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收紧股票质押融资是好事
2018-10-09 00:50:00 来源:搜狐财经

原标题:券商收紧股票质押融资是好事

  据媒体报道,券商普遍收紧了股票质押融资业务,防风险被放在了首位,本栏认为这是一件好事,有利于进一步降低资本市场的杠杆率,对于券商自身而言,虽然可能减少部分业务收入,但也能规避一些重大的业务风险。

今年以来,股票质押融资业务让不少券商吃了苦头。诸如,乐视网等股票让部分券商踩了雷,业绩也蒙受了重大损失。目前,部分质地较差的上市公司在二级市场流动性开始出现问题,大规模的股票平仓根本不可能实现,在此背景之下,部分券商开始考虑收紧股票质押融资业务,更多的是出于防范风险的考虑。

在本栏看来,这样的风险防范措施确实很有必要。大盘目前仍属于筑底行情之中,虽然继续大跌的可能性不是很大,但个股却很难说,毕竟在持续的调整过后,部分中小创的个股估值仍然虚高,仍然面临着较大的下行风险。再加上平仓股票的冲击成本,券商大幅压低质押率也是一种自我保护措施。正所谓“吃一堑长一智”,毕竟保守一些、不犯大错误开始逐步成为大部分券商的共识。

不可否认的是,券商的业绩可能会因此而承压,但严格地讲,融资业务的风险收益比并不太划算。假如券商按照4%的成本融入资金,然后再按照8%的价格融资出去,在一切顺利的情况下,每年能有4%的收益。然而,相比相对固定的利润收益而言,股票质押业务所面临的风险却高出很多。一旦标的股票遭遇黑天鹅事件,将出现连续无量跌停的走势,届时,对于手持众多被质押股票的券商而言将是重创,很可能面临巨额的损失,甚至对当期业绩形成重大的不利影响。尤其对于那些上市券商而言,无疑将面临投资者的用脚投票以及公司股价的大幅承压。

但如果券商收紧融资业务,将原本计划用于融资的钱改为在股市需要呵护的时候进场护盘,那么不仅能够起到稳定股市的意义,还能实现在底部买入股票,等到股市反弹的时候再逢高卖出,4%的净利润指标将能轻松完成。且投资风险相对可控,对于券商而言可能并不是什么坏事。

股票质押融资,本就是一种加杠杆的行为,在当前管理层倡导降杠杆的大背景之下,券商主动收紧股票质押其实是对市场的一种保护,如果没有了个股高质押率,就会减少很多个股爆雷的事情,也会提高投资者的安全感,于是股市的人气就有机会渐渐恢复,这对于股市的反弹也是很有好处的。

当然,这里说的主要是针对大股东的股票质押融资业务,如果是小投资者的少量股票质押,由于冲击成本很低,还是比较安全的,券商随时有能力完成保护性平仓,这样的股票质押融资还是可以正常开展的,因为这部分业务的风险很低。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