“方便”更方便。

据了解,今年,蔡甸区被列为省“厕所革命”试点区之一。根据摸底调查,该区现有卫生厕所8.19万户,其中:无害化厕所4.6万户。剔除近5年计划拆迁区域外,还需改造无害化厕所3.44万户。截至2018年5月28日,已完成今年农村无害化户厕改厕2100座,下一步将加大改厕推进力度。

“窗明几净,村里的公厕有洋式、中式可选,洗手台前整面墙的妆镜,还有柠檬的果香”。在蔡甸,2016年,索河街乡镇开始普及卫生间到如今,全区各街乡(园区)从实际出发,根据不同经济条件、不同生产生活方式、不同地形地貌组织开展试点工作,树立典型,探索经验,因势利导,逐步推广。

目前,武汉市财政按照厕改户500元的标准进行奖补,蔡甸区财政按800元标准补助,考核验收结束后,一次性核拨。鼓励按照政府补助引导、集体和社会资助、群众自筹相结合的原则,多渠道、多部门、多领域探索筹集改厕资金。

“建好一个、管好一个、用好一个”。蔡甸“厕所革命”中建设的无害化卫生厕所,采取统一设计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引导村民正确使用,专人日常维护,“便便”更方便,卫生间真卫生,实现“新开的厕所天天香”,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作出了努力。

暖心大叔医生,用35年慢慢治“慢病”

“侯医生人很热心,每次看病总是跟我详细分析病情,让我按时吃药控制,不能因为慢性病症状不明显就不定时吃药,有时候都觉得他好啰嗦,开的药物也很常规,是位暖心好医生。”52岁的病友吴婆婆笑呵呵地说,糖尿病困扰了20多年,还好有侯医生的照料。

吴婆婆说的侯医生叫侯保俊,是土生土长的蔡甸人,1983年,跟随麻醉师哥哥的脚步,进入蔡甸人民医院工作,成为了一名内科大夫,带领内科医护人员,创建了内分泌专科和神经内科,同时使其发展成为第一批蔡甸区重点专科,2007年开始担任行政职务。

“我对侯主任是又敬又怕。”内分泌科的医生说,侯保俊是病人面前的暖男,学生眼中的狮子,35年如一日,坚持“慢病”就要慢慢治,比如糖尿病患者他就开“二甲双胍片”这样的小处方药,效果不错价格亲民,让“慢病”患者过有品质的生活,有尊严地颐养天年。

“从蔡甸人民医院到协和江北医院,今后还要争取升级到三甲医院,我们蔡甸的医疗越来越好,作为蔡甸人、蔡甸自家的医生,觉得特别自豪。”侯保俊说,随着城镇化进程和医改的深入,蔡甸的居民得到真正的实惠,逐步告别看病难、看病贵,家庭医生签约率逐年上升、公共卫生环境得以改善,逐步形成健康蔡甸的新格局。

撰文:李冀 叶辉

摄影:陈魏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