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俊峰:每一项新技术的推出都应把尊重生命作为前提
2018-04-27 22:06:00 来源:腾讯汽车

4月27日,由长城会和腾讯汽车共同承办的“AI”生万物·全球未来出行峰会在北京举办。主题为“AI技术在未来出行中的角色解读”的互动研讨中,科大讯飞副总经理、智能汽车事业部总经理刘俊峰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他表示,当某天有半数的车辆都是无人驾驶时,就会存在很多不确定的因素,这个时候每一个量产的平台都应该有尊重生命这个前提,尽量在成本和效果平衡的情况下去发展新技术、新平台。

以下为互动节选:

主持人:想问一下在座各位,在AI大潮之下,你们认为硬件和软件的融合程度到了什么样的状态?或者说还有哪些不可迈过的门槛?

刘俊峰:第一,这个行业正在变化之中而且变得很快,至于谁作为Tier1谁作为Tier2,这个事情已经没有那么重要了,而且软硬分离一定是大趋势。软硬结合的方面,硬件的重要性是只满足当下,做冗余设计,还是在本地做基础服务把重算的功能抛向云端,我认为这一点是有待考量的。

第二,我们有没有必要一下子为了五年之后的硬件进行投入,还是基于已有的量产化平台优化算法。我个人认为在现有的量产或者即将量产的平台上,用算法优化的方式降低成本,提高这个硬件平台上软件的表现力,有可能是当前马上就可以落地的一条产品路线。

第三,要怀着对生命的尊重做汽车上面的产品,它不是一个简单的手机功能,一秒钟让用户感觉到迟疑的瞬间可能就是一条生命。所以车的标准和软件、硬件质量的可靠性,这些事情应该是放在前面的。我们崇尚的是每一天软件都可以是新的,服务运营都可以是千人千面的,但这个时候如果带来的是对于安全驾驶行为的干扰就是有问题的,因为我们没有办法预期L4、L5是什么样子。

当有一天有半数车辆都是无人驾驶的时候,这个世界应该是什么样子的现在很难说,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和周边需要共同发展的客观条件。这个时候每一个量产的平台都应该有尊重生命这个前提,尽量在成本、效果平衡的情况下发展新技术、新平台。

主持人:您觉得在自动驾驶这个场景里面,AI和人之间的互动,什么时候能达到人与人之间互动这样一个高度?

刘俊峰:这个问题一下掉到了无人驾驶定义里面象限最高的位置,也就是虚拟司机。2015年我们对于这个体系有一些思考,它一定是一个双螺旋结构,一个方向是理解道路,理解环境,另外一个方向是理解人。车辆越来越智能,辅助驾驶和无人驾驶的功能发展得越来越快的时候,车内交互追求的一定是越来越舒服、安全、快捷。这个时候,怎么样走向虚拟助理?

我可以摆一个葛优躺,跟助理说播放一个什么内容,其实这样一个程度真得还很远。毕竟在AI的角度,基础数据和算法都还在多螺旋状的前进着。另外一方面,对于人脑研究这个领域,虚拟助理的期待是没有办法落地的,而且实现过程之中有很多是靠人工编辑的。尽管有些语义可以编辑的特别搞笑,回答的内容好像很有逻辑,但其实它们都是人工设置的一个性格。

再举个例子,你服务的是车上的人,他到底是什么状态,你要不要对他这样的状态负责?这又回到了安全和交互的舒适性上,到底是多给他一些内容,或者是用其他的一些娱乐搞笑内容吸引他的注意力,但这又与L3L4在接管状态上存在冲突,所以我还是持谨慎的态度,但是我非常期待那一天早点发生。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