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若再次来袭 中国能否独善其身?
2018-10-14 15:27:00 来源:搜狐财经

原标题:金融危机若再次来袭 中国能否独善其身?

美股在经历“黑色星期三”之后,本周四美国三大股指低开高走后再度回落。道指收跌逾500点,两日跌超1300点。标普跌逾2%,创7月份以来收盘新低。受此影响,美国科技股多数下跌,苹果收跌0.88%;中国概念股涨跌不一,阿里巴巴收涨2.61%。

对此,有机构表示,无论从基本面还失业率指标来看,美国经济都处于五、六十年来最好的水平,减税、放松行业管制等利好都将支撑美国经济走强,因此这次暴跌并不意味着美股牛市的结束。

而我们认为,美股要想在短期内走强,仍有非常大的难度:第一,外围资金要持续不断的流入美国股市。而目前来看,美国国债收益率有上升的势头,这将把美国股市的部分流动性吸到无风险投资领域,造成美股失血。

数据显示,10年期美债收益率盘中触及3.244%,接近七年最高3.261%。两年期美债收益率涨至2.906%,创2008年6月25日以来最高;30年期收益率涨至3.39%,也接近2014年以来高位。

第二,美国的政局要稳定,没有外力干扰美股上行。而目前是特朗普和美联储在加息问题上的意见不同。特朗普要求美联储停止加息行为,而美联储却我行我素,展现出其货币政策独立的一面。

同时,美国中期选择11月即将开始,如果特朗普领导的共和党能够控制参众两院的多数议席,那美国政局稳定,如果中期选举时参众两院被民主党拿下,那特朗普后面要想推行一系列政策会受到掣肘。

第三,美股要有投资价值,这样才能继续吸引投资者入市。目前美股在经历了十年的长牛市之后,估值偏高,本来就有阶段性调整的需求。再加上美债收益率普遍上调,这就直接导致,资金大量流出。事实上,美股这些年的连续上涨,早就透支了美国经济未来的成长性。

随着美国三大股指的连续暴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出警告,美国尽管年初至今各项经济数据喜人,但是受到利率抬升,美股估值偏高等因素的影响,使得美股吸引力下降。同时,新兴经济体股市和楼市的估值也较高,其经济对抗冲击的能力较差,很容易导致全球性金融危机。

同时,网上传出逢“8”年份就是金融危机爆发年,1998年、2008年也都是这样子,2018年全球金融危机也许会再次爆发。不过,我们认为,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的可能性较大,但是中国在经历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已拥有很强的抵御危机的能力,所以即使全球爆发了金融危机,中国也能够独善其身。

首先,美股的基本面与A股是完全不同的,美股是美国经济的晴雨表。A股由于资本项目管制,即使受到外围股市下跌的冲击,也要远比其他全球主要股市小得多。

也就是说,周三的A股的大跌,主要是其自身存在的原因,美股下跌只是一个导火索。即使是A股下跌,也对国内经济和金融带来的影响微乎其微。

再者,美联储持续加息,导致美国国债利率上涨,不仅重创了美国股市,而且新兴经济体国家也受到牵连,近期又有士耳其、印尼、印度也遭受股汇血洗。

而这些国家之所以经不住美国加息,资金流出的冲击,主要是经济体量较小,结构单一,政府外债过多、外储数量有限等因素有关。所以,美联储可以轻而易举的,让这些经济较为薄弱的国家惨遭血洗。

而中国的经济情况就不同了,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在稳定汇率方面的手段也是层出不穷,之前有重启逆回购因子,之后还有在港发行央票,收放离岸人民币市场的流动性。实在不行,中国还有三万多亿美元外储,这些足可以稳定汇市,避免中国遭受像那些新兴市场国家那样的冲击。

再次,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会使世界经济复苏受到影响,这将迟滞世界经济增长的势头。从目前来看,虽然中美贸易摩擦不断, 9月出口增长14.5%,高于上月的9.8%和1-8月累计增速的12.2%,这说明中国出口的增长势头未受太多拖累。同时,我国政府提出了“扩内需,稳经济”战略思路,就是以基建项目为托底,重新启动民间消费和投资来拉动经济增长。

从目前形势看,虽然中国经济下行压力还是较大,央行也在10月初第四次降准,不过,这个定向降准主要是引导资金流向中小微企业、民营企业、创新型科技企业。在这种情况下,国内的经济有望恢复,受到外面金融危机的冲击影响则非常有限。

最后,美联储加息和缩表,会使得新兴市场国家资金大量流出,导致新兴市场国家发生房地产金融危机。但是,系统性的房地产金融危机在中国发生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因为,在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影响下,一二线城市房价被限购、限售等政策锁定很难再有大幅波动,房地产泡沫软着陆确定无疑。而三四城市房价出现较大调整也无碍大局。总之,中国就是要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金融危机。

美联储加息、美债利率上升,美股大跌,导致全球资本市场巨烈震荡,很多人担心全球金融危机将难以避免。事实上,全球不排除发生局部性金融危机的可能性,但是中国经济体量庞大,抵御风险冲击的手段多,资本项目尚未完全开放。所以,外围的金融危机很难对中国经济和金融造成有效冲击。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