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蔡木子通讯员李斌)村支书干得怎么样?自己说了不算数,群众当场可质询。不久前,新洲区就举行了不寻常的“直评村官”大会,村支书述职结束后,546个村的1500多名群众代表当面质询了两千余条问题。村支书们一一进行解答,暂时不能落实的问题还要明确解决时限。
“直评村官”只是我市全面加强社区(村)党支部书记队伍教育管理、开展“一定双评”的一个缩影。按照“红色引擎”工程的部署,我市正加快选优育强一批“群众信得过、服务有本事、治理有办法”的基层党组织“领头雁”。
群众当场质询村支书干得怎么样
近年新洲区一直坚持“直评村官”工作机制。
新洲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开展直评前3天,村级党组织就会将直评活动的时间、地点、对象、有关事项等内容通过党务公开栏、党员QQ(微信)群、广播通知等形式予以公布,区委对“评什么”“怎么评”会划出“硬杠杠”。
直评大会上,村支部书记代表村党组织进行述职,主要对照精准扶贫、惠民项目资金的使用、基层党建重点工作、年初公开承诺的工作任务清单及群众普遍关心的重大事项逐一报账,并现场提出来年工作承诺。全体党员和村民代表、辖区内群团组织、驻村企业、扶贫工作队、结对部门等参评人员当面对村支部书记工作报告中的疑点进行质询,村支部书记当场作出答复或说明。
每年的“直评村官”让村支部书记们“冒冷汗”。近年来,新洲共有56名被评为“基本称职”的村支书,扣发了50%的绩效报酬,11名被评为“不称职”的村支书,扣发了全部绩效报酬,并受到了诫勉谈话、免职等组织处理。
加强履职管理发挥领头作用
开展村支部书记专职化管理以来,黄陂区采取“专、管、评、用”相结合的方法,加强“红色头雁”培育管理,让村支部书记既在抓基层党建中带好头,又在发挥党员作用中作示范;既带头创业致富,更带领群众创业共富。
为了加强村支部书记履职管理,黄陂区创新“互联网+”管理模式,推行“智慧党建”村级平台,村支书在“包片包组包户”、深入村塆农户解决问题时,可直接在田间地头打考勤。同时,通过网上考勤、网上日志等形式,公开工作动态,实时接受群众监督,避免“专职化”演变成“机关化”的倾向。
黄陂区围绕“推动经济发展、建设美丽乡村、联系服务群众、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党建”五大类工作职责,为村书记锁定项目“管”,并公开明确完成时限。李家集街朱铺村引进的博士书记朱俊刚,创办了集体企业,带领群众脱贫致富。蔡榨街凤凰寨村党支部书记龚勃生,创办“有困难不要怕,随时给我打电话”的党员志愿服务团队,成为小山村里的“守护神”。
黄陂区以述党建、述发展、述服务、述承诺,个人自评、领导点评、组织考评、党员群众测评多重维度“评”书记,真正评出压力、评出动力。强化考核结果分类“用”,对优秀的村支书在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招录中优先考虑,对问题突出的村支书实行末位淘汰,不得作为下一届换届后备人选。
如今,村支书工作积极性高了,过去“兼业兼职”的老问题正在逐步改善。
拓宽基层党组织书记队伍的“源头储备”
选优育强“领头雁”,必须加强高素质人才的来源储备,有的区重点“引入”青年才俊,有的区重点派员出去学习经验。
目前,武昌区与8所高校签订了共建协议,计划选拔培养53名社区“领头雁”,并进行为期3年的跟踪培育;给社区工作者打通“职业成长通道”,建立了“大学毕业生—社区公共服务干事—社区‘两委’成员—社区书记—街道公务员(事业编制人员)”的成长链条。
据悉,去年以来全市面向优秀社区(村)干部招录公务员12名,事业单位人员41名。武昌区统一组织社区工作者从业资格考试测评,如今,已有443名社区工作者具有专业社工资质,成为社区支部书记的可靠后备人才。
江岸区则重点采取“五学”模式培育基层党组织书记——聘请专家顾问辅导学、跟班轮训集中学、结对指导促进学、选派任职融入学、示范创建实践学。如今,各社区党组织书记都已到百步亭社区各个居委会跟班轮训一周,着力推动“百步亭经验”在江岸区遍地开花。