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品油过剩加剧:地炼转型路在何方?
2017-06-26 07:00:00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6月23日,国内成品油价格迎来年内最大下调。

当日下午,国家发改委官网发布消息,自6月23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标准品)每吨分别降低250和240元。根据测算,每升92号汽油将下调约0.2元。

记者在采访期间了解到,北方部分地区“两桶油”的成品油让利幅度已超过1元,而个别民营加油站的92号汽油价格甚至接近4元/升,回到10年前的水平。成品油价格下跌的原因,其一是近期国际原油价格的持续下跌,其二则是国内成品油产能过剩加剧。

日前,第三届中国石油与化工可持续发展论坛在上海召开,国内成品油过剩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

此次会上,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副院长白颐认为,目前我国炼油行业产能过剩率大约在13%-18%。我国每年成品油消费量3.15亿吨,按照65%的成品油收率和80%的开工率计算,合理配置炼油能力应为6.1亿吨/年。而当前中国现有炼油能力达7.48亿吨/年,过剩1.38亿吨/年,即便按照全球炼油企业平均开工率83%计算,我国炼油产能也过剩1亿吨。

白颐表示,我国成品油需求增速放缓,但芳烃和烯烃等基础有机化工原料仍大量短缺,呼吁炼油企业从“燃料型”向“化工型”转型升级。

国内大型石化企业已经开始行动:2018年投产的浙江石化和2019年投产的江苏连云港盛虹炼化等都将加码化工产品;而更多地炼企业则计划投入巨资向烷基化、沥青、橡胶等化工品。

“目前,京博石化已经在进行一些化工品的制造。”一位京博石化内部人士透露,“但是我们高层认为,企业首先要活下来,成品油是关键,在这基础之上,才能做一些化工品等方面的尝试。”

不过,国际化工品市场中,日本、韩国等远东石化企业已经很成熟,沙特、科威特等中东石化企业也利用自己的优势快速发展,未来我国地炼企业还有多少市场空间?

安迅思中国能源研究总监李莉表示,就我国地炼目前的市场地位而言,灵活应变和高效决策是它们的核心竞争力,对热点项目进行快速投资快速收回成本,是它们的主要行为模式,而考虑5年之外的未来规划可能过于遥远。

地炼企业的焦虑

京博石化是地方一家很有影响力的石化企业。

2015年底,京博石化从国家发改委得到了331万吨/年原油进口权资质,“目前京博石化汽油和柴油的产量都在4000吨/天左右。”隆众资讯分析师李彦说,“其品牌在当地有很大的影响力,产量在所有地炼企业中排名也很靠前。”

然而,京博石化高层很焦虑,因为现在国内成品油产能过剩。

6月商务部和海关总署联合发布通知,今年第三批配额共906万吨,环比提高172%,同比提高49%,加工贸易成品油出口再度提速。截至目前,2017年累计已下发的加工贸易成品油出口配额2480.5万吨,约为2016年全年出口配额的55.5%。

不过,这些成品油出口批文主要给了石油央企,地炼企业更多根据市场供需状况进行灵活定价。因此,国内成品油过剩,包括京博石化在内的很多地炼企业很焦虑。

有些地炼企业希望自己建新加油站或者收购加油站,以便将增加成品油销售量,然而新增加油站的计划很难执行。

“高昂的地价费用,是企业不得不算的一笔成本账。一个乡镇的小型民营加油站建设成本只需要100多万元,中等站也就200万元到300万元,大型加油站的建设成本也就300多万元。”前述京博石化内部人士坦言,“但位置好的地段,地价相当高。如果加上地价的话,建设成本在千万元以上。”

因此,京博石化高层计划进行一些化工品的制造和销售——公司已经在普通丁晴橡胶、卤化丁基橡胶、聚丁烯合金、聚丙烯粉料等化工品项目取得了成效。

“以卤化丁基橡胶为例,它主要用于轮胎气密层、医用瓶塞、防护服和防护用品、化学电容器的密封、空调器胶管和密封、隔膜、输送带等。”前述京博石化人士介绍,但是并未透露目前该产品的产量。

据市场调研公司MarketsandMarkets预计,全球轮胎市场将从2016年的231.8亿美元增长至2021年的302.6亿美元,其间年复合增长率为5.48%——轮胎市场前景也让京博石化兴奋,因为公司的卤化丁基橡胶发展迅速。

此外前述京博石化人士透露,公司正在计划向东南沿海地区发展,“公司将在东南沿海建设油罐等设备,让京博石化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用成品油、化工品两条腿走路,最终让企业能够更快地发展起来。”

目前,我国有逾百家与石油相关的、大小石化地炼企业,除了京博石化外,其他地炼企业也在考虑生存与发展问题。

“不少地炼企业希望通过海运,将它们的成品油销往广东等华南地区,让企业继续在成品油市场中发展——目前,国内成品油销量中,华南是最重要的市场。”前述京博石化人士坦言。

