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汉江交汇,武昌汉阳汉口三镇依江而立,独特的自然禀赋,给了武汉雄奇壮阔的风貌记者周超摄
规划优化武汉长江主轴,打造世界级城市中轴文明景观带,这一宏伟蓝图所透露出的雄心,燃起了武汉千万市民对未来美好家园的憧憬,也成为规划设计研究的一个极佳样本和挑战。
借地标建筑张扬地方文化
借地标建筑张扬地方文化
中国国际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国家发改委学术委员会著名研究员张燕生:武汉长江中轴线设计要体现集聚的思想,打造高端的中央商务区。武汉有百万大学生,他们都是最年轻的、富有创新精神和创业活力的人。
武汉要围绕长江中轴,紧扣创新,沿武汉中轴线形成创新资源、创新团队和创新环境的集聚、集聚、再集聚的环境,契合当地的创新资源发展。武汉长江中轴处于长江经济带的中心位置,未来有望成为“长江经济带之轴”。
香港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系助理教授刘行健:武汉市滨江景观资源丰富,如龟山蛇山、黄鹤楼以及汉口江滩西式建筑群。景观带的建设要注意地方文化的展示与沉淀,武汉历史上有着桥文化、地图文化、水乡文化、码头文化、商埠文化、工业文化、荆楚文化、长江文化等多元文化的积淀。这些都为城市滨江景观与天际线打造提供了素材。
同时要懂得借助地标建筑。武汉的滨江景观设计的一个特色是尺度大,长江武汉段平均宽度1.3公里。相比之下香港维多利亚港宽度最窄之处740米,伦敦附近泰晤士河宽230米,巴黎塞纳河平均宽度200米,上海黄浦江水面宽度300-700米。这样的尺度对于设计而言既是难得的基础条件,也是不小的挑战。
武汉旅游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董志向:目前我市制定的“两江四岸”旅游功能提升总体规划,构建了“一个核心区、九个景区”,其核心区包括鹦鹉洲长江大桥至长江二桥间的长江沿线,龙王庙至月湖桥之间的汉江沿线,四岸沿线纵深至临江第二条主干道,约1公里左右范围。核心区串联起了武汉各大重要功能片区,蕴含着大武汉厚重的人文历史,具有打造成“代表城市发展最高成就的展示区、全球未来城市的样板区”的极大潜质。
精雕细琢突出大武汉韵味
@田野老牛:规划优化武汉长江主轴,必须坚持“一次规划、分期实施”,稳扎稳打、久久为功、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真正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和气魄打造这一传世之作,一代一代接力下去,筑梦一定成功!
@明天的阳光:“长江主轴”的大手笔,气势磅礴,“两江四岸”独占先机。让我们以“坐不住的紧迫感、等不起的责任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努力拼搏赶超,实现美好蓝图。
@明天:长江主轴三步走建设,以优取胜,要构建互联互通快速便捷的交通体系。
@李哥*绍兴诗爷:建议延伸到阳逻大桥,让主轴产业结构更加多元丰富,以阳逻国际港领航长江主轴走向国际。
@开心是福:建议保留和恢复大汉口的历史韵味,汉口中心城区历史优秀建筑不少,我近段时间对这些老建筑进行了一次初步的了解,就是缺乏保护和修缮,借这次机会对这些老建筑在保证原貌的前提下进行功能性改造,赋予新的生机让它们更加符合时代需求。
@果实:科学规划这项基础性工作也不是易事,得反复论证,听取意见。
@虚则之:二桥和一桥之间是武汉三镇之中心地段,如何规划很重要,要与生态、历史、文化相结合,跳出高楼大厦的思维,向独特的方向去规划!
@lize珆:要放眼未来,做大做强做新。
采写:驻京记者柯立记者李杏王亚欣蒋太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