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多名出走职工重回工厂上班
2017-01-02 19:26:00 来源:长江日报

本报讯(记者李亦中通讯员熊斌陈诚)一边是手持工资白条要求法院强制拍卖工厂机械设备的百余名职工;一边是债务缠身,若遭强制执行则陷入倒闭却有着市场前景的民营企业。硚口区法院弃用强制措施,扶持企业度过危机。该民企负责人昨日向硚口区法院报喜:2017年订单已达1000万元,偿还职工债务可期!

武汉汽车工业配件公司是硚口区一家老民营企业。2015年4月,因盲目扩产、部分投资人突然撤资,借下2000余万元高利贷,陷入停产困境。企业无奈向百余名职工写下近100万元的工资白条。

同年9月,6名持股职工冷静分析市场前景后,向企业注入资金恢复生产。就在此时,被拖欠工资的百余名职工纷纷上门讨债。2015年底至今年5月,先后有140多名职工向硚口区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要求法院强制拍卖企业设备抵偿他们的工资。

硚口区法院执行法官向企业送达强制执行文书时了解到,该企业拥有多项专利技术,产品畅销,市场前景看好,一旦强制执行,企业必将倒闭。

硚口区法院权衡各方利益后,决定放弃强制执行,让企业尽快步入正常生产轨道,更好地偿还职工债务。执行法官当即召集企业、职工代表和其他债权人,协商清偿方案。30余次协商后,多方终于达成一致意见:优先偿还职工工资,企业每月抽出1万余元偿还部分职工工资,另一部分职工债务从2017年起逐步清偿;力争5年内清偿全部债务。

为稳定职工情绪,让企业安心投入生产,2016年春节前夕,执行法官专程前往该企业的购货单位武汉某集团公司,说服对方提前支付20万元货款,偿还职工部分工资,让职工过好春节。同时向职工们承诺,每月督促企业按时偿还职工部分债款。

职工们再一次选择了相信企业。企业也没让职工们失望,生产经营日渐向好,并按照协议足额偿还了部分职工债务,40多名出走的职工重新回到厂里上班。黑龙江、甘肃、新疆等地企业的2017年订单纷至沓来。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