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风采
洪山区南望山小学校门口,挂着一块特别的牌子:国际生态学校。据了解,这是洪山区唯一一所国际生态学校,推行生命教育及自然教育,治疗城市孩子的“自然缺失症”。
走进校门,必经一座小小的润园,里面有武汉植物园赠送的国家二级保护濒危树种——秤锤树,难得一见。
“早8点播报:温度4摄氏度,湿度90%,PM2.5值128(轻度污染,适合室外活动)……”1月12日早上8点,走进润园后第一眼看到的是显示屏上的天气情况。
显示屏上的天气内容全部来自学校“童眼看天气观测站”的监测,除了全自动监测温度、风向等,还能实时监测PM2.5,数据汇入湖北省中心气象站大数据库。
这里监测的PM2.5每10分钟会自动更新一次。准确率如何?当天上午11点,监测的PM2.5值为179,与手机上的某全球PM2.5实时监测软件显示的数字一模一样。
“童眼看天气”是南望山小学自然教育的一部分,学校成立有绿精灵气象组,组员们要每天人工监测、读取、记录天气数据,并根据数据感受、体验当时的天气状况。
天气观测站不远处是开心百草园,每班都有一片地,让孩子们在里面种瓜、种豆,课余时间亲近自然。冬天的百草园,只有大蒜还是绿绿的,薄荷、三七等都已枯萎或凋零。
周四,是绿精灵物候组每周“笔记大自然”的活动时间,物候组的同学需根据一年24节气,观察和记录不同季节植物的生长状态。教学楼三楼的大露台被改造成了一座菜园,五(2)班向恒鑫跟同学们一起在察看红菜薹的长势,他们亲自播种、浇水的红菜薹已采摘了好几批。
“生长于水泥森林中的城市孩子们,不知道菜是怎么来的,没关注过一朵花的盛开”,南望山小学科学老师庄艳说,学校的自然教育和生命教育鼓励孩子们发现第一抹绿的生机、第一朵花的绽放,黄瓜的挂果、树叶的飘落,让学生感受到生命和成长的不易,从而爱惜自然,做绿色使者。
记者谯玲玲通讯员董缀文吴云
记者彭年摄
学校
名片
“聆听生活的成长,让每一个南小人都幸福地沐浴在绿色生态的阳光里”是南望山小学的办学理念,围绕“我的自然伙伴、我的自然生活、我的自然责任”,学校开发了校本课程——自然启力课程,将自然教育融入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健康成长,先后被评为国际生态学校、全国环境教育示范校、全国生态文明教育示范校等多个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