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重要消息汇总
2018-10-15 09:37:00 来源:搜狐财经

原标题:10月15日重要消息汇总

大盘参考

节后A股的杀跌受情绪面因素影响明显,其过度反映了市场面临的利空,这将为后期两市的反弹创造条件。就上周沪深两市调整的具体原因分析,一方面源于国庆长假期间一系列的负面因素,包括美债收益率上行、全球股汇动荡等。

从A股自身运行情况看,市场做多动能正逐步聚集,两市反弹契机依然存在。基于对节后市场的乐观预期,长假前资金积极入市推动沪深两市连续向上反弹,沪指一度站上2800点整数关口,尽管节后的杀跌阻断了市场的反弹进程,但节前的上涨仍较为明显地体现了资金做多动能在逐步集聚。

要闻盘点

易纲:我国在货币政策工具方面还有相当空间

今年上半年,经常账户出现赤字,全年可能小幅盈余,预计不足GDP的1%。以上表明,中国经济增长已主要由国内需求推动,消费和服务业成为主要驱动因素,对外盈余不断缩小。

点评:当前我国货币政策保持稳健中性,既未放松,也未收紧。货币政策工具箱中有足够的政策工具可以运用。今年,我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已有所下降,从年初的4%左右降至目前的3.6%,同时7天逆回购利率也有所下降。

刘士余和股民商量股市大计:有关改革措施积极酝酿中

座谈会上,大家就上市公司回购股份、为私募基金降税减费、创新私募基金操作机制、多渠道化解股权质押难题、通过国企改革释放红利、采取措施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放宽股指期货交易规则、引导更多长线资金入市等提出建议;呼吁加大对违法违规者的处罚力度、加大不合格公司的退市力度、抓紧推出集团诉讼制度;还对平准基金建设提出了新的思路。

相关新闻

刘士余:把市场各项措施同稳信心提振信心有机结合

刘士余:加强创新 有效支持民企发展

刘士余:证监会主席更应该关心涨跌的原因

点评:证监会历来高度重视来自市场一线的声音,今天大家提出的意见建议对于丰富完善资本市场深化改革开放一揽子方案很有价值。证监会将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方向不动摇,持续推进资本市场深化改革、全面开放,成熟一项,推出一项。

深圳已初步拟定首批获助上市公司名单

深圳成立专项小组,安排数百亿专项资金,从债权和股权两个方面入手,以市场化、专业化的方式,降低深圳A股上市公司股票质押风险。深圳市政府的做法,得到大部分投资者的肯定和点赞。有投资者甚至期待,其他地方的政府也能跟进,为市场注入更多正能量。

点评:相关机构根据“基本门槛”已初步筛选出20至30家符合条件的企业,并且有的已经启动尽职调查及谈判。“最后能不能成,以怎样的价格借款或入股,都是完全市场化的。”有接近国资委的人士表示。

沪伦通或将带来新的 跨市场组合投资机会

沪伦通是沪港通与深港通的升级版,它在两地股票可直接双向交易的基础上,将首次推出DR,这是一次全新的跨越,它是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又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点评:按照之前的时间表,沪伦通拟于2018年年内正式启动交易,届时将出现沪伦两地市场互挂DR。沪伦通是沪港通与深港通的升级版,它在两地股票可直接双向交易的基础上,将首次推出DR,这是一次全新的跨越,它是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又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国企改革双百行动将进入施工季 混改重组等仍是热点

备受关注的国企改革热潮涌动,“双百行动”将从“设计阶段”进入“施工季”。《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包括中石油、大唐子公司在内的多家入选企业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已敲定,混改、重组等仍是热点,金融资本也纷纷入局助力改革。

点评:全国国有企业改革座谈会将混合所有制改革排在前面,态度是坚决的,而且强调保护各类所有制产权的合法权益。同时突出抓好市场化经营机制,从分配改革这一关键环节入手,直接提出员工持股、上市持股、股权分红三种中长期激励措施,调动各个层级员工的积极性。

185家公司本周披露三季报 近1亿元资金追捧3只预喜股

经过短期利空集中宣泄后,市场形成反复探底的复杂格局,但是对中长线而言,业绩确定性仍会是未来A股重要的投资逻辑。如今,三季报披露已经拉开帷幕,结合已披露三季报预告情况来看,目前A股上市公司整体上还是交出了一份较为亮丽的答卷。

点评:虽然上周市场出现一定调整,但在上述业绩预喜公司中,仍有17家公司获得资金追捧,期间合计吸金12686.79万元。具体来看,花园生物、顺络电子、海联金汇等3家公司上周累计大单资金净流入均超1000万元。

逾600家公司获大股东高管增持 45家获两轮及以上增持

随着股价的走低,上市公司纷纷以增持回购护盘。数据统计,今年以来,611家上市公司获得大股东及高管增持。

点评:今年以来,45家上市公司获得控股股东、大股东、高管等两轮及以上的增持。原因不外乎对公司当前投资价值的认可及对未来发展前景的看好。

(见习编辑:于浩)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