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产能坚守职工利益底线
□杨玉龙(河北公务员)
2017年,去产能还会“扩围”,一些产能利用率低、过剩产能严重的领域也会被纳入这一范畴。随着越来越多的“僵尸企业”关停,就业岗位将减少,职工再就业压力加大。去产能的过程中,做好职工安置是必须守住的底线。(3月13日《人民日报》)
实际上,面对相关人员分流安置、转岗就业等问题,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相关部门去年就已经出台了做好去产能职工安置工作、实施特别职业培训计划、创业担保贷款支持创业就业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并且,各地也积极发挥社会保障和生活救助的托底作用,确保没有能力再就业人员基本生活。这些均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体现。
在化解过剩产能职工分流安置过程中,尽管不会有最完美的决策,但是却有最民意的决定。如何做决策、如何去改,还需要秉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坚持好“职工利益优先”的原则。同时,也需要工会敢于站出来,表达职工的心声,为职工谋福祉,为职工就业搭建平台,这是其职能角色的归位,与此同时更可以为企业解决难事。
另一方面,面对分流,职工完全可以变底线为“起跑线”。一方面政府和企业积极为这些职工搭建起素质提升的平台、再就业的平台,能够缓解他们的再就业压力;另一方面,于职工个人而言,不妨变被动为主动,主动提升素质和技能,选择适合自己的企业,更好地进行职业规划,在岗位上发挥更大作用。要知道,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
人心齐,泰山移。改革没有一帆风顺的,势必会触动一部分人群的切身利益。“政府支撑托底、企业转型升级、员工提升技能”是纾解职工安置问题的有效举措。尤其是,“去产能”已进入攻坚期,“扩围”后,更多企业将面临员工分流转岗等问题,只要坚守职工安置这条底线,政府、企业、员工、社会协同努力给力,就能实现职工有安置、社会可承受、民生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