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春树的“起名作战”
2017-01-24 11:15:00 来源:长江日报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村上春树也不是一夜炼成的。

在村上春树的新著《我的职业是小说家》中,他自己也认为,他最初的两部小说《且听风吟》《1973年的弹子球》并不完美。于是从第三部小说《寻羊冒险记》开始,村上春树决定关掉酒店,开始职业小说家生涯。

成了职业小说家以后,村上一步一步地为自己确立小说创作的“小目标”。

比如小说中人物的起名的“小目标”。村上最初的写作是图简便的,他的“青春三部曲”小说中,人物的名字都极简,基本上是鼠、杰之类的单名。而随着小说篇幅的增长,出场人物也越来越多,出场人物的种类、色调、世界观、价值观呈现多样化,人物之间的关系和瓜葛趋于复杂化,给人物进行命名也显得更为重要。

到了小说《挪威的森林》时,村上便尝试给人物起名。用他的话说叫开展了“起名作战”,显然一开始是不大容易的,但他还是咬咬牙顶了上去。村上后来多次回忆,为了取名的方便,他甚至于将自己的好友、知名画家安西水丸的本名(渡边升),直接拿来用到了小说人物身上。

一旦给小说人物命名之后,村上就发现他的小说世界开始豁然开朗。比如小说《1Q84》中,村上为女主人公起了“青豆”的名字后,他宣称,连小说情节本身都顿时获得了动力。在尝到了甜头之后,后来他甚至于还把主人公的名字放到了小说名中,比如《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小说主人公的姓名竟变成了书名。

给小说人物起名,正如前面所说的,名字也会给人物赋予性格,甚至于还会推着小说本身向前跑。村上还是以《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为例,提到了这部小说中那位非常出色且被他命名为木元沙罗的女子。村上称,正是这一命名使整部小说发生了改变。最初本来是准备写成中短篇小说的,即写到高中时被多位好友绝交的多崎作遇到出色的女子木元沙罗,并由此改变无法和别人缔结深层精神联系的状况,恢复正常人生为止。没想到这时木元沙罗突然(显然是违背了村上的初衷)说,你必须立刻去弄清楚十几年前高中时代到底发生了什么。结果小说从此宕开一层,进入了更复杂的结构和更曲折的轨道,小说的篇幅也从中短篇变成了长篇。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