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来信
2017-02-16 08:09:00 来源:长江日报

公校名师怎能卖网课

公校名师怎能卖网课

□邓海建(江苏媒体人)

“未来5年,人人都可以当‘老师’。”说这话的,是在线教育平台沪江网的CEO伏彩瑞。今年春节前,他发起举办了全国第一场“网师年会”,数百名网络教师从全国各地自费飞到上海参加聚会。他们中有的人一年内能把课“卖”到10万人次,有的人聘请了10多名助理“包装”自己,还有的人一年挣了几百万元。(2月15日《中国青年报》)

“站在互联网风口,猪也能飞起来”。名师披上“互联网+”的战衣,亦是情理之中的事。有数据显示,2015年第一季度,全球教育投资40%以上投在中国,2015年第二季度全球教育投资30%也投在中国。

关键是,公办学校的名师能在网上卖课吗?伏彩瑞就认为,“CPI年年涨,老师工资跑不过CPI,老师也是人,他们应该是最优秀的人群,为什么收入不能提高?”又比如,有退休教师慷慨陈词,“我想反问一句,老师为什么就不能挣钱了呢?他当了网红,一个能给成千上万人带去知识和学习动力的网红,给社会造成什么危害了?”事实上,前不久,苏州一公办学校名师网上开收费课程被举报,后来其干脆辞职专授网课。

这些道理,很有腔调。但较真起来,不过胡搅蛮缠。一则,教师收入高不高,与教师能否违规补课,这是两个概念。难道因为日子不好过,打劫越货就很有道理了?二则,教师当然不是不能成“网红”,比如民办学校的教师。但如果公办体制把你捧成了“名师”,再反过来砸锅似的说还不如网络讲课好,早干什么去了?

毋庸讳言的是,网络授课千好万好,总是要成本与精力的,“给成千上万人带去知识和学习动力”的同时,考虑过本职工作了吗?至于公校名师辞职潇洒当网师,请别忘了一个细节:这公信满满的“名师”头衔,可不是互联网赐予的。离开公校的经历背景和名师的体制认证,这网课还能卖个同样的好价钱吗?

旗帜鲜明禁绝公校名师卖网课,亟待成为制度与舆论的共识。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