而更多的地炼企业还是希望通过化工转型,让自己在成品油过剩的当下,涅槃重生。

不过,由于化工品高投入、高风险的特性,中小地炼企业转型并不容易。

今年2月21日,内蒙古阿拉善盟腾格里经济技术开发区发生立信化工爆炸,导致2人遇难,4人受伤;5月23日6时30分,河北省保定市张石高速公路302KM+400M处浮图峪5号隧道发生一起车辆燃爆事故,导致多人伤亡,事故是由载有氯酸钠的危险品车辆爆炸导致。

隆众资讯分析师武丽敏进一步介绍,因为此类事故,后期危化品运输限制以及厂区安检力度恐将加强升级。

“此类事件未来或将引发国内化工行业安全生产大检查,不排除个别企业会受此影响减产甚至停产。预计近期部分地区烷基化装置生产会下降,而且目前油品市场行情持续低迷,尤其是烷基化价格回落明显,所以多数厂家也会顺势而行。”武丽敏表示。

“化工是高投入、高利润、高风险的行业,其技术门槛很高,而很多地炼企业员工对化工品并没有深入的研究,因此地炼企业的化工转型有很大的风险。”一位石油央企专家坦言。

他认为,目前中石化、中石油和中海油等很多央企都有比较完备的化工科研体系,有实力的地炼企业应该向央企取经;同时也可以和霍尼韦尔等跨国公司合作,降低投资成本。

抱上央企“大腿”

与央企合作或是另外一条捷径。

6月15日,中国能源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和山东尚能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称,一周前双方在山东广饶县签署了合作协议,双方将在能源等领域展开深度战略合作。

中国能源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87年8月,是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国机集团)旗下整合能源投资运营、能源工程建设、能源技术研发、能源金融贸易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能源服务提供商,总部设立于上海。

中国能源工程集团希望借此合作进一步完善产业链的上下游延伸;山东尚能化工则希望合作能进一步优化企业经营结构,实现集团业务的整体提升和快速发展。

据了解,山东尚能控股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位于广饶经济技术开发区,总资产40亿元,占地面积77万平方米。产业涉及热电联产、石油化工、石油焦加工、房地产开发、物流商贸、油品经营等领域。

李莉透露,同为“广饶系”的东营科力集团旗下广饶科力达石化科技有限公司也有意与中国能源工程探讨可能的合作模式;“而在一年前,中国能源工程与胜星化工合作,中国能源工程占股近20%。”

当时,胜星化工正在兴建的180万吨/年加氢裂化综合项目,项目总投资8.30亿元,其中大部分装置建设由中国能源工程旗下天津辰鑫石化设计工程有限公司设计。

央企与地炼的合作也有当地政府的影响和推动。

中国能源工程入股胜星石化时,在入股谈判中提出输油管线、税收优惠、原油指标等问题,广饶县政府和大王镇政府就其关心的问题一一做出了回复和承诺。

“目前合作中,地炼主要为了资金和政策支持,而中石化等石油央企则希望得到这些地炼企业的绝对控股权,以便让它们在中国市场中有更大的腾挪空间,但是这显然是地炼企业不能接受的。因此目前地炼与央企的合作,仍处于初级阶段。”前述石油央企专家表示。

来自国际同行的挑战

对于地炼与央企的合作,市场人士普遍看好,但是它们还有市场空间吗?

2016年,日本石脑油裂解装置的平均开工率达到96.2%,为2008年经济危机以来的最高水平。随着经济缓慢复苏,特别是2020年东京将举办第32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预计将带动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此外,日本衍生物和聚烯烃需求一直保持强劲,自2013年12月以来,乙烯裂解开工率一直超过90%。日本一些公司还计划在进行衍生物业务重组的同时,提高石脑油裂解装置的竞争力,主要是提高原料灵活性。

“日本的石化产业已经很成熟了,很多产品的销售市场正是中国大陆,而地炼企业才起步,很难与之抗衡。”前述石油央企专家坦言。

而更大的威胁是刚刚起步的中东石化企业,它们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快速发展。

沙特是全球最重要的原油产油国,科威特等其他中东国家也有很大的原油储量。过去它们只是国际石化企业的原油供应方,但是2000年后,中东企业纷纷开始进入乙烯等石化产业中,2008年科威特石化和陶氏的合资项目就是明证。

“虽然上述项目最终因为当时的金融风暴而失败,但是中东企业进入石化产业的想法并未改变。”一位跨国投行石油分析师向记者表示。

他表示,目前石脑油日本到岸均价为480美元/吨,乙烯均价为CFR东北亚1198美元/吨,都是2014年后最低价格,“中东企业有上游原油资源的支撑,我国地炼怎么办?”

对于他的说法,李莉表示认同。

她表示,目前我国地炼企业的资金比较缺乏,其技术力量也没有很完备,因此它们只能在一些短平快的化工产品上做投资,考虑5年之外的未来规划可能过于遥远。